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深翻土壤和樹盤覆蓋
采果后深翻土壤。柑橘根系發(fā)達,需全面深耕翻土20~30厘米,樹冠下用鐵锨深翻,既可疏松土層,改善土壤通透性,促進根系更新,又可殺死花蕾蛆、大實蠅等土內(nèi)越冬害蟲。用秸稈、綠肥等進行樹盤覆蓋,厚度以15~20厘米為宜,可增溫保濕,抑制雜草生長,也可以在樹干周圍用地膜進行覆蓋,保持土壤溫度,減輕凍害。
2.防凍
柑橘的凍害是由于細胞生理失水而“旱死”造成的,所以凍后的萎蔫、枯枝落葉等表現(xiàn)和旱害相似。凍害對柑橘樹體及來年產(chǎn)量影響很大,可采用樹干涂白和樹盤(覆膜或稻草)的方法進行預防。樹干涂白既可防凍,又可防治蛀干害蟲,可用72%的水、22%生石灰、3%石硫合劑和3%的食鹽攪拌后進行均勻涂白。防凍工作應在12月上旬前開展,以增強防凍效果。下雪天氣及時搖落樹上的積雪,以防止凍傷枝葉。
3.肥水管理
要提高樹體自身抵抗低溫凍害的能力,就必須著力做好柑橘冬季的肥水管理工作。在采果后及時葉面噴1次0.3%尿素加0.3%磷酸二氫鉀進行根外追肥,以利盡快恢復樹勢,保護健康枝葉過冬。施基肥宜在采果1周之后進行,幼樹應在11月施完。老齡樹、衰弱樹,基肥要以充分腐熟的有機肥料為主,可用腐熟豬牛糞20~30公斤、磷肥1公斤,拌勻后施入土中,溝施、條施、環(huán)施均可。柑橘根系不耐積水,在地下水位較高、土壤含水過多的情況下容易造成根系呼吸不暢而腐爛,導致葉片發(fā)黃、落葉甚至引起樹體死亡。因此,如果秋、冬雨水多,陰雨連綿,田間濕度大,要注意及時開溝排澇,防止?jié)窈Α?/p>
4.整形修剪
柑橘樹整形修剪應根據(jù)不同品種的生長特性區(qū)別對待,主要采用短截、疏枝、疏芽等修剪方法。抹除晚秋梢。隨著氣溫下降,柑橘類果樹陸續(xù)進入相對休眠期,但幼齡柑橘樹9月中旬后會抽發(fā)零星晚秋梢,晚秋梢生長細弱、不易老熟,不僅無利用價值,而且消耗養(yǎng)分,降低樹體抗寒能力,因此應及時抹除。采果后要迅速將病蟲枝、枯枝、交叉枝、重疊枝剪除。對于壓頂?shù)膹娭扇 伴_天窗”的形式,從大枝基部鋸掉,對樹冠內(nèi)部的蔭蔽枝、交叉重疊枝進行疏剪,對行間及樹冠外圍阻擋陽光的枝組進行回縮,以保持樹體內(nèi)及果園的通風透光。另外,還要將修剪下來的病蟲枝、枯枝落葉帶出橘園集中燒毀。
5.徹底清園
冬季是害蟲的休眠期,危害柑橘的病原及蟲源都在枯枝落葉、雜草、落果中越冬。為此,果農(nóng)一定要破壞害蟲的越冬場所,以減少來年病蟲害的危害。把所有的病葉、病枝剪掉,將落葉、落果、干枯枝、病殘枝一起移出橘園焚燒或深埋土中,從而有效減少翌年病蟲害的發(fā)生。對于雜草較多的橘園要進行1次淺耕鋤草,深度15~20厘米。淺耕既可清除雜草,疏松土壤,調(diào)節(jié)土壤通透性,促進根系更新,又能殺死潛伏在土壤中的越冬蟲卵,同時起到保墑抗旱的作用。
6.防治病蟲害
冬季害蟲均處于休眠狀態(tài),樹體抗性增強。柑橘冬季病蟲害重點防治的種類為柑橘螨類、天牛、介殼蟲、煤煙病等,同時還應根據(jù)當?shù)厣a(chǎn)季節(jié)病蟲發(fā)生情況,選擇防治的重點。在園地土壤深翻、修剪、清園等農(nóng)業(yè)措施的基礎(chǔ)上,噴施45%的晶體石硫合劑400~500倍液(石硫合劑既可殺蟲也能滅菌,但不能與酸性農(nóng)藥合用),噴藥時應均勻,噴藥量以噴濕樹冠枝葉而不滴水為度,噴藥后須間隔20~30天才能施用其他農(nóng)藥。
(湖北? 楊守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