池溪
1.江南自古富庶地,風流才子美名揚,江南四大才子是(? )
A.唐伯虎、祝枝山、文征明、周文賓
B.唐伯虎、祝枝山、文征明、沈周
C.唐伯虎、祝枝山、文征明、徐禎卿
D.唐伯虎、祝枝山、周文賓、徐禎卿
2.“一日不見如隔三秋”中的“三秋”是指(? )
A.三個月 B.三年 C.三個季度 D.三十年
3.《富春山居圖》是元代畫家黃公望創(chuàng)作的紙本水墨畫,于1350年繪制完成,后幾經易手,并因“焚畫殯葬”而身首兩段,前半卷為( ),后半卷為:《無用師卷》。
A.《有用師卷》 B.《剩山圖》 C.《丹崖圖》 D.《石壁圖》
4.在《孫子兵法》中,哪一手段為“上兵”(? )
A.伐交 B.伐謀 C.攻城 D.非攻
5.“德不孤必有鄰”出自( )
A.《論語》 B.《孟子》 C.《大學》 D.《中庸》
6.在李連杰演的電影《方世玉》中有一首詩,“美人卷珠簾,深坐顰娥眉,但見淚痕濕,不知心恨誰?!背鲎裕? ?)
A.李商隱的《美人》 B.李白的《怨情》
C.王昌齡的《閨怨》 D.金昌緒的《春怨》
7.廈門大學校訓“自強不息,止于至善”中的“止于至善”出自(? ?)
A.《論語》 B.《詩經》 C.《禮記》 D《太平經》
8.下列各項所描寫的人物中,與其他三項不處于同一時代的是(? )
A.功蓋三分國,名成八陣圖 B.治世之能臣,亂世之奸雄
C.千萬雄兵莫敢當,單刀匹馬斬顏良 D.江東子弟多才俊,卷土重來未可知
9.唐代壁畫中常見胡服,胡服最早由(? )引入中原。
A.漢靈帝 B.北魏孝文帝 C.隋文帝 D.趙武靈王
10.位于蘇州市吳江區(qū)七都鎮(zhèn)的太湖大學堂是國學大師(? )先生晚年居住與講學的書院。
A.俞樾 B.王國維 C.錢穆 D.南懷瑾
參考答案:
1.C 江南四大才子指的是唐寅(即唐伯虎)祝枝山、文征明、徐禎卿,也稱吳門四才子。
2.C 選自《詩經·國風·王風·采葛》“彼采葛兮,一日不見,如三月兮!彼采蕭兮,一日不見,如三秋兮!彼采艾兮,一日不見,如三歲兮!”三秋泛指時間很久,古人指的“三秋”即“一秋”為一個季度,“三秋”為三個季度,約是現(xiàn)在的九個月時間。
3.B《富春山居圖》是元代畫家黃公望創(chuàng)作的紙本水墨畫,是中國十大傳世名畫之一。畫家黃公望為師弟鄭樗(無用師)所繪,前半卷《剩山圖》,現(xiàn)收藏于浙江省博物館;后半卷《無用師卷》,現(xiàn)藏臺北故宮博物院。
4.B“上兵伐謀”出自《孫子兵法·謀攻篇》,原文為“故上兵伐謀,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币馑际?,所以上等的用兵策略是以謀取勝,其次是以外交手段挫敵,再次是出動軍隊攻敵取勝,最下策才是攻城。
5.A “德不孤必有鄰”出自《論語·里仁》,意思是說,有道德的人不會孤單,一定會有志同道合的人與他為伴、為鄰。
6.B
7.C 《禮記·大學》:“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于至善?!?鄭玄注:“止,猶自處也?!?孔穎達疏:“在止於至善者,言大學之道,在止處於至善之行?!?朱熹說:“止者,必至於是而不遷之意。至善,則事理當然之極也?!濒斞浮抖鸭S花節(jié)的雜感》:“革命無止境,倘使世上真有什么‘止于至善,這人間世便同時變了凝固的東西了?!?/p>
8.D? A項出自杜甫的《八陣圖》,描寫的是三國時期蜀漢丞相諸葛亮;B項是東漢末年的人物評論家對曹操做出的評價;C項出自羅貫中《三國演義》,是贊美關羽的詩句,關羽是東漢末年名將;D項出自杜牧的《題烏江亭》,寫的是秦末楚漢之際名將項羽。
9.D 《戰(zhàn)國策·趙策二》中記載,趙武靈王下令“今吾將胡服騎射以教百姓”。他為了國家的強大,推行胡服,教練騎射,勵行改革。
10.D 南懷瑾先生親自指點布局太湖大學堂建設,整座大學堂極具中西合璧之味。太湖大學堂結合田園教學、文化課程、心靈教育,將中華傳統(tǒng)教育融合西方體驗式教育,旨在“濃縮東西精華,傳播國學文化”。
(編輯:于智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