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地球皺褶處
      ——六庫之見聞

      2020-12-07 19:32:35木建華
      壹讀 2020年3期
      關(guān)鍵詞:怒江麗江

      ◆木建華

      九月里,京城的夜里還是熱乎乎的,翻了個身這后背和頭發(fā)上濕露露的,是脖子在流汗。這涼席換早了點兒。想想明天還要去六庫,太忙了,蹣跚著又栽倒在長沙發(fā)上迷糊起來。秋老虎來了。天氣預(yù)報說還要熱一周。

      早上4 點來鐘醒了,連忙起來。趕到街口打了一輛出租車直奔機場,還好一路通暢,用時30 多分鐘就到了T1 航站樓,快得有點出人意料。坐上了飛機,心里也就踏實起來。這是海航的班機,空姐統(tǒng)一著旗袍裝。機艙傳來了廣播聲,隨著飛機的移動,馬達的轟鳴,在震耳的伴音中飛向云南。

      昆明溫度 17 度,從弦梯上走下來,一腳踩到了云嶺的紅土地之上,踏實。

      一 文化的傳承

      從一個視角看,自從大清國改土歸流后,麗江人楊本程就來到了北京,他的內(nèi)親木正源舉人也來了;熬了幾年后,木正源回到麗江主持雪山書院,以培養(yǎng)后輩為己任,使我們的文脈得以延展開來。到了上個世紀初,先賢陳孝宗、方國瑜、和志堅、和志鈞、李培陽、李汝源、桑即蕃、周皋等等一批熱血青年跋山涉水又來到北京學習,他們是一個特殊的群體,一個承上啟下的群體,無論如何評價他們都不會過分的群體,為我們族裔的延續(xù)起到了難以想象的作用。當然在四十年代,麗江也迎來了李晨嵐和李霖燦兩位先生,一位開創(chuàng)了雪山宗,一位傳播著納文化。我無法說清楚,前些時候的云南畫派形成沒有受到李晨嵐先生的影響。我們的文化是燦爛的,是受到關(guān)注的,是有生命力的,也是有擁躉者的,我們應(yīng)該自信我們的確不同于一般。

      現(xiàn)如今,我們還是擁有一批文化的守護者,麗江納西文化研究會楊國清、楊樹高、李群育等老師;怒江有牛存楷、蔣月星等老師;還有北京東巴文化促進會張旭、姚進等老師群體;當然還有一批義工如和向光、楊曉嵐、楊英健、和秋實、楊杰宏等等老師,我無法枚舉了。無論他們在何地,無論他們從事什么職業(yè),但都是我們文化的守護者、呵護人、也是義工,值得我們尊敬和致敬。大家也許能夠記得,五十年代周霖先生國畫展在北京美術(shù)館成功舉辦;前些年,大書法家和積彩先生又在那里揮毫潑墨書寫東巴文字;當然還有白庚勝老師與和良輝老師主編的《納西學博士論文叢書》等等,我們的文化傳播不斷的跨上一個又一個新臺階。如今,又推出了《云上石頭城》和《迷失的彩虹》等影視作品,以多維的方向傳播文化。張旭老師致力于東巴文化的研究和傳播工作,也取得了可喜的成績。我們是在進化中的,是一種具有博大胸懷的,兼容了方方面面的進化。文化的傳承在于交流,無論是麗江人、云南人、北京人還是其他地方的人們都在進行著互動,相互尋找著各式各樣的契合點,這大約是一種生存的狀態(tài)吧。

      下了支線飛機,坐上機場的快巴就到了保山客運站;發(fā)往六庫的客車顯示3:38 發(fā)車,離開車時間只有兩分了,我遲疑了一下,走還是等下一班車?心里盤算著,下趟車是5 點發(fā)車啊,到六庫需要花3 小時的車程啊,太晚了,走吧!下定決心奔上了車,上車一看,稀稀拉拉只有十來位乘客,挑了一個前面的座位坐下來,喝了口水,定下心來。車順著山路一路前行,開車的司機師傅是一位健談的人,他講平時乘車的人不多,學生假期時人會多一些?,F(xiàn)在正在修高速路,以后就快多了,當下先走一段高速再走老路所以150 公里的路要走3 小時左右,師傅風趣的講著。不知不覺過了鷹巖貳號橋、壹號橋,順著公路那瀾滄江水平靜的流著,一改往日清澈見底的風格,與夏日山上的洪水攪拌在一起,黃橙橙的看不清底。下高速了,大藍牌子上寫著隆陽瓦窯,順著這黃黃的江水而上的雙向車道。駛?cè)牒庸?57 國道3601 處沙壩,鮮有見到重載汽車行駛。沿著清涼的隔界河水岸,車又拐進大理界。到了3614 處云龍壩開始下雨了,這山區(qū)的雨有些個此一時來彼一時的感覺,好像堆積木似的,十幾公里下雨區(qū),十幾公里干燥區(qū);可以不斷的重復(fù)進行,這在平原地帶是少見的??斓戒顫炬?zhèn)大坪,猛地公路上閃進5、6 頭黑色山羊,嘴巴有些發(fā)白,定睛一看這羊嘴都帶著用塑料杯子做成的嚼子,太有意思了。抬頭看去,對面山上的綠也有些特別,與那樹木的綠,草的綠完全不同,干巴巴的,有些扎眼,對,突兀。再細看,鬧了半天是穿了塑料地衣啦。車子開始一顛一顛的,路坑坑洼洼的,這路邊上樹立著一幅巨大的牌子,云龍縣工業(yè)園漕澗核心區(qū);路邊上是一片廠區(qū),鐵皮的廠房門上掛著水泥廠、輕磚廠、廢舊利用廠等字樣的好幾塊牌子,大門關(guān)閉著,有些讓人摸不著頭腦,像是應(yīng)付什么似的。車轟轟隆隆的喘著粗氣,向山上爬著,沿路見過有幾處被封的礦洞,此處有什么?不清楚了。分水嶺馬鈴薯基地,現(xiàn)出有彝文標志,聽黨話,跟黨走,感黨恩的路標,在G237 的426 處岔路口站上終于迎來了一位乘客,稀罕了。大約在老窩鄉(xiāng)地界邊,山路邊上有一指示路牌書寫著園通寺;順著指向,抬頭向山上望去,一條小徑向山上蜿蜒,擰著脖子也就沒看到什么了。車向前行著,猛然看到道邊上有人在吸煙,水煙桶是用大可樂塑料瓶制成的,就是把兩個大可樂瓶剪半,中間再用細塑料水管連接起來,做成一支塑料水煙桶,一位年輕人正坐在路邊抽著。路邊的水泥廠旁有一組平房,高聳的紅色十字架,有一些與眾不同,居然是銀坡基督教堂。這一路下來,水電站有四五座,開工的不多,有一些像遺址公園。到了花橋壩檢查站,驗過證件,順著怒江邊前行,不久也就到了六庫。

      牛存楷老師是一位和善的長者,個頭不高,目光炯炯、說起話來透著一股子文人的氣質(zhì),老先生五十年代初,昆明師范畢業(yè)后,就來到碧江縣支教已經(jīng)有六十多年了,是一位名副其實的老黃牛。上世紀五六十年代,響應(yīng)專區(qū)的號召,麗江壩子的人們從蘭坪、維西等地沿瀾滄江流域,穿過人跡罕至的山間羊腸小路,走上一二個禮拜,翻過碧羅雪山,跨越高黎貢山,扎根在怒江地區(qū)的角角落落,支援著怒江的建設(shè)。在這崇山峻嶺,他們開疆拓土建設(shè)家園,就像一棵棵青松那樣,屹立在三江流域,讓人由衷的欽佩,我為他們點贊。

      二 到片馬去

      在向陽橋邊有一座鄉(xiāng)村客運站,上了去片馬的車,選了座位靜靜的等候著,這里的車一般是等客滿后司機才開車。這時候有一對小兩口喜氣洋洋走過來上車,男生提著新紅箱子,把它放到后備箱;女生說是不舒服,換了一個靠近窗戶的座位坐了下來,一會兒八座車滿客了。開車,這時候司機與男生嘀嘀咕咕了幾句,我伸著耳朵聽著,那語音和語調(diào)貌似非常地熟悉,但內(nèi)容無法聯(lián)成一起,當?shù)卦捖牪欢?。一會女孩悻悻地下了車,透過車窗看著他們傷感的樣子,我有些莫名起來。司機上車了,我忙問這是咋回事。司機說她沒有紫紅色的過境證,復(fù)印件也沒有,沒有辦法只有請他們下去了?,F(xiàn)在怒江嚴禁無證緬人出入境,路上有邊檢站,如果被查出來司機就要背負組織偷渡的罪名,不敢啊。她是緬人,這女生回家的路還會很長。司機是中片馬人,據(jù)說片馬現(xiàn)如今有三千多人,多是搬遷戶,老戶極少,有些老戶過去搬到了對面。現(xiàn)在這邊生活好了,就想回來了,興許這位女生家也如此吧。我問,邊民之間還有交流嗎?說是以前一般做木材生意,前些日子緬甸不讓砍伐森林了,生意也就是沒有了,蕭條了?,F(xiàn)在又設(shè)立了關(guān)口,一些小本生意如蓯蓉和核桃的買賣也不好做了,生活差了一些。前些日子有人吹噓,搞蓯蓉種植,當年種第二年收,收成可達到5、6 萬。但是常規(guī)蓯蓉種植一般要五、六年才有收成,這說實話咋這般的難啊。一會兒,司機與一位同村長者聊起了搬遷的事情,長者孩子在外工作,自己愿意搬到新村,司機有三個孩子,一個上大學,還有兩個小的需要伺候,需要有空地來養(yǎng)豬、羊、雞,大院方便,新村沒有這些條件。他們在攀談著,一會兒用本地漢語,一會兒用本地土語,貌似聽進去之后,有一些似懂非懂的樣子。難怪很多納人講,到這里來個把月就會達到會聽會說當?shù)卣Z言的能力。車在躍片公路上行駛,魯腮河就在下面流淌著,在魯掌鎮(zhèn)區(qū)26 處,鉆進了濃霧區(qū),能見度一二米左右,在28 處又沖出了霧區(qū);這霧區(qū)也是一塊一塊的,簡直就象鉆進一間蒸氣房似的。楊家坪,看到了高黎貢山自然保護區(qū)的大牌子。拐過去到了一座邊檢站,停車檢查。這就是著名的風雪丫口邊防站,海拔3518 米處。聽和老師講,過去他曾經(jīng)駐守在這里,他給我展示了一張老照片,幾位年輕戰(zhàn)友英姿颯爽守崗的形象,令人羨慕。過去這里大雪封山好幾個月,走到片馬要走上一整天,供給很困難,真的不得不佩服那些駐守戰(zhàn)士們啊。

      片馬鎮(zhèn)三岔口邊,老胡一身戎裝塔一般的站在那里,第一眼我都沒敢認。這片馬街道上有些冷清,老胡邀我同大家伙一起進了工作午餐,后就奔了界樁。站在山上,向下看就是大田壩村,與這邊片馬的房子沒什么大不同;向緬界方向望去,只看到一兩位村婦在聊天,一只小土狗穿過來跑過去的搜尋著什么,幾只雞在叨著地上的食兒,忙個不停,一派田園風光;就是那座張著大嘴巴的大門,讓人感覺有點不自在。

      路過第一村片馬村,村口廣場正在準備茶山人的節(jié)日慶?;顒?。走進會議室,老查正與村委們討論一位村民安葬問題。他是駐村書記,看情況,他可是事無巨細的參與村務(wù)工作,很是辛苦。說起來,本地有一位老師講,此地有木土司后人的碑刻,于是急急忙忙托老胡找一找,老胡了解了一番,回信告知境內(nèi)只有一座董姓的墓碑,該人為當?shù)厝耸?。我有一些失望,興許過一段時間,老胡又找到了呢。

      在億萬年前,歐亞板塊對撞形成了喜馬拉雅地區(qū),它的隆起形成了云貴高原溝溝壑壑的高山峽谷,這六庫就在高黎貢山脈上,背靠著碧羅雪山,是怒江、金沙江、瀾滄江三江的發(fā)源地。這高黎貢山上有一個地方稱為片馬里麻。有人稱片馬人、茶山人,力些人等,藏緬語系,高鼻深目,善矢,性情高敖,勇悍而質(zhì)直。在上個世紀,這個地方英人不斷的入侵滇地,掠奪資源,是我們滇人高度關(guān)注的地方。

      當時土司之間的關(guān)系,尚有多種說法?!对颇贤ㄖ尽氛f此地原來屬于云龍甸軍民府管理,大明朝為茶山里長官司地。大清國時,初為土目段氏地,后登埂片馬寨強大,道光年左(楊段)氏稱雄,有當初向五寨收稅等等,表述了具有管轄權(quán)。江心坡,他稱這是一個寬泛的地域概念,包括傳統(tǒng)的薩爾溫江流域,與傳統(tǒng)下緬接壤,包括密支那府的管轄地,也是一塊傳統(tǒng)的滇地。

      有學者講,明萬歷年間,麗江土知府木氏與吐蕃地藏族土司為爭奪滇西北高原上的中甸、德欽、維西等地,發(fā)生過戰(zhàn)爭,后來木土司攻克了臨西(即維西縣),并遠征至怒江及梅恩開江流域,將所到之地劃為屬地,還留下少數(shù)土司兵留守。不久,又將這些士兵召回,留下木氏軍事頭目,授予土司世職,令其駐在瀾滄江東岸的康普村,“世守斯土,破竹開荒”,進行土司管理。至此,康普土司正式產(chǎn)生,臨西和怒江上游以及梅恩開江上游等地成為康普土司轄區(qū)。

      當時怒江和獨龍江一帶的土司是要收取份子錢,你若投靠一戶人家就交一只田鼠,若是一個家族就收取一只麂子。麗江大土司份子錢,是以每一年收取的黃連和獵物數(shù)目來計算怒江、獨龍江的歸順人口;從上交的貢品,來確定他的勢力范圍,和實際控制地區(qū)人口的變動以及土地的流失情況。

      老官司的說法之一是,那年騰越富商為謀取私利欲奪登埂段土司之權(quán)利,將土屬茶山五寨及片馬私自交易,段土司查報保山縣,將富商收監(jiān)。后來進行了勘界工作,李根源先生帶隊去片馬一帶勘察,隊友有一位來自直隸的劉禮權(quán)先生,估計此人是在北京的云南人吧。

      瘴氣,在陰雨天,江面上會升騰一股似火似煙的金色氣體,旋轉(zhuǎn)著沖向天際,人也好,蟲也罷,略過皆斃命;當下人多了,這瘴氣也就退掉了。在怒江邊上充滿瘧疾和瘴氣。難怪,住在向陽橋東岸山上的包老師說,過去這橋樁就有瘴氣,我問咱這院子里的雞和狗們不怕嗎?她笑著說這是早年的事了,人多了也就沒有了。包老師五十年代云大畢業(yè)后,就到了碧江做文物保護工作,對這一帶的歷史、風土人情了若指掌,對六庫段氏家族也很是了解。講起怒人的魂歸之路,她講應(yīng)順怒江翻山到那邊去了;而非順怒江而下。這河谷之地向東翻一座山可以到江心坡趕街,為什么要翻兩三座山到騰越去趕街吶。傈僳人的魂歸之路是到石鼓,這次我特別注意聽當?shù)氐脑捳Z,與麗江音調(diào)差不多,難怪很多納人適應(yīng)此處生活呢。偶然間問過長期生活在這里的大理人,他們很多人對傈僳語、怒語都不靈光。

      到瀘水市文管所的展示室,你可以看到各類過去人們使用的物件,從木制工具、生活器具、茅草房屋到木楞房等等,很受啟發(fā)。人類的大腦在上萬年的自適應(yīng)過程,逐漸在使用工具和制造工具的能力上有所進步,這種能力就是進化?,F(xiàn)如今瀘水市邊上的彥山地區(qū),還有的房屋結(jié)構(gòu)是屋頂?shù)值孛?,兩層房屋下層養(yǎng)豬,上層住人的形態(tài)。

      兩塊大陸一碰,擠壓隆起了大山大川,形成了地球的皺褶,在這些個犄角旮旯處,人們會留下點什么?人類文明的遺存,或者是什么生活狀態(tài)。來到這里,找尋過去的我們,找尋過去我們的生活場景,的確是這樣的。我家的魂歸之路也指向金沙江邊,再向哪里?這些可能性還是多樣的,或是順江而上?或是順江而下?還是什么?我有一些疑惑。

      山頂在云間,山腳在江邊,說話聽得見,相逢要一天。這就是六庫啊。

      三 一次穿梭旅行

      呆了兩天,離開了六庫,六庫到麗江要8小時,還走老路。出城少許,又見銀坡基督堂,三溜平房,紅十字樹在屋頂,旁邊空場上安靜的停著幾輛水泥攪拌車。聽說這里信徒比較多,估計過去有傳教士來過,住了一些年,也就形成了氣候。

      鶴慶,縣城不算大,但是拱衛(wèi)迤西地區(qū)鶴麗鎮(zhèn)的駐扎地,即滇西北軍事指揮中心。在這文化館后院墻上鑲嵌著幾十座石頭殘碑,其中一塊記載著鶴麗鎮(zhèn)都督有關(guān)兵餉的記錄。千總、把總、士兵等餉錢,千總也就4、5 錢的樣子,的確不多,這塊牌子年代不遠,落款是大都督一類的,推算也就是民國初年的事情吧。還有一塊修河的捐款情況,最多是楊公玉科捐了數(shù)萬元,省庫也支出千元,蔣公宗漢,丁公槐等個自認了400-500元左右。一塊鶴慶縣蘇縣長關(guān)于本縣六禁提刻,縣令講,禁止殺耕牛、犬、春鳥、魚蝦、泥鰍以及春天禁止掐樹尖等,似乎蘇縣長是理佛之人乎。墻里還有一些碑刻,大部份字跡模糊了。向人討要拓片,告知尚未做過此事。

      趙鶴齡,趙家明清時期都出進士,號稱一門三進士。鶴慶縣志上有一張帶著七枚勛章的照片,很是威武,其他的事情寫的極少,也就不過百字。趙先生1889年在云南鄉(xiāng)試中舉人,一同有麗江人周煒、朱懷忠、王成焞等。1895年會試他和陳楨昆明等等中進士。同年殿試名錄有:趙鶴齡、呂咸照、李增芳、陳楨等云南人翰林。1898年授予編修。1902年四川補用道。1909年做海軍大臣洵貝勒和薩鎮(zhèn)冰提督的隨員,庶務(wù)司司長趙鶴齡。后來任海軍秘書。聽街坊講,趙先生與繆姑太結(jié)識,繆姑太把他做為本家侄子推薦給太后,做到了翰林編修。當然他是我們云南旅北京同鄉(xiāng)會和學會的負責人,為老鄉(xiāng)們做了很多好事情,這在縣志里沒有寫。

      李宗黃,一本黃面的《李宗黃回憶錄》。我在縣圖書館里翻閱了一下,關(guān)注了一些事情;一是當年在保定軍校上學,由于某個事件,學生們都到北京來請愿,他們分散駐在各自省的會館里,駐京各省達人們紛紛為他們說話,此事很快得到了解決。另外,還記錄了會館同鄉(xiāng)們?yōu)樗麄兊纳羁犊饽业氖虑?。當然了,文章里也記錄了他從縣里步行到昆明求學的路線圖,很是珍貴啊。云南這個地方,各地到昆明用過去的驛站來標注,麗江是18 站。后來,李先生也參與了旅京同鄉(xiāng)會的事情,為大家做了不少的好事。

      公路兩邊望去五顏六色的土地,煞是好看。一片片金黃色的稻田,夾著一片片黃綠色煙葉田,邊上有幾塊玉米地,孤單的蔫頭耷腦的立著,遠處一溜白房子已升起了炊煙,這煙一縷一縷的向著墨綠的大山飛去,似乎要與那蒼山腰上那團團的濃霧匯合,向上拉扯著,掙扎著,再升騰著,向著那藍色的天空包裹而去,終于我們沒看到了什么了。

      遠遠的這三塔依然屹立著,后面的確有兩三塊明黃貼在那里。車也就掠過了。突然,馬路上沖過幾輛五顏六色樹著小旗子的212JEEP,有俱樂部在活動,我下意識的感覺到。路邊下,立著洱海環(huán)保的大字牌,幾位孩子在那用一塊塊紫色的、黃色的、綠色的花車上攀援著,擺拍著。田園游樂場。那一幫男生女生們的笑語隨風飄過來,路邊上還擺著幾輛JEEP,驚詫之余,感受到了一股青春的燥動。我伸著脖子,探著頭目送他們,我也有過啊。

      翠湖邊上,立著一塊不太高、刻著“天雨流芳”的石頭柱子,是先賢周善甫先生立的。他是一位國學大師,聽說在五十年代被下放到紅河建水中學,當時五類份子要求穿白旗袍,上課時脫下來,下課了再穿上,接受學生們的管制,斯文掃地。

      這次回鄉(xiāng)的穿梭旅行,唯一有一些遺憾的是沒有上西山的祖墳,那里有木氏的老墳,是康熙、雍正時期的牌位,老墳啊。上次木寬老師也提起過這事情,老先生說他以前就知道,貌似這麗江壩子里,老木家的墓碑最老的也就是它了吧。

      這塊兩個大陸碰撞隆起地,的確保留著一些不為人知的故事,尚需要人們?nèi)テ平狻R阅膫€視角看待它,借助于DNA 分析、多語種文獻、田野調(diào)查等等方式,估計對它還是不太可能得到全視角的認知,盲人摸象嗎?當然正如胡適先生說的那樣:大膽假設(shè),小心論證。這也是一種方法論。我以為在這個皺褶區(qū)域里各類情況與平原地區(qū)的現(xiàn)象很是不同,采取的方法也要不同。無論是順著峽谷看,還是越過山脊瞅,參考點是什么,這的確是歷史地理學的研究點。這次,我穿越了歷史的時段,感受了這個地方人們的生活狀態(tài),過去的也好,現(xiàn)在的也罷,的確是有些收獲有些感受,但還是有一些不滿足。

      旅行是一件好事,走萬里路如破萬卷書,下次再來。

      猜你喜歡
      怒江麗江
      麗江正年輕
      壹讀(2023年12期)2023-11-11 02:32:16
      跟著怒江走一走
      一圖看懂怒江特大橋
      怒江卡雀哇節(jié)
      云南畫報(2021年4期)2021-07-22 06:17:16
      麗江三朵節(jié)
      云南畫報(2021年4期)2021-07-22 06:17:16
      怒江 神秘絕美的“東方大峽谷”
      云南畫報(2020年12期)2021-01-18 07:19:16
      麗江的荒
      文苑(2020年12期)2020-04-13 00:54:32
      叫一聲麗江
      民族音樂(2018年1期)2018-04-18 03:24:29
      綻放的麗江
      民族音樂(2017年6期)2017-04-19 02:18:21
      怒江求學記
      中國三峽(2016年10期)2017-01-15 13:59:50
      九寨沟县| 比如县| 广德县| 德阳市| 应城市| 白玉县| 略阳县| 安福县| 定结县| 外汇| 色达县| 平武县| 崇州市| 哈密市| 简阳市| 临汾市| 宁南县| 新营市| 视频| 环江| 中山市| 永德县| 新晃| 曲靖市| 南郑县| 英吉沙县| 夹江县| 天等县| 绥阳县| 丹阳市| 大名县| 西乌珠穆沁旗| 建宁县| 肥东县| 牡丹江市| 德庆县| 永新县| 平阳县| 东丽区| 拉萨市| 岳池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