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駐伊朗、埃及特約特派記者 田愷 黃培昭 ●本報特約記者 朱兆一 任重 柳玉鵬
伊朗核科學家法赫里扎德的下葬儀式將于30日舉行,而這位核科學家之死帶給中東地區(qū)的巨震還在持續(xù)。28日,伊朗最高領袖哈梅內伊和總統(tǒng)魯哈尼都誓言要“報復幕后黑手”,而總編由哈梅內伊直接任命的伊朗《世界報》29日甚至發(fā)表評論建議政府襲擊以色列城市海法。美國總統(tǒng)特朗普28日則在推特上轉發(fā)以色列記者梅爾曼的言論,稱法赫里扎德遇襲事件是“對伊朗的重大心理打擊”?!昂丝茖W家之死是特朗普領導的對伊戰(zhàn)爭的第一槍嗎?”在法赫里扎德遇刺幾小時后,美國軍方宣布,已將“尼米茲”號航母戰(zhàn)斗群調回海灣地區(qū)。另據《華盛頓郵報》29日報道,隨著特朗普總統(tǒng)任期進入最后幾周,伊拉克政府非常擔心美國和伊朗在最后一刻的對峙“可能會在伊拉克爆發(fā)”。在德黑蘭,憤怒的抗議者焚燒以色列國旗,并同時燒毀特朗普和候任總統(tǒng)拜登的照片,美聯社28日稱,這顯示不論是德黑蘭還是即將接任的拜登,想要恢復伊核協議,都不會是一件容易的事。
美以嚴防伊朗報復
29日,伊朗在馬什哈德、庫姆、德黑蘭3個城市為法赫里扎德舉行葬禮儀式,下葬儀式將于30日舉行。據伊朗媒體報道,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影響,為防止聚集性感染事件發(fā)生,官方尚未透露下葬地點。據美國“政治”網站29日報道,伊朗伊斯蘭議會當天就法赫里扎德被殺舉行秘密聽證會,議長卡利巴夫會后表示,“必須讓伊朗的敵人后悔殺死他”。28日,哈梅內伊稱法赫里扎德是“杰出的核和軍事科學家”,誓言“對肇事者和幕后黑手進行明確的懲罰”。伊朗總統(tǒng)魯哈尼28日也表示:“全球傲慢的邪惡之手再一次被雇傭軍篡權的猶太復國主義政權的鮮血染紅。伊朗將在適當時候回應科學家的殉難?!彼瑫r強調,伊朗是足夠明智和聰明的,不會掉入以色列政權的圈套。
以色列當局拒絕對法赫里扎德之死置評。美國政府及候任總統(tǒng)拜登的過渡團隊也拒絕對此事置評。
以色列《耶路撒冷郵報》29日稱,為防范來自伊朗的報復,以色列駐世界各國的使領館已經提高了警戒級別,全球猶太人社區(qū)加強了安全措施。報道稱,伊朗可能的報復方式包括襲擊以駐外機構、襲擊世界各地的以色列游客以及派無人機破壞以北部邊境地區(qū)的目標等。
美聯社28日稱,伊朗伊斯蘭革命衛(wèi)隊將軍蘇萊曼尼在今年1月的無人機空襲中被美軍打死后,伊朗伊斯蘭革命衛(wèi)隊曾發(fā)射彈道導彈,造成數十名駐伊拉克美軍受傷?!耙晾蕦⑷绾螢榉ê绽镌聫统穑俊卑⒙撉酢秶覉蟆?9日稱,伊朗可能襲擊歐洲的西方目標,也可能敦促地區(qū)代理人在海灣地區(qū)加大活動力度。美聯社稱,伊朗還可能將國際原子能機構的核查人員驅逐出境。
法赫里扎德遇刺幾小時后,美國軍方宣布,已將“尼米茲”號航母戰(zhàn)斗群調回海灣地區(qū)。美國《時代》周刊網站28日稱,這是一個非同尋常的舉動,因為航母已在該地區(qū)外待了數月。不過,美國海軍第五艦隊發(fā)言人28日稱,這一調派與美國從阿富汗和伊拉克戰(zhàn)場撤軍有關,并非由具體威脅誘發(fā)。但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28日引述一名匿名美國國防部官員的話說,調派航母返回海灣的決定原本是為確保美軍安全撤回,但同時也可以“向伊朗釋放信號”。
“伊朗核彈之父”
法赫里扎德1958年出生于庫姆,是伊朗近十幾年來最著名的核科學家,同時在伊斯蘭革命衛(wèi)隊中保留了準將的高級軍銜。2014年,一名西方外交官告訴路透社:“如果伊朗真的將鈾濃縮為武器,法赫里扎德將被稱為伊朗核彈之父?!?015年,《紐約時報》曾將他與美國原子彈計劃的第一負責人奧本海默相提并論。
英國廣播公司(BBC)28日稱,在法赫里扎德之前,2010年至2012年間,有4名伊朗核科學家相繼遭到暗殺。伊朗認為兇手都是以色列。中東媒體稱,過去15年間以色列一直想除掉法赫里扎德,以此破壞伊朗的核計劃進程,但一直未能得手?!兑啡隼溧]報》稱,以色列前總理奧爾默特曾直言不諱地說,法赫里扎德是一個目標,“走在大街上我也能認出他來”。
伊朗原子能組織發(fā)言人28日表示,暗殺法赫里扎德的犯罪分子與今年7月2日破壞伊朗納坦茲核設施的是同一伙人,“似乎以色列政權都參與了這些事件”。美聯社28日稱,這次襲擊具有精心策劃的軍事式伏擊特點,以色列以前也曾被指控進行過類似的襲擊。路透社28日稱,伊朗指控以色列是這起襲擊的幕后真兇,并暗示這場襲擊得到了美國現任總統(tǒng)特朗普的“祝福”。
甚至以色列媒體《以色列時報》28日也刊文稱:暗殺法赫里扎德是以色列破壞伊朗核項目的漫長戰(zhàn)略計劃的高潮,前以色列軍事情報局負責人亞德林表示:“顯然蓬佩奧來一趟(以色列)并不是專門去普薩迦酒莊喝酒的?!?/p>
曾經擔任奧巴馬伊朗問題顧問的馬利28日對BBC表示,暗殺法赫里扎德是特朗普在任期最后幾周內實施的一系列行動之一,目的是從經濟和核計劃上對伊朗造成最大損害,同時使拜登恢復外交努力和重返伊朗核協議的任務復雜化。有分析認為,不管美國有沒有參與這次刺殺行動,拜登政府面臨比上幾任總統(tǒng)更加復雜的情況,伊朗有可能迫于國內壓力拒絕重回談判桌。
《衛(wèi)報》稱,特朗普當然需要一場勝利,內塔尼亞胡和沙特王儲本·薩勒曼也希望向拜登傳達這樣一個信息:對伊朗的綏靖政策是行不通的。但暗殺代表著一場高風險的賭博。比如本·薩勒曼,他無疑希望看到伊朗被打得鼻血直流,但他也必須考慮將沙特城市和石油碼頭變成目標的成本。
“特朗普已失去一切,就等著他離開吧”
“伊朗科學家之死是特朗普領導的對伊戰(zhàn)爭的第一槍嗎?”英國《衛(wèi)報》28日稱,伊朗頂級核專家遭暗殺,引發(fā)了人們的擔憂——即將離任的特朗普決心采取進一步行動。上周末,內塔尼亞胡、本·薩勒曼和美國國務卿蓬佩奧在沙特舉行了史無前例的會晤,隨后中東就出現了這種局面。有跡象表明他們可能同意加大挑釁和削弱德黑蘭政權的力度。日前,特朗普下令幾架可搭載核彈頭的B-52轟炸機飛了3000公里前往中東,原因仍未披露。人們還擔心,這一切可能只是某種更具戰(zhàn)略爆炸性事件的前奏。
《衛(wèi)報》稱,如果伊朗對暗殺事件進行反擊,拜登緩和地區(qū)局勢的希望就會破滅,而即使德黑蘭政權有所收斂,伊拉克、敘利亞或黎巴嫩的什葉派民兵組織也可能會自發(fā)行動。更重要的是,在特朗普明年1月20日離任之前,伊朗采取的任何報復行動都有可能被用作攻擊其核設施的理由。
也有分析認為伊朗不會輕易開戰(zhàn)?!盀踉泼懿迹好绹鴮⑥Z炸機調往中東”,俄《消息報》29日引用俄科學院國際問題專家達維多夫的話表示,“我們只能預測該地區(qū)的緊張局勢將進一步加劇……但我不認為會有新的軍事打擊”,“美國軍事打擊將有助于伊朗國內團結,相比之下,美國通過煽動伊朗內部抗議來破壞其穩(wěn)定將容易得多”。
“中東在線”網站撰文指出,哈梅內伊的一名軍事顧問稱,“在他們(以色列)的盟友(特朗普)政治生涯的最后幾天,猶太復國主義試圖加強對伊朗的壓力,并制造一場全面戰(zhàn)爭”。這說明,伊朗雖然高調稱以血還血,但內心還是清醒的。伊朗并不想與美國“迎面相撞”,尤其是在美國政權過渡的特殊敏感時期。另據《華盛頓郵報》29日報道,當特朗普討論對伊朗可能采取軍事行動被媒體曝光后,伊朗負責海外特別行動的圣城旅負責人加尼訪問巴格達,并敦促各方保持克制。他警告伊拉克相關民兵組織和政治派別,在特朗普離任前不要升級對美國目標的襲擊:“特朗普已經失去了一切。就等著他離開吧?!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