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溫嶺市城西小學 何侯潤
指導老師 陳巧巧
看見動物園的長頸鹿
我簡直挪不動腳步
它長長長長的脖子
讓我也竭力伸長了脖子
羨慕
真盼望
我也變成一只長頸鹿
伸著長長的脖子
看看高空的風景
吃吃大樹上的果子
還可以和小鳥打個招呼
再嘗嘗云彩的味道
如果我的脖子
有天那么高
就可以親眼看見
水蒸氣怎么變成小雨滴
星星們怎樣躲貓貓
可以的話,我一定
做一只長頸鹿
伸著
長長的、長長的脖子
【朱老師的話】
這首詩歌充滿童趣。它的題材來自孩子們參觀動物園的生活,想象也是充滿了孩子氣。
詩歌的第一小節(jié),其實是從高洪波的《袋鼠》模仿來的,只是后來把第三、四句改了。不僅如此,整首詩歌創(chuàng)作的靈感,也是受到了《袋鼠》的啟發(fā)。但是,除了第一、第二兩句的“套寫”,其他就是小作者自己的想法了。他想了很多的形象:看高空風景、吃大樹上的果子、和小鳥打招呼、嘗云彩味道等等。這些形象,都是圍繞著“長脖子”展開的,也都是緊密聯系著兒童的日常生活。所以,我們說詩歌可以模仿,但也不要拋棄自己的想法。兒童的天真、幼稚,本身就是詩歌很好的材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