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先民
高中政治較為枯燥和抽象,尤其是必修4,許多知識點不易被學生理解,導致有些學生放棄了主動學習。針對這種情況,教師需要進行課堂調整,營造一個開放且輕松的政治課堂環(huán)境,激發(fā)學生對政治學科的學習興趣。采取情境教學法時,教師將帶有一定情緒色彩的、以形象為主體的、生動具體的場景與教材內容相結合,使學生在形象生動的場景中增強體驗,激發(fā)學習興趣與學習自主性,從而提高學生的思想道德修養(yǎng)。
一、營造生活情境,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
政治教學如果脫離了實際生活,既不利于學生理解與思考,也不利于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這就需要教師結合政治教學與實際生活,使政治課堂生活化、社會化。教師可以將課本中的內容放到日常生活中去,在輕松、熟悉的環(huán)境讓學生理解知識點。如果教師在課堂上生搬硬套課本內容與知識點,就容易導致學生產生抵觸心理。因此,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使學生通過聯(lián)系生活經驗來理解課堂所學知識點,將實際生活與課本內容相結合,深入理解政治知識。例如,在教學《唯物辯證法的實質與核心》時,為了讓學生理解“矛盾是事物發(fā)展的源泉和動力”這一觀點,教師可以引用電視劇《武林外傳》里的片段,符合學生關注點,引起學生注意。教師可讓學生仔細回想《武林外傳》里某個故事的起因與結局,以及是什么推動了故事的展開。故事里眾人發(fā)生沖突,但正是由于這些矛盾與沖突才推動了整個事件的發(fā)展。這樣便可以讓學生理解“矛盾是事物發(fā)展的源泉和動力”。這樣,不僅將教材內容融入了現(xiàn)實生活,激發(fā)了學生學習興趣,還可以使學生從自己的角度思考課本中的知識點,起到了一箭雙雕的作用。
二、利用多媒體輔助教學,深化學生的理解
在新媒體迅速發(fā)展的今天,多媒體輔助教學已日益成為教師教學的主要方法。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可通過播放PPT或短視頻的方式介紹課堂所學內容。短視頻是動態(tài)的、活躍的,如紀錄片節(jié)選、電視劇節(jié)選、電影節(jié)選等,都可以作為課堂上的短篇放映。例如,教師在教學必修4中的知識點“真理的客觀性”時,便可播放一段《武林外傳》的視頻,通過同??蜅@锶宋飳λl(fā)事件的不同理解,引發(fā)學生思考,使學生在輕松愉悅的氛圍里理解知識點并進行自主學習。這樣,教師可以將形象的、直觀的畫面與課本中的知識點相結合進行講解,不僅促進了學生對知識點的理解與思考,也使學生學會了舉一反三,在日常生活中也會堅持獨立思考,將生活與哲學結合起來,真正提高思想道德修養(yǎng)。
三、巧用情境問答,引導學生自主探究
法國著名哲學家笛卡兒說過一句話:“我思故我在?!边@就表明了自主思考對于學生學習與生活的重要性。教師在進行課堂提問時,不要僅僅局限于書本內容,可以把課本內容與生活實際結合起來進行巧妙提問。例如,在教學“世界是普遍聯(lián)系的”時,教師可進行這樣的提問:“在《武林外傳》中,人物之間是否都相互認識?那他們相互聯(lián)系嗎?”又如,教學“事物的發(fā)展是前進性和曲折性的統(tǒng)一”時,教師可這樣提問:“《武林外傳》里有哪些故事是眾人經過努力最后成功的?”對于這樣的課堂提問,學生會主動進行思考并積極回答問題。教師運用情境提問,不僅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還有效地提高了學生的自主思考能力,促使其對自己喜歡的事物內涵進行思考,有利于提高學生對政治學科的興趣,增加課堂的活躍度,由師生的情境互動促進學生政治思維能力的提升。
四、代入背景講解,引起學生情感共鳴
教師采用情境教學法進行教學,不僅可以活躍課堂氣氛,還可以引起學生的情感共鳴,繼而有效地實現(xiàn)政治教學的趣味化、直觀化。例如,在教學必修2中的“民主選舉”時,教師可在上課之前給學生普及一些關于我國選舉制度的背景以及歷史由來。這樣,學生在學習較為抽象的知識點時才能融會貫通,真正理解所學知識。
總而言之,教師在政治教學中將實際生活與教學內容相結合,不僅能夠激發(fā)學生對政治學科的學習興趣,還引發(fā)了學生對政治知識進行自主探究,促使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與思想道德修養(yǎng)得到全面發(fā)展,從而形成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