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戊琴/文
猜謎語是很有意思的事情,圍繞猜謎語這個行為,本就很容易寫出一篇有趣的作文來。在很長的一段時間里,猜謎是我國古代文人的樂事之一,與謎語有關(guān)的故事也有一籮筐,對此加以學習,能運用趣謎為我們的作文注入新內(nèi)容。下面看兩篇習作節(jié)選:
下午最后一節(jié)課快下課時,天突然暗下來,接著電閃雷鳴,繼而風雨大作……
“真倒霉,為什么非要在快放學的時候下雨?”因為中午的時候陽光明媚,我沒帶雨具,心里不由得怪起老天爺來。
偏偏在不一會兒后,下課鈴聲和雷聲一起傳進耳朵,我的心里就更不是滋味了。今天爸爸媽媽要加班,看來,我只能等到雨停后才能回家了。
同學們一個個走了,教室里只剩下我和另一名同學。我們都趴在窗臺上看著窗外,心里很郁悶。
“真是的,放學時候下雨。”我抱怨道。
“是呢,最討厭這樣的情況了。”他附和道。
“看來只能等雨停了?!?/p>
“你家里人不給你送傘嗎?”“是啊,他們要加班?!?/p>
“哎,太沒勁了?!?/p>
“是呢,好無聊啊!”
…………
我們就這樣有一搭沒一搭地抱怨著,以打發(fā)漫長的等待時間。
最后一節(jié)課快下課時,天突然暗下來,接著電閃雷鳴,繼而風雨大作……
放學了,有雨具的同學陸續(xù)走了,最后教室里只剩下我和另一名同學。他趴在窗臺上發(fā)呆,看起來心情不佳。我想,不如和他猜猜謎,調(diào)節(jié)一下情緒吧。
我對他說:“我出個謎語你猜好不好?”
“好?!彼吲d地轉(zhuǎn)過身子,“快出題?!?/p>
“世間一朵花,能閉又能開。晴時造陰涼,雨中聽鼓點?!蔽艺f。
“哈哈。魯班造亭子,不安門和窗。要是有了它,現(xiàn)在早回家?!彼胍矝]想就答。
“以謎解謎,高手啊!”我豎起大拇指,又說出一個謎面,“遠看小洋樓,近看大饅頭。人在底下走,水在上面流?!?/p>
“你也不錯嘛。”他也朝我豎起大拇指,“害了相思病,身體瘦如柴。待到團圓日,涕淚滿臉流。”
…………
我們就這樣圍繞雨傘互相出題,度過了一段愉快的時光。不久后,雨停了,我們一起走出教室。
這兩篇文章是就兩個男生在教室看外面下著大雨的情景而寫的,應該說都較準確地把握了情景的內(nèi)容,并展開了合理的想象。但看過之后,相信你也會覺得后者比前者寫得好,這是為什么呢?在景物、心理等描寫上,后者寫得明顯不如前者,可是在語言描寫上,后者較前者高明多了,不僅沒停留在抱怨上,還利用謎語營造了有趣的情境,拔高了主題。我們該如何利用謎語為文章制造幽默、增添趣味呢?
首先,要先了解謎語是什么。謎語必須包括三部分,即謎面(謎語的題目,又稱謎題、題面等);謎目(謎底的范圍,可起限制和提示作用);謎底(謎語的答案)。
其次,要學會猜謎和制謎。猜謎時,人們是根據(jù)謎面和謎目進行猜測的,因此,解讀謎面很關(guān)鍵。比如猜物體的謎語,我們要讀懂謎面描述的內(nèi)容,前文列舉的習作,后者中以謎猜謎的四個謎語,根據(jù)他們的描述,很容易就猜到答案是雨傘。又如猜字謎,我們要根據(jù)謎面的描述去拆分或重組,“你有他也有,邇地都沒有”一謎,“你”“他”共有的是“人”,后一句則排除了“爾”和“也”,因此不難得出答案是“人”。猜謎有法可循,待你知識豐富到一定程度,掌握了猜謎的方法,自然也就會制謎了。
素材亮相:
詩謎解字謎
蘇軾和蘇轍是兩兄弟,與他們的父親蘇洵一起被稱為“三蘇”,都很有才華。
年少的時候,兄弟倆常一起讀書,休息之余,則喜歡玩文字游戲。冬日的一天,兩人讀了很久的書,一同起身,靠著窗戶往外看。此時,外面正下著大雪,漫天皆白。
蘇軾見此,心境大開,對弟弟說:“我出個字謎給你猜?!?/p>
不待蘇轍點頭,蘇軾就說道:“雨余山色渾如睡。”
蘇轍低頭想了半天沒有答案,待再次抬頭看向窗外,這才明白過來,便回道:“我續(xù)兄長的雅趣,來一首詩吧?!?/p>
蘇軾應道:“快請道來?!?/p>
蘇轍略作思考,吟道:“此花自古無人栽,一夜北風遍地開。近看無枝又無葉,不知何處長出來。”
聽罷,蘇軾伸出大拇指道:“你猜中了,對你的詩,為兄佩服?!?/p>
運用指導:
兩個謎語的謎底都是雪。蘇軾的字謎里,取“雨”和“山”的組合,而這個“山”,是睡著了的,即橫臥,便是“雪”。蘇轍的詩謎,不用解釋,很多同學都能猜出來。用制謎的方法去猜謎,讓本來簡單的事起了波瀾,是不是平添了更多的趣味呢?
習作實例:
“爸,給您,別忘記了啊?!蔽野炎謼l遞給爸爸。
“老鼠對狗說:‘我昨天和貓約會了?!眿寢寭屵^字條讀出了聲,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地說,“這都什么跟什么?。俊?/p>
“秘密。”爸爸對媽媽說,“這是我們父女倆的秘密?!?/p>
“對我還保密?”媽媽顯出了霸氣,“哼,不論是貓狗還是老鼠,統(tǒng)統(tǒng)不準帶回家養(yǎng)?!?/p>
我和爸爸相視一笑,異口同聲道:“保證不帶?!?/p>
其實,媽媽哪里知道,我要爸爸帶回來的,是她昨天晚上剛禁止我和爸爸再吃的薯片啊。
——陳小?!读闶车膽?zhàn)斗》
點評:文中“我”在字條上寫暗語,這樣一句話,文中的媽媽沒有深想的話,哪里會意識到說的是薯片呢?為了吃零食,小作者和爸爸可真是費盡了心思啊。這樣的家庭“戰(zhàn)爭”,真是不失趣味呢。
“你們的新老師如何?”媽媽一見到我,劈頭就問?!巴玫陌 !蔽曳笱艿馈?/p>
“怎么個好法???就不能說具體點嗎?比如長什么樣?”媽媽進一步追問。
“長什么樣?。俊蔽铱粗鴭寢?,突然笑了起來,“我也沒細看,第一印象就是長得半個月?!?/p>
“半個月?你是說他只給你們代半個月的課?”媽媽著急了。
旁邊一個同班同學經(jīng)過,笑著說:“阿姨,艾雯是說老師長得胖。”
“胖?”媽媽愣了一下,突然回過味兒來,笑了一下馬上變嚴肅了,“可不許隨便議論老師。”
“不是您讓我具體描述的嗎?”我嘟囔道。
——艾雯《放學路上》
點評:小作者利用謎語來描述老師的外貌,生動有趣,讀來還頗有韻味,讓人忍俊不禁。
小試牛刀:
相信你也是一個猜謎高手,但你參與過制謎嗎?請就下面給出的詞語來制幾道謎題吧。稿件可投至:Aiyoumo@126.com。掃描此文標題右側(cè)二維碼可閱讀參考例子。
風
沈陽
青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