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除了技術,我們還能指望什么?
      ——由新冠疫情引發(fā)的若干技術哲學思考

      2020-12-05 08:53:36孫周興
      上海文化(文化研究) 2020年2期
      關鍵詞:新冠病毒人類

      孫周興

      最近一些年來,隨著以人工智能和生物技術為代表的現(xiàn)代新技術的加速發(fā)展,人群中技術樂觀主義者趨多,人們信心滿滿,開始憧憬未來技術世界的新生命形態(tài)和新生活方式。要不是如今這場突如其來的新冠病毒疫情,人們大概還會繼續(xù)沉湎于新技術的狂想和狂歡中,漸漸忘掉了生命本體,忘掉了自然生命的脆弱和肉體的速朽。從2020年1月初新冠疫情從武漢開始的幾十例,到今天(2020年3月31日)的全球逾85萬例確診患者,只花了短短兩個多月的時間,全人類已進入普遍的恐慌之中,超過70個國家宣布進入緊急狀態(tài)。而這場全球危機的結局如何,何時結束,目前都還說上不來。之所以說不上來,是因為這種被稱為COVID-19的冠狀病毒十分怪異,神出鬼沒,關于它的來龍去脈,我們還有太多未知。古往今來,人類最大的恐懼就來自未知和不可見,根本上是對未知之物和不可見之物的恐懼。人類在看不見的神秘病毒面前依然束手無策,只能在恐慌中躲藏和封閉。但無論如何,這場關乎人類生存的巨大危機已經(jīng)迫使我們來思考這個技術時代的人類生活及其危機的來龍去脈。

      本文嘗試從技術哲學角度來討論新冠疫情危機,這就是說,本文試圖撇開政治意識形態(tài)、倫理和社會治理等多樣的視角和復雜因素,只把著眼點設定在技術與生命/生活這個核心問題上面——當然不是說其他視角和因素不重要,而是說本文暫時只能采取一個作者假定為重要的視角。由此技術哲學的視角,本文試圖提出和討論如下幾個問題:(1)面對這次世紀大瘟疫,人類進步了嗎?(2)為什么每一次病毒來襲,人類都只能縮回到自然狀態(tài)?為什么現(xiàn)代人也難逃此劫?病毒到底意味著什么?(3)人類通過技術最終能夠戰(zhàn)勝病毒嗎?除了技術,我們現(xiàn)代人今天還能指望什么?技術樂觀主義是唯一出路嗎?(4)疫情改變了什么?疫情是技術世界的減速器還是加速器?在疫情中以及在可以期待的后疫情時代,個體如何自衛(wèi)和自處?我們需要建立什么樣的新生命經(jīng)驗?這些問題都相當宏大和復雜,我這里未必都能展開,只是嘗試提出問題。

      一、面對這次世紀大瘟疫,人類進步了嗎?

      病毒與人類歷史相伴而來,在人類文明史上時隱時顯,但從未真正缺席過。赫拉利在《未來簡史》開篇就給出一個斷言:人類自古至今都面臨三大問題,即饑荒、瘟疫和戰(zhàn)爭,而在第三個千年開始時,人類突然意識到在過去幾十年間,我們已經(jīng)成功地遏制了饑荒、瘟疫和戰(zhàn)爭。估計他自己也覺得這個判斷太硬了,趕緊補充了一句:雖然這些問題還算不上完全解決,但它們已經(jīng)從不可理解、無法控制的自然力量轉化為可應對的挑戰(zhàn)了。①赫拉利:《未來簡史》,林俊宏譯,北京:中信出版集團,2017年,第1頁。赫拉利的這個斷言,無疑是一個“技術樂觀主義”的判斷。

      如果單從歷史事實和數(shù)據(jù)來看,赫拉利的判斷似乎不無道理。人類史上最大的一次瘟疫是14世紀的黑死病(鼠疫),通過老鼠和跳蚤傳播,主要范圍在歐亞大陸,致死人數(shù)達7500萬至2億人,全球約1/4的人口消失。緊接著來了一場規(guī)模更大、延續(xù)時間也更久的流行病,就是梅毒病(Syphilis)。梅毒因為致死率不高或者說是讓患者緩慢致死的,所以較少被人記得和強調。15世紀末意大利人哥倫布發(fā)現(xiàn)美洲新大陸,固然是偉大的歷史事件,但經(jīng)常不被人提起的是,航?;顒油瑫r把梅毒這種性病帶回了歐洲,成為歐洲近代長達400年不治的大流行病,直到1945年青霉素問世。因梅毒病致死的人數(shù)恐怕不會比黑死病少,一批歐洲名人如貝多芬、舒伯特、莫泊桑、波德萊爾、梵高、尼采、王爾德、喬伊斯等死于此病——當然也有人說,梅毒造就了一批歐洲天才,此說在此姑且不論。②德博拉·海登:《天才、狂人的梅毒之謎》,李振昌譯,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

      20世紀人類最大的流行病,當數(shù)1918年的“西班牙流感”和1981年開始的“艾滋病”(AIDS)?!拔靼嘌懒鞲小笔加?918年1月的歐洲戰(zhàn)場,不到一年時間里使全球5000萬至1億人喪命(當時人類總人口約15億),超過了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的戰(zhàn)亡人數(shù)。至20世紀后半葉,在梅毒病漸漸消失之后,1981年下半年又出現(xiàn)了一種性病即艾滋病,是一種由攻擊人體免疫系統(tǒng)的病毒(HIV病毒)引發(fā)的惡性流行病,至今致死人數(shù)有2500萬之多(一說已超過3000萬人),尚有感染者超過3300萬人。

      那么問題是:還會有大規(guī)模的嚴重流行病嗎?赫拉利說,過去幾十年間流行病在流行程度和影響方面都大大降低了。這是因為20世紀醫(yī)學的高度發(fā)達,比如艾滋病,雖然現(xiàn)在也還沒有根除之藥,但新研發(fā)的藥物已經(jīng)讓它變成了一種慢性病。進入21世紀以后,短短20年間,人類一共碰到5次重大疫情:(1)2002—2003年的“非典型肺炎”(SARS);(2)2005年的禽流感;(3)2009—2010年的豬流感;(4)2014年的埃博拉病毒;(5)2020年初的新冠病毒。不過,21世紀的前4次流行病最終都沒有造成大規(guī)模的全球大疫情,如“非典”死亡人數(shù)不到1000人,而死狀特別恐怖的埃博拉病毒一共感染了3萬人,致死1.1萬人。這當然無法跟20世紀的“西班牙流感”和“艾滋病”相比了。赫拉利認為,這是由于人類采取了“有效的應對措施”。①赫拉利:《未來簡史》,第9頁。

      然而,病毒(或疫情)又來了。這一次來勢兇猛,僅就現(xiàn)階段看,其規(guī)模和毒性都已經(jīng)超過21世紀出現(xiàn)的前4次大流行病。至本文寫作時(2020年3月31日),據(jù)網(wǎng)上公布的數(shù)據(jù)顯示,中國累計新冠肺炎確診人數(shù)為82615人,累計死亡3314人;國外累計確診776729人(已經(jīng)是中國的9倍多),累計死亡38818人(已經(jīng)是中國的近12倍)。②需要指出的是,這里有統(tǒng)計標準方面的問題,中國的統(tǒng)計是“新冠肺炎患者”,而美國統(tǒng)計的是“新冠病毒感染者”。這個數(shù)字已經(jīng)十分嚇人了。全球民眾進入恐慌時刻。

      現(xiàn)在看來,這個“新冠病毒”仿佛是一種綜合病毒,它在機理上是“非典”的加強版,又似乎與“艾滋病”難脫干系,在強傳染性上又與“西班牙流感”可有一比,據(jù)說致死率不算高,中國約為4%,但意大利目前的數(shù)據(jù)是大于8%。最可怕的是它的隱蔽性,最新研究表明,30%—60%的新冠病毒感染者無癥狀或者癥狀輕微,但他們傳播病毒的能力并不低,這些隱性感染者可能會引發(fā)新一輪的疫情大爆發(fā)。③《自然》(Nature):Covert Coronavirus Infections Could Be Seeding New Outbreaks,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d41586-020-00822-x。這就讓人防不勝防,有可能使目前全球各國普遍采取的隔離措施失效。

      新冠病毒的神秘性還表現(xiàn)在,盡管全球科學家們做了幾個月的努力,但它的來源依然是一個謎,關于“零號病人”和“中間宿主”等相關問題,全球已經(jīng)展開了專業(yè)的和非專業(yè)的激烈爭論,也還沒有可靠的結論。一般研究者都同意該病毒來自蝙蝠,但病毒從蝙蝠向人傳播需要有所謂的“中間宿主”,正如我們把前一次SARS病毒歸咎于果子貍,這一次科學家們說是穿山甲,但也有人說不是,又說有人造的可能性。可供利用的動物越來越少了,如果還有下一次,我們怪誰呢?

      最近,這病毒的起源問題甚至成了中美兩個大國爭論的焦點。新冠病毒目前最早發(fā)現(xiàn)于湖北武漢,但因為存在著一些國家(不僅是美國)研發(fā)生化武器的可能性以及各國病毒實驗室(所謂P4實驗室)的存在,致使各種人工起源的猜測(所謂“陰謀論”)此起彼伏,給出了各種有依據(jù)的和無依據(jù)的構想空間??梢韵胂螅捎谡我庾R形態(tài)和國家利益之爭,新冠病毒的起源問題最終也許會不了了之,成為一個永恒的謎團。④2020年3月26日,美國國立衛(wèi)生研究院院長弗朗西斯·柯林斯發(fā)表題為《基因研究顯示新冠病毒起源于自然》的博客文章,他援引幾位科學家的研究得出結論:SARS-CoV-2刺突蛋白與人體細胞ACE2受體的結合水平要遠遠強于目前所有計算機預測的模型,所以它大概率只能靠自己的努力來進化出感染人類的能力。目前的生物工程師都不可能設計出有SARS-CoV-2這樣的刺突蛋白的病毒。此文的判斷是否確當?是否能終結“陰謀論”?恐怕還需要學術界來回答。

      雖然有些國家聲稱已經(jīng)研發(fā)了疫苗,試驗了各種藥物,但到目前為止依然沒有被普遍接受的技術手段和特效藥,赫拉利所謂的“有效的應對措施”至今沒有出現(xiàn)。目前在制度性的整體動員之下,中國的疫情看起來已經(jīng)得到了控制,本土新發(fā)病患者已經(jīng)多日清零,但近期歐洲和美洲告急,特別是歐洲的意大利和西班牙,正在重演武漢市封城后幾個星期內發(fā)生的崩潰狀態(tài),前些天傳來的一個悲慘消息是意大利50名神父因頻繁探視新冠病人而不幸染病去世;而美國則已經(jīng)迅速上升為確診人數(shù)全球第一名(新冠病毒感染者,而非新冠肺炎患者)。如果全球疫情下一波高峰推向印度和非洲大陸,后果不堪設想。

      一場全球大疫已經(jīng)到來,有人稱其為“第三次世界大戰(zhàn)”。無論“戰(zhàn)后/疫后”后果如何,我們眼下已經(jīng)能體會到的恐怕首先是技術的限度與生命的脆弱。眼見技術時代生命的敗局,我們不得不感嘆:物質依然神秘,而生命依然孱弱。

      二、為什么每一次病毒來襲,人類都只能縮回到自然狀態(tài)?

      面對這場21世紀最大的新疫情,面對這個未知的、神秘的、狡滑多變的病毒,擁有高度發(fā)達技術的人類只好采用最笨拙、最原始的辦法:隔離和封閉。技術多半成了完成這種圍城式禁錮的輔助手段。這真的讓人灰心和氣餒。而中國之所以取得目前暫時的成功,原因主要也不在于技術,而首先在于全國人民自覺而規(guī)矩地進行居家隔離。疫情中心武漢被前所未有地封城,而中國其他城市也相繼采取措施,每個人都被禁錮于大大小小的住宅里。甚至有人認為,儒家文化傳統(tǒng)在這個時候發(fā)揮了積極作用,中國人和東亞人是善于自我隔離的。數(shù)據(jù)顯示,東亞三大國,中國、日本、韓國,目前確實都比較好地控制了疫情。

      我們要追問的是:為什么每一次病毒來襲,人類都只能縮回到自然狀態(tài)?我們這一代中國人進入21世紀后就經(jīng)歷了兩次冠狀病毒:2003年的SARS和2020年的新冠病毒。兩次的情形差不多,我們能采取的辦法也一樣,都是沒辦法的辦法。所謂的“抗疫”,根本上就是隔離和封閉。居民們在家里隔離(與外界隔離),偶爾出門用口罩隔離(與他人隔離);醫(yī)護人員穿戴全套的防護設備(與病人隔離)。今天全球抗疫的形勢也一樣,哪里隔離得好,哪里就成功些。沒有人會想到,這個看不見的病毒竟然有如此強大的力量,能把全球人類都隔離起來了,讓喧囂的城市變成一片寂靜,讓野豬在城市高架路上奔跑。

      疫情下的城市生活可以稱為“城市自然狀態(tài)”。我這個說法聽起來不免滑稽?,F(xiàn)代城市是技術工業(yè)的產(chǎn)物,是一個“普遍交往”(馬克思語)的多功能體系,一個不讓人“外出”的城市是一個與城市本質逆反的空間,其實就不能叫“城市”了。但現(xiàn)在一切都停擺了,許多社交方式都被取消了,所有體驗式的行業(yè)都關停了,只剩下了手機微信和快遞業(yè)務。多虧了微信技術,讓我們感覺到自己還在一個有人的世界里生活,也多虧了快遞,讓隔離的我們還能與外界有物質交流。

      人類已經(jīng)進入21世紀,被認為早已脫離了自然狀態(tài),然而為什么在病毒面前,我們現(xiàn)代人仍舊難逃此劫,依然只能通過隔離縮回到自然狀態(tài)?答案當然很簡單:時至今日,人類仍舊抵抗不了病毒,所以只好逃避。但病毒到底是什么?這種人類至今依然無法抵抗的病毒到底意味著什么?

      “病毒”一詞源自拉丁文的virus,原意為“粘液、動物精液;毒物、毒藥;臭味、惡臭”。我不知道是誰把virus翻譯成“病毒”這樣一個陰森可怕的詞語。必須承認,這顯然是一個人類中心論的譯法。如果我們同意病毒是細胞的祖先,我們好像還沒有理由用“病”和“毒”兩個貶義漢字的組合來表達virus。我想,只是因為對人類生命體來說,病毒是陰損的,許多時候有害的,甚至是毀滅性的,我們才會有此譯法。

      從物質形態(tài)上說,病毒是介于非生物與生物之間的存在物,可以說是從非生命物質到生命、從非生物到生物的“過渡”形態(tài)。這也就是說,病毒具有“雙棲”即非生物與生物的雙重屬性,它一方面具有化學大分子的結晶功能,另一方面又具有生物自我復制的繁殖特征(它必須進入宿主細胞里才能進行復制和轉錄)。這樣一種“雙棲”特性使病毒變得難以認識和掌握。迄今為止,人類還沒有弄清楚病毒的起源,比如到底是細胞來自病毒還是病毒來自細胞,都還是不斷爭議中的課題。從生物進化序列來看,病毒為細胞的祖先的假設更為合理,正如意大利分子遺傳學家盧里亞(Salvador Edward Luria)所說的,病毒是在細胞出現(xiàn)前生命“原始湯”中的遺骸。

      從生命存在論或物質存在論的意義上,介于生物與非生物之間的病毒實際上可視為生命的邊界和底限,是生命起源和存在之謎。近代以來,人類(歐洲人)通過物理學和化學“征服”了非生物世界,又試圖通過生物學和生物技術“征服”生物世界。在技術工業(yè)的強力協(xié)助和支配下,人類通過化工、醫(yī)藥和農藥工業(yè)徹底敗壞了生命環(huán)境,加上暴力獵殺,地球上的物種不斷滅絕——前述的被認為是冠狀病毒的宿主的果子貍和穿山甲都已經(jīng)是瀕危動物。進入21世紀以來,基因工程加速發(fā)展起來,開始了對生命本體的技術化加工和改造,比如這次病毒被懷疑為人工病毒,不是完全沒有依據(jù)的,因為人類已經(jīng)具有通過基因編輯來人工合成和重組病毒的能力,而且已經(jīng)有了實體試驗。這就是說,病毒不僅是自然風險,也完全可能是生物技術帶來的人工風險。無論如何,這就再次為今天快速發(fā)展的生物技術特別是基因工程研究敲響了警鐘。①我們剛剛經(jīng)歷的前一次警鐘是在2018年11月26日,世界首例基因編輯嬰兒在中國深圳誕生,關于基因編輯的種種討論成為全球關注的重大話題。

      值得注意的是,中外研究者的相關研究表明,男性的腎臟和睪丸是新冠病毒的潛在攻擊對象,即新冠病毒會攻擊男性生精細胞,從而抵制男性生殖功能。②《多項研究稱新冠病毒愛攻擊男性這兩器官》,澎湃新聞網(wǎng),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6489989。這就不禁讓人聯(lián)想到另一個既有事實:在環(huán)境激素的影響下,地球上的雄性動物的生殖能力在過去半個多世紀中已經(jīng)大幅下降,尤其是發(fā)達工業(yè)國家的不孕不育比例大幅提高。如果按照有的科學家的預測,這次疫情真的將有60%的人被感染,那么,我們就不得不認為,這次新冠病毒的攻擊也許是對自然人類的最后一擊——這難道是人類的“宿命”么?

      新冠病毒以其怪異特性(綜合性、高傳染性、隱蔽性、變異性等)顯示出自然生命原體的陰森可怕,它造成的后果尚不得而知。但今天不得不縮回到自然狀態(tài)的人類恐怕真的要想一想:病毒到底是什么,意味著什么?病毒是不是構成了不斷被侵犯的自然生命的一種報復和抵抗?為什么人類進入21世紀,病毒出現(xiàn)的頻率卻越來越高了?然后我們才能更進一步來思考:如何應對這種報復和抵抗?

      三、除了技術,現(xiàn)代人還能指望和信賴什么?

      如果我們把工業(yè)革命以來的技術稱為現(xiàn)代技術,以區(qū)別于古代技術,那么現(xiàn)代技術迄今為止也就延續(xù)和進展了兩個半世紀而已。以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結束為標志,現(xiàn)代技術被確認為一種全球統(tǒng)治力量。有地質學家甚至想把1945年設為一個地質年代的分界線,即“第四紀”“全新世”的結束和“人類世”(anthropocece)的開始。也有敏感的哲學家如斯蒂格勒、斯羅特戴克等,接過了“人類世”這個名稱,開展技術文明的哲學思考。不論是否接受“人類世”之說,我們如今不得不承認,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確實具有轉折性的意義,因為自那以后,技術工業(yè)進入“下半場”,而且進入了加速狀態(tài)。尤其是進入21世紀,兩大新技術領域即人工智能和生物技術成為突飛猛進的熱門新技術,人類生活被帶入加速軌道,雖然喜憂交加,但總體上是“技術樂觀主義”占了上風,生活世界日益被科幻化。

      技術——我特指“現(xiàn)代技術”——當然為人類帶來了許多福祉,我們前面引述過的赫拉利的基本觀點是可以成立的。更少戰(zhàn)爭、饑餓和瘟疫,更文明、更衛(wèi)生的生活,更好的醫(yī)療條件,差不多翻了一倍的人類壽命,更規(guī)則、更自由的制度體系,更多的國際交流和人際交往,這些無疑都是現(xiàn)代技術帶來的“好處”。就此而言,一味地咒罵技術工業(yè),顯然屬于昧著良心說話了——可惜長期以來,人文學者多半有此愛好,就是一邊享受現(xiàn)代技術,一邊指控和詛咒技術,有的甚至叫嚷著要回到農耕自然文明。

      但另一方面,我們確實也不得不承認,技術是一把“雙刃劍”,用斯蒂格勒的話來說,它既是“解藥”又是“毒藥”。我們已經(jīng)不用細細列述現(xiàn)代技術帶來的風險和危機,只需指出,數(shù)學、物理、化學和生物學,這四門基礎科學最終都形成了重大技術風險,即以數(shù)學為基礎的人工智能,由物理帶來的核武器、核能,由化學工業(yè)造成的生態(tài)環(huán)境危機,以及由生物學形成的基因工程,其中每一項所隱含的“危險”對今日人類來說都是致命的。技術樂觀主義放棄了這方面的考量和評估,而只是守住了技術進步增進人類福祉的假象。

      現(xiàn)代醫(yī)療觀念在根本上也是一種技術樂觀主義,或者說是以后者為基礎的。人類已經(jīng)進入這樣一個生命階段:人們對醫(yī)術、藥物和醫(yī)院的相信和依賴勝過了對自己身體的信念?,F(xiàn)代人成了不相信自己身體的一群人,我們已經(jīng)把“命”交給了醫(yī)療和藥物。

      在這次抗疫過程中,跟往常一樣,一批醫(yī)生成了明星。我們還記得,是鐘南山院士首先于2020年1月20日宣告新冠病毒“人傳人”,李蘭娟院士建議國家在1月23日對武漢實施封城,2月7日一個武漢的普通醫(yī)生李文亮之死讓全國人民憤怒又心碎,性格直率的上海醫(yī)生張文宏教授成了全國人民追捧的好專家和導師,等等。人們相信醫(yī)生們。同樣,人們期待有效藥物的出現(xiàn),當美國吉德利公司開發(fā)的抗病毒藥物瑞德西韋(Remdesivir)送到中國武漢臨床試驗時,人們把它稱為“人民的希望”。在醫(yī)生和科研人員的推薦下,中成藥雙黃連口服液被認為可抑制新冠病毒,于是一夜之間,雙黃連在祖國大地上脫銷。有幾百種藥物問世或被問世,我們可以把這種情況理解為病急亂投醫(yī),但其中也摻雜了不少商業(yè)動機。

      事實是,到目前為止,世上還沒有出現(xiàn)用于預防和治療新冠病毒的有效藥物。①據(jù)報道,美國總統(tǒng)特朗普于2020年3月30日在白宮舉行新聞發(fā)布會,宣稱一種快速、方便的新冠病毒檢測方法問世,同時力薦一種羥氯喹、阿奇霉素和硫酸鋅的聯(lián)合用藥,被證明能100%治愈未轉為重癥的新冠病毒患者。但這兩項技術尚未得到普遍認可和應用。全球已經(jīng)開始了疫苗研發(fā)競賽。截至2020年3月19日,世界衛(wèi)生組織(WHO)稱已經(jīng)有41家公司及機構在從事新冠病毒疫苗開發(fā),而中美兩國都已經(jīng)宣布了新冠病毒疫苗的進展,中國新冠疫苗已開始人體注射實驗,美國也公布疫苗進入臨床試驗階段。但要進入實際應用階段,恐怕尚需時日,據(jù)中國方面的說法,最快到年底才能上市。必須認識到,疫苗是預防傳染病的自動免疫制劑,所以也不是有效的治療手段,而是終極的“隔離”辦法。這也就是說,到目前為止,生物技術和醫(yī)學技術對這個新冠病毒無能為力,既沒有特效藥物也沒有疫苗,所謂治療只是通過技術和藥物讓患者提高自身免疫力。

      既然如此,我們對這個醫(yī)療技術體系的信賴還能成立嗎?只不過,對于技術時代的現(xiàn)代人來說,我這個問題差不多已經(jīng)是一個假問題了。我們甚至不該懷疑技術最后能克敵制勝。因為如果我們不相信技術,不相信技術專家和技術工業(yè)生產(chǎn)的藥物,那么我們能相信什么?一句話,除了技術,今天我們還能指望和信賴什么呢?

      這就是技術統(tǒng)治時代——所謂“人類世”——人類的命運了:人類已經(jīng)從自然狀態(tài)進入技術狀態(tài),或者說,自然人類文明體系已經(jīng)開始并正在加速切換為技術人類文明體系,自然人類的“上帝崇拜”已然轉向了技術人類的“技術崇拜”。哪怕新冠病毒的打擊使我們退縮,迫使我們重新歸于一種自然狀態(tài),進入一種“假性的”自然狀態(tài),我們也還只能抱一種“技術樂觀主義”的態(tài)度,我們似乎只好相信:這個看不見的病毒的克星正在路上,即使暫時還沒有克星,也終歸會有最終有效的隔離手段(比如疫苗或者治療性抗體)使我們免疫,使我們活下來。

      看起來,舍此我們便無以安心和安身了。

      四、世界將何去何從?疫情是技術世界的減速器還是加速器?

      新冠疫情之下,我們每個個體都經(jīng)歷了或正在經(jīng)歷憂慮和恐懼。此時此刻,已是深夜,有人正在死去,化作明天早晨全球疫情死亡人數(shù)統(tǒng)計表上的一個無名的數(shù)字。未被感染者還是大多數(shù)。但未被感染者也在恐懼中,在各種擔心中。各種預測紛至沓來,比如有美國專家認為,將有20%至60%的人將被感染。中國本土目前很少有新增病例,每天新增的都是從海外輸入的,于是有人開始擔心,有人建議徹底封國,有人甚至設問:如果疫情在全球繼續(xù)大面積擴散,那么我們能守得住嗎?

      正在發(fā)生的疫情檢測了全球化的成色:通常幾乎難以設想短短兩個月時間內全球新冠疫情就有如此大范圍的流行。1月23日武漢封城,一片哀嚎之時,中國專家們開始擔心北京和上海等大城市成為下一個武漢,但當時沒有想到歐洲的意大利和西班牙、美國的紐約成了下一個武漢。今天大概只有南亞和非洲大陸還沒有大面積流行,但也開始進入恐慌了。新冠病毒告訴我們,世界確實已經(jīng)一體化了,成了一個“命運共同體”,人類確實已經(jīng)進入“普遍交往”時代了。但另一方面,武漢封城之后,各國開始從中國撤僑,境內各省各地也開始相互封鎖,前幾天中國外交部發(fā)布公告:自2020年3月28日0時起,暫停外國人入境。一場疫情讓我們見識了全球化和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存在,同時卻也讓我們看到全球化體系是多么脆弱和不堪一擊。網(wǎng)絡全球化還在(雖然也有隔離),而物理全球化已然降至冰點。就在3月26日,比爾·蓋茨在電視上呼吁:向中國學習,全美應嚴格封鎖,持續(xù)6—10周的時間。

      新冠疫情讓人們認識到了技術時代人類的普遍交往帶來的普遍風險,于是各種逆全球化的聲音在世界各地響起。有人聲稱這次新冠疫情是經(jīng)濟全球化的終點,有人說這是全球資本主義的新階段,將徹底改變全球工業(yè)的生產(chǎn)方式和供應鏈,等等。其實最近一些年來,反全球化的保守主義和地方主義思潮已經(jīng)日益高漲,而這次疫情進一步強化了這股勢力??梢韵胍姡谝咔闀r期和后疫情時代,人類不得不面臨一種在加劇的地方孤立、隔離傾向與全球團結協(xié)作傾向之間的緊張關系。

      有人問:全球化是可逆轉的嗎?自歐洲殖民時代開始的全球化進程將因為這次新冠疫情終結嗎?我們必須看到,全球化以及人類的普遍交往是技術工業(yè)的后果。我們在今天普遍隔離的狀態(tài)中還能聽到各種反全球化的聲音,這本身就已經(jīng)表明:我們依然在全球一體化的體系之中,我們依然擺脫不了全球“技術統(tǒng)治”的機制。疫情固然導致各國、各族物理上的隔離以及國際人際交往的萎縮,但另一方面,全球疫情也將進一步刺激全球化,因為通過疫情,雖然政治“嘴炮”不斷,各種猜疑、埋怨和指責不斷,但人們也終于認識到,各國、各族如今都已經(jīng)不可能獨善其身,只有全球協(xié)作才能戰(zhàn)勝疫情。①最近中美兩國政府都轉變了立場,從相互“甩鍋”到合作抗疫。本文完稿后,第74屆聯(lián)合國大會于2020年4月2日通過了題為“全球合作共同戰(zhàn)勝新冠疫情”的決議,強調新冠疫情已給人類造成巨大影響,國際社會應以世界衛(wèi)生組織為指導,強化基于協(xié)調一致和多邊主義的“全球應對”行動。

      技術工業(yè)已經(jīng)徹底改變了我們。今日人類處境已經(jīng)不一樣了,我們使用微信和手機,隨時隨地可以接收和傳播信息。在中國抗疫過程中,微信和互聯(lián)網(wǎng)技術無疑發(fā)揮了巨大的作用,幫助隔離、求助求救、病情申報、疫情發(fā)布等,可以說是最大的抗疫輔助工具。但另一方面,我們也看到,微信和互聯(lián)網(wǎng)技術也使恐慌情緒的即時傳播、大面積傳播成為可能,在很大程度上放大了恐慌,因而放大了疫情風險。

      互聯(lián)網(wǎng)和數(shù)字技術在放大和操控民眾情緒的同時,也使人變得麻木、冷酷。當疫情成為一條條曲線,而死亡成為一串串數(shù)字時,人類除了患者及其親人們,多半漸漸失去了對病患和死亡的具身感受。我自己的經(jīng)驗就是如此。在疫情開始的最初一個月左右的時間里,我每天起床第一件事就是打開手機,登上百度的“疫情地圖”,搜查各地確診患者數(shù)據(jù)和死亡數(shù)據(jù),內心是傷痛和恐懼的,但隨后漸趨麻木,甚至不再經(jīng)??戳?。問了一些朋友,都有類似的情況。這當然跟個人經(jīng)驗的適應和習慣化有關,但無疑也跟數(shù)字技術的抽象和疏離作用相關。一句話,這種“技術人類”的抽象經(jīng)驗已經(jīng)跟“自然人類”的具身經(jīng)驗相去甚遠。今天我們真的需要想想:當死亡成了數(shù)字,具身感知喪失,我們的死亡經(jīng)驗發(fā)生了何種變化?或者說,我們把死亡當成數(shù)字來理解,意味著什么?

      疫情中最令人緊張、也最令人沮喪的是我們的“他人經(jīng)驗”。薩特所謂的“他人即地獄”這一“實存主義/存在主義”的基本哲學命題似乎已經(jīng)在疫情中展露無遺。疫情讓人們對外部世界和他人產(chǎn)生了普遍的恐懼和不信任,我們把每個他人都當成一個潛在的病體或病毒傳染源。更尷尬的是:我們一邊叫喊著“武漢加油”,一邊排斥武漢人(湖北人),視他們?yōu)槲辽?,見他們就躲避。地方保護主義興起,各省各地都采取了隔離措施,在封城前離開武漢的武漢人成了一群不受歡迎的人,四處流浪;即便在結束封城后,人們仍舊把武漢人(湖北人)視為病毒載體,3月底在九江發(fā)生的因拒絕湖北人跨境而引發(fā)的兩地人員沖突,令人哭笑不得。

      自然人類之間正常的交往經(jīng)驗是具體的、溫暖的,包括親吻、擁抱、握手等身體直接接觸,以及聚餐、聊天、開會等間接接觸,也包括我們大學里的講課和討論,但現(xiàn)在,情形完全變了,直接接觸大概只在親密家人之間,而跟“外人”的間接接觸也被降到了最低值。從疫情開始到今天,我只跟幾位朋友有過一次私人聚餐,雖然環(huán)境應該是安全的,但當時的情況是:沒有握手,自覺保持一定距離,開餐前就有朋友提出來“用公筷吧”,隱隱中透露出相互間的“不信任”或“不放心”??梢灶A期,疫情過后,人群中會出現(xiàn)不少交往恐懼癥和自閉癥患者。從三月開始,我所在的大學實行“開課不開學”,學生不能返校,一概在網(wǎng)上上課。有人問我:上網(wǎng)課是什么感覺?我說:基本上是對虛無講課,感覺十分不好。

      前幾天網(wǎng)上有一個感人的短視頻:女友感染新冠肺炎在醫(yī)院搶救,男友希望見上一面,見面后男友果斷脫掉防護服,掀開隔離的簾子,來到病床上與女友相擁相吻,視頻字幕最后顯示,這對意大利情侶已經(jīng)雙雙離開人世。這個視頻的真實性未知(現(xiàn)在網(wǎng)絡傳播的虛假信息太多),我們也可以不予追問。如果這是真的,這大概是這場疫情中發(fā)生的最唯美、最凄慘的愛情故事,著實令人唏噓。

      疫情使人類本來已經(jīng)越來越被技術架空和抽離的具身經(jīng)驗進一步喪失了。這是在我們的生命和生活中正在發(fā)生的事。我們完全可以設想,通過這次疫情,互聯(lián)網(wǎng)和虛擬化數(shù)字技術將獲得一次加速機會,從而推動從自然人類文明向技術人類文明的轉換進程。在此進程中,個人自由權利不得不進一步被讓渡給技術極權主義,上述具身經(jīng)驗的喪失與個體自由的縮減是一體的。為了肉身的健康和生命的安全,我們只能屈服于技術控制,不得不進入“數(shù)字集中營”。

      有朋友問我:疫情過后一切都會恢復正常吧?我說:放在以前可能會,因為人是健忘的,我們很快會忘掉傷痛,回歸常態(tài),繼續(xù)前行;但這回可能不一定了,有些東西被激發(fā)了、被重塑了,或者被傷害了、被顛覆了,就不一定能重現(xiàn)和復原了。往大處說,這次疫情與以往在自然人類生活世界里發(fā)生的瘟疫不一樣,它發(fā)生在“人類世”這一技術人類文明得以確立的時代,它也許跟原子彈一樣,也算得上是“人類世”的標志性事件之一。

      技術在進步,自然在反抗,生命在衰退。技術已經(jīng)改變世界,不變的是它的基本邏輯。這場世紀大疫情彰顯了這個技術世界的各種矛盾和沖突,外與內、進與退、放與收、要與不要,都成了這個可以被稱為“人類世”的技術世界多元交織的張力關系,經(jīng)常令單一的立場和簡單的判斷變得愚蠢不堪。遺憾的是,我們在政治表態(tài)和互聯(lián)網(wǎng)爭論中經(jīng)常見識這種愚蠢。我們承認我們今天處于一個多元化的世界,但我們卻經(jīng)常喜歡采取一元獨斷的立場和態(tài)度,并且訴諸媒體。

      同樣,技術也改變了自然生命??v然已經(jīng)受傷,已經(jīng)頹敗,但生命本體依然神秘,只是更需要呵護了,只是我們不知道如何珍重了。透過疫情,我們更清楚地看到了技術對個體生命經(jīng)驗的改造和重塑,包括前面講的世界經(jīng)驗、死亡感知和他人意識等。在技術時代里如何安頓生命?我們需要建立什么樣的新生命經(jīng)驗?如何保存?zhèn)€體存在,保衛(wèi)個體自由?這將是疫情中、疫情后人類面臨的更尖銳、更艱難的問題。

      猜你喜歡
      新冠病毒人類
      病毒
      感冒病毒大作戰(zhàn)
      幼兒園(2021年16期)2021-12-06 01:06:36
      新冠疫苗怎么打?
      人類能否一覺到未來?
      您想知道的新冠疫苗那些事
      人類第一殺手
      好孩子畫報(2020年5期)2020-06-27 14:08:05
      寧愿死于新冠,也要自由?
      病毒,快滾開
      珍愛生命,遠離“新冠”
      感冒病毒
      金昌市| 固阳县| 河津市| 佛冈县| 开化县| 陕西省| 湘潭县| 吐鲁番市| 阳新县| 昭通市| 珠海市| 会同县| 城固县| 安龙县| 凌源市| 深州市| 镇宁| 什邡市| 洪雅县| 诏安县| 武城县| 洪江市| 仲巴县| 内乡县| 武宁县| 嵩明县| 罗田县| 炉霍县| 禹城市| 宣恩县| 成安县| 河间市| 利津县| 乡宁县| 汤阴县| 广宁县| 桃园县| 邵东县| 金昌市| 浑源县| 彭泽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