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編/本刊記者 史 詩
財政部網(wǎng)站日前發(fā)布2020年度部門預算,2020年“三公”經費預算數(shù)為2,446.61萬元,比2019年減少3,003.87萬元,壓縮55.11%,主要原因在于,按照黨中央、國務院關于過緊日子的有關要求,厲行節(jié)約辦一切事業(yè),大力壓減因公出國(境)任務、公務用車費用和公務接待費支出。
財政部2020年“三公”經費中,因公出國(境)費1,361.46萬元,公務用車購置及運行費972.07萬元,公務接待費113.08萬元。
此外,財政部2020 年收入預算為1,112,393.44萬元,其中:上年結轉206,525.08萬元,占18.57%;一般公共預算撥款收入740,198.73萬元,占66.54%;事業(yè)收入114,988.12萬元,占10.34%;事業(yè)單位經營收入2,040.71萬元,占0.18%;其他收入21,385.74萬元,占1.92%;使用非財政撥款結余27,255.06萬元,占2.45%。
財政部2020年支出預算為1,033,219.90萬元,其中:基本支出241,051.63萬元,占23.33%;項目支出790,700.87萬元,占76.53%;事業(yè)單位經營支出1,467.40萬元,占0.14%。
財政部還公布了2020年一般公共預算當年撥款740,198.73萬元,比2019年執(zhí)行數(shù)減少761,867.59萬元。財政部說明其主要原因為:一是按照黨中央、國務院關于過緊日子的有關要求,厲行節(jié)約辦一切事業(yè),大力壓減一般性支出,重點壓減機關公用經費和行政管理、教育培訓等項目支出中的非急需非剛性支出,同時合理保障了必要支出需求,體現(xiàn)在有關支出科目中;二是外交支出中的國際組織股金及基金支出減少。
面對吃緊的財政收支,今年中央部門如何過好“緊日子”?怎樣將“錢用在刀刃上”?讓每一筆資金花得更有效?在今年102個中央部門公開的預算“賬本”中,可以找到答案。
“2020年,落實過緊日子要求,壓減一般性支出,把錢用在刀刃上”——打開財政部2020年部門預算,這句往年沒有的“卷首語”映入眼簾。
在當前應對疫情沖擊的特殊時期,財政收支形勢嚴峻程度前所未有,政府如何過好“緊日子”尤為關鍵。
“今年中央部門在公開預算時,要公開貫徹落實過緊日子要求壓減支出等情況。”財政部有關負責人說。
下降6.9%、5.6%和3.6%——記者在查閱審計署部門預算時發(fā)現(xiàn),相較于2019年執(zhí)行數(shù),今年安排在行政運行、機關服務、事業(yè)運行項目上的預算均有所減少,個別項目預算降幅達50%。
“三公”經費也是中央部門“勤儉節(jié)約”的一大著力點,財政部、文化和旅游部、中國貿促會等部門壓縮力度超過50%。
“中央部門預算,是觀察政府如何貫徹落實‘過緊日子’的一個窗口?!敝袊缈圃贺斀洃?zhàn)略研究院研究員汪德華說,通過壓減非急需、非剛性支出,可節(jié)省下更多的資金和財力,用于促進國家發(fā)展和民生福祉。
推進項目支出預算公開,“錢花得更明白”
對于公眾來說,不僅關心各部門公開的預算“賬本”是否詳細、全面,還關心“賬本”里的各項支出是否花得“明明白白”。
教育部“‘勵耕計劃’教育助學項目”,生態(tài)環(huán)境部“大氣、水、土壤污染防治行動計劃實施管理項目”,國家醫(yī)療保障局“醫(yī)療保障體系建設項目”,中華全國婦女聯(lián)合會“促進婦女兒童事業(yè)發(fā)展與婦女兒童維權項目”……今年,項目支出預算公開是一大看點。
“今年部門公開的項目數(shù)量為83個,相較去年,公開范圍進一步擴大?!必斦坑嘘P負責人說。
具體來看,公開的項目內容包含項目概述、立項依據(jù)、實施主體、實施方案、實施周期、年度預算安排、績效目標等。
專家表示,推進項目支出預算公開,有利于督促各部門改進預算編制、優(yōu)化支出結構、提高資金使用效益。
“通過加大項目支出預算公開力度,可更好體現(xiàn)各部門的經濟活動和履職情況,增強部門預算透明度,促進公眾對政府‘花錢’進行監(jiān)督。”汪德華說。
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提出,要大力提質增效,各項支出務必精打細算,一定要把每一筆錢都用在刀刃上、緊要處。
如何實現(xiàn)這一要求?在業(yè)內人士看來,通過加大預算績效管理力度,可硬化責任約束,實現(xiàn)花錢問效、無效問責,進而提高資金使用效益。
獲得新品種、新材料、新產品等技術成果不低于60個,新技術(品種)推廣面積不小于200萬畝……在農業(yè)農村部的部門預算中,現(xiàn)代農業(yè)產業(yè)技術體系建設專項項目“曬出”了各項績效目標。
“今年中央部門預算安排突出績效導向?!必斦坑嘘P負責人表示,除涉密部門及涉密信息外,提交全國人大審議項目的中央部門,公開提交審議項目的文本和績效目標表。重點項目績效目標公開范圍進一步擴大,今年達到109個。
汪德華認為,加大重點項目績效目標公開力度,可更好反映各部門在特定事項上的履職情況和效果,強化部門責任意識,督促部門加強資金管理,推動政策落實“不跑偏、不走樣”。
自2010年首次公開以來,我國中央部門預算公開已進入第十一個年頭。
“總體來看,今年中央部門預算公開的深度和廣度進一步提升?!蓖舻氯A說,這將進一步打造“陽光財政”,推動花好每一筆寶貴的資金,促進政府支出更科學、更規(guī)范、可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