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磊
大家都知道,糖尿病被認為是不可治愈的疾病,但絕大多數患者通過科學管理與合理正規(guī)的治療,病情可以獲得有效控制,不出現或延緩各種并發(fā)癥發(fā)生。臨床上,有一部分繼發(fā)于其他疾病的血糖升高或“糖尿病”是可以被治愈的,這種類型大約占比5%~10%。這些患者若能被確診,找到和去除引起糖尿病或血糖升高的其他疾病,就完全可以告別終身服藥或注射胰島素的不便。
甲狀腺功能亢進:除了血糖高,還有怕熱、出汗、煩躁、焦慮、容易激動、疲乏無力、大便多、心慌、心跳加快、手顫、眼球突出或甲狀腺腫大(大脖子)等表現。通過甲狀腺功能檢測,診斷不難。
垂體瘤(肢端肥大癥):表現為舌、唇、耳、下頜、手腳肥大,聲音變粗,臉型改變,牙縫加寬,視野縮??;血糖升高明顯,口服降糖藥、甚至注射大量胰島素效果極不理想。檢測生長激素,結合影像學檢查即可明確診斷,切除腫瘤后血糖可恢復正常。
皮質醇增多癥:表現為面部、腹部、軀干脂肪很多,肚大發(fā)圓,有腹紋,頸項部有脂肪塊,但四肢脂肪少;臉如滿月,面色紫紅,有痤瘡,多毛;高血壓和高血糖,且這種高血壓、高血糖對降壓藥、胰島素和口服降糖藥不敏感。皮質醇增多癥的一線治療方式為經鼻蝶垂體瘤切除術,二線治療方式包括放療、藥物治療和雙側腎上腺切除。藥物治療并不是一種直接有效的治療方式,因此長期處于輔助治療的地位,通常用于已接受放療但尚未起效的患者、病情嚴重 (例如感染、重度肌無力等) 患者的術前準備以及無法接受手術治療或手術失敗的患者。
嗜鉻細胞瘤:可表現為血糖升高,其他典型癥狀包括發(fā)作性高血壓,可達到200/120mmHg以上;同時伴有頭痛、心動過速、出汗、面色蒼白、煩躁等;病程長者,還會出現體重減輕。測定尿和血漿的去甲腎上腺素和腎上腺素水平,配合腎上腺CT掃描,即可查處“元兇”。嗜鉻細胞瘤患者只要把腫瘤切除,血糖、血壓很快會降至正常。
胰高糖素瘤:除糖尿病相關癥狀,還會有下腹、臀部、會陰、顏面等部位皮膚紅斑或丘疹,以及皮膚瘙癢、舌炎、貧血等表現??诜堤撬?、注射胰島素效果不理想。檢測胰高糖素或敏感試驗有助診斷。
其他:慢性肝病、真性紅細胞增多癥、急性心腦血管病、外傷、手術、長期激素治療、低血鉀、藥物因素、痛風、原發(fā)性醛固酮增多癥等,均可引起糖尿病或高血糖,病因去除后,血糖可恢復正常。
對于高血糖患者,在診斷糖尿病的時候,都需要排除有沒有以上疾病,防止誤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