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楊峰
冬春時節(jié),氣候比較干燥,有些孩子的小手指上,從指甲邊緣處的皮膚會翹起一根或幾根細長的“肉刺”,這便是人們常說的“倒刺”,醫(yī)學上稱為“逆剝”。看似倒刺不起眼,若不及時正確處理,會給孩子造成意想不到的痛苦。
在正常情況下,指甲周圍與皮膚緊密相連,形成一道保護指甲的天然屏障。那孩子的小手為何長出倒刺呢?
一是貪玩好動。貪玩好動是孩子的天性,玩沙子、手抓玩具、咬手、摳手等,小手細嫩的皮膚受到過多摩擦后,容易損傷指甲根部皮膚淺表層,便會長出倒刺。特別是經(jīng)??幸е讣椎暮⒆?,更易造成皮膚損傷而引發(fā)倒刺。
二是皮膚干燥。家長平時對孩子呵護不得當,如孩子喝水少,室內空氣干燥,給孩子洗手后未及時涂護膚品等,致使孩子小手及指甲周圍的皮膚得不到水分和油脂的滋潤,皮膚過于干燥,致使角質層有裂紋,這是容易長出倒刺最常見的一個原因。
三是缺乏營養(yǎng)素。如果孩子經(jīng)常長倒刺不是以上因素所致,那就可能與缺乏營養(yǎng)素有關。如缺乏維生素A、B、C、E,鋅及硒,肌膚抵抗力下降,皮膚光滑度差,變得粗糙干燥而易長倒刺。
由于指甲上皮的結構是向下和向后連接,若是撕下將會造成倒刺的進一步撕裂,其結果是倒刺越撕越大,越撕越深,皮膚深層遭到損傷后,易引起出血及感染。指甲與周圍皮膚交接處的溝稱為甲溝,撕扯倒刺一旦發(fā)生感染,會引起甲溝炎,局部紅腫疼痛,嚴重者可發(fā)展為甲下膿腫和膿性指尖炎,前者要拔甲,后者要切開指尖引流排膿才能治愈??梢娦⌒〉勾?,如果處理不當,會給孩子帶來意想不到的痛苦。
對待孩子小手上的倒刺,千萬不能隨意撕扯!
正確的做法是,先用溫水浸泡長有倒刺的小手十幾分鐘,等指甲及周圍的皮膚變得柔軟后,再用小剪刀剪掉倒刺,然后涂抹含維生素E 的營養(yǎng)油,按摩指甲四周及指關節(jié)。也可以在剪掉倒刺之后,把孩子的小手放在加了檸檬汁或蘋果汁的溫水中浸泡10~15分鐘,讓孩子的小手皮膚更加水嫩。
在保證均衡飲食的前提下,注意給孩子補充維生素及微量元素,給皮膚足夠的營養(yǎng)。如胡蘿卜、柑橘、綠色蔬菜中均含有β胡蘿卜素,蛋黃、動物肝中含有維生素A;獼猴桃、西紅柿、綠豆芽、橘子、鮮棗等果蔬,富含維生素C;糙米飯、全麥面、蛋黃,瘦豬肉、深綠色蔬菜,富含維生素B1;玉米胚芽、芝麻、大豆、麥芽、甘藍、堅果類含有維生素E;蘑菇、海帶、紫菜、茄子、核桃仁、大豆、牛肉、牛奶、各種魚類、牡蠣含有微量元素鋅及硒。這些食物可提高人體免疫功能,增強皮膚的彈性,保護表皮不受致病菌侵害,有助于倒刺所致創(chuàng)傷的愈合,還能預防炎癥性皮膚病。
媽媽在給孩子烹飪飯菜時,可變著花樣選用不同食物,吃出健康的皮膚。
每天要讓孩子多喝白開水,體內水分充足,有利于血流通暢,加快新陳代謝,維護人體內環(huán)境的穩(wěn)定,保持肌膚正常濕潤度,抵御干燥氣候的侵襲,對防范手上長倒刺大有益處。
冬天和早春,室內溫度以22℃左右,相對濕度55%為宜,起到預防皮膚干燥和長倒刺的作用。
經(jīng)常給孩子剪指甲,勤給孩子洗手,保持潔凈;每天用橄欖油涂小手,并進行按摩,既營養(yǎng)皮膚,又可以防止倒刺的生成。還要給孩子講清啃咬指甲是種不文明、不衛(wèi)生的不良行為,讓孩子自覺地養(yǎng)成講衛(wèi)生的良好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