喬貝
我初一下學期那年,我們一家還是“廣漂”狀態(tài)。那時候,作為外地孩子,我不能在打工所在地讀高中。為了及早適應家鄉(xiāng)的學習環(huán)境,父母便帶我回到老家讀初中。
說實話,我是不愿意回老家的,在打工所在地,我有玩得很好的伙伴,也有熟悉的環(huán)境。校門口的早餐店,便宜又美味。但我不能違背父母的意愿,我知道,他們都是為了我。
當時我想得很美好,以為自己可以輕易融入一個集體。事實證明,家鄉(xiāng)學校的同學并不喜歡我,也許是因為我性子比較野,說話聲音比較大,也許是因為我是插班生。總之,他們除了在我做自我介紹時熱烈地鼓了掌之外,我感受不到他們對我的接納。
為了不在學校里落單,我收斂起自己的性子,學著輕聲細語地說話,變得小心翼翼,時刻想著討好別人,生怕自己被排擠在外。那段日子,我開始變得敏感,害怕與人交流。
我一邊想融入他們,一邊偷偷地難過著。那時的夜晚,都是在淚水中度過的。
后來情況慢慢好轉(zhuǎn),我交到了一個“好朋友”。當時的我多么開心啊,覺得自己終于結束了被排擠的日子。所以我對她很好,生怕因為疏忽了她而惹她不高興。那樣卑微的我,注定了在關系中處于下風。
如果我們之間發(fā)生了矛盾,都是我去求和。我覺得如果我不去,我們之間肯定就完了?,F(xiàn)在想來,我不分對錯地求和,不好好愛自己,又憑什么得到別人的尊重?
后來,我知道,她曾拿著我掏心掏肺寫給她的信,在她的朋友面前得意洋洋地炫耀:“看吧,這是她給我寫的道歉信?!?/p>
那次之后,我再也沒有和她說過話。從那之后,我不再相信友情,我甚至悲哀地想,自己再也不可能遇到一個真心的朋友了。
初三畢業(yè),我沒有和任何同學聯(lián)系,不是我不想,是沒有人可以聯(lián)系。我就這樣帶著防備的心,上了高中。我以為我還會和以前一樣,自卑又敏感,像只蝸牛似的,縮在殼里,躲避著外界的善意或者利刃。如果不是她——小敏,我真懷疑我會得抑郁癥。
小敏用她的真誠和善良,慢慢融化了我心靈的堅冰,讓我知道朋友之間不需要小心翼翼,更不需要討好。她帶我走出陰霾,又給我足夠的安全感,使我逐漸脫離內(nèi)向、自卑、敏感的狀態(tài)。
我的成績不如她,尤其是數(shù)學。她總是耐著性子教我。有次我們聊天,說到要考哪所大學,她很認真地對我說:“我們考同一所大學吧?!闭娴氖遣粻帤猓业难蹨I就那么猝不及防地流了出來。我很不好意思,一邊答應著,一邊把頭扭過去。那是生平第一次,有人把我規(guī)劃進她的未來。有人把你放在心上的感覺,可真好,自那以后我非常認真地學習數(shù)學。
有一次,學校請來一位高考勵志演講專家演講,其中一個環(huán)節(jié)是請同學們登上主席臺,告訴全校同學,自己的高考目標。我知道她肯定要上臺,還在猶豫要不要陪她上去,她卻一把抓住我的手,說了一個字:“走?!蔽乙簿桶血q豫拋到了九霄云外了。我害羞,但我明白,她拉我上去,不僅僅是想有個人陪她,更是要激勵我。
但是沒有奇跡,高考中,我的數(shù)學成績拖了后腿,我們沒能考進同一所大學。
讀不同的大學,分隔兩地, 我一直害怕我們會因此生疏。那次小敏十八歲生日,我坐了高鐵去找她。見到她之前我很緊張,我們已經(jīng)快半年沒有見過面了。但是,一見面,小敏就拉著我的手,笑著跟我講她的大學趣事。她還告訴我,她早就踩好了點,知道哪些地方的東西好吃,打算等我來了帶我去吃。那一瞬間,我在友情的暖流中,感受到了幸運和幸福。
(編輯 鄭儒鳳 zrf911@sina.com,西米繪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