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春理工大學光電信息學院,吉林 長春 130000)
隨著我國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化,高等教育步入了創(chuàng)新發(fā)展的軌道,特別是對于廣大普通高校來說,應當適應形勢發(fā)展需要,大力加強思想政治教育至關重要。從當前普通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整體運行情況來看,盡管與過去相比有了一定進步,而且也能夠進行改革和創(chuàng)新,使思想政治教育取得了較好成效。但在新的歷史條件下,如何構建“大思政”格局,進一步強化思想政治教育與育人機制的有機結合,是普通高校必須認真思考和高度重視的重大問題。
從當前普通高校開展思想政治教育的整體情況來看,盡管很多高校對育人機制建設給予了重視,而且也不斷進行優(yōu)化和完善,但在開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過程中,還存在融合育人思路缺乏創(chuàng)新的問題,直接導致思想政治教育整體水平不高。有的普通高校還沒有將“以人為本”作為融合教育的重要理念,在實施的過程中缺乏對大學生基本情況的調查和分析,而且在融合教育的過程中不注重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直接導致融合教育受到較大的影響。
推動思想政治教育與育人機制有機融合,至關重要的就是要拓展思想政治教育領域,使思想政治教育更具有系統(tǒng)性,但目前一些高校在這方面還沒有進行深入的研究和探索。有的普通高校在開展思想政治工作的過程中,不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思想素質、政治素養(yǎng)、人文精神、心理素質以及團隊精神等等,在培養(yǎng)學生健康體魄、健康心理和健全人格方面還不夠到位,必然會制約思想政治教育與育人機制的深度融合。有的普通高校不注重進一步強化“全方位”育人機制建設,對思想政治教育的安排和設計不夠合理,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內容與形式相結合、課上與課下相結合還缺乏全面性和效能性,制約了思想政治教育向各個領域拓展。
思路決定出路。要想大力推動普通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與育人機制有機融合,至關重要的就是要在強化融合教育思想創(chuàng)新性方面狠下功夫,只有這樣,才能使其取得更大突破。在具體的實施過程中,要堅持“以人為本”,以培養(yǎng)大學生綜合素質和促進大學生全面發(fā)展作為重要的方向和目標,積極探索融合教育的有效實現(xiàn)形式,并且要動員大學生參與到融合教育當中,進而形成比較科學和完善的運行機制。為了能夠推動融合教育取得更好的成效,應當大力推動“思政課程”向“課程思政”轉型,將思想政治教育貫穿于高校教育教學的全過程中,特別是要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與組織育人、文化育人、服務育人、管理育人、實踐育人、科研育人、教書育人緊密結合起來,并且不斷強化心理健康教育的融合性、互動性、滲透性,通過培養(yǎng)大學生良好的心理健康素質,推動思想政治教育步入可持續(xù)發(fā)展軌道。強化融合教育思路創(chuàng)新,也要進一步強化融合教育載體建設,使融合教育擁有良好的基礎和保障。
要著眼于構建“大思政”格局,積極推動全員教育、全面教育、全方位教育工作向縱深發(fā)展,不斷拓展融合教育內容的拓展性,努力使思想政治教育領域更寬。要著眼于培養(yǎng)大學生人文素養(yǎng)、職業(yè)精神、心理素質以及團隊精神等等,進一步強化思想政治教育的拓展性,同時還要在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方面狠下功夫,引導大學生在實踐中培養(yǎng)自身的心理素質。要把培養(yǎng)大學生健康體魄、健康心理、健全人格作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內容,將“情感教育”引入到思想政治教育當中,通過談心談話、關愛學生、文體活動等開展心理健康教育。要進一步優(yōu)化和完善抖音短視頻文化,強化“文化育人”功能,加大對大學生的引導,同時也可以通過抖音短視頻平臺開展思想政治教育品牌傳播,比如可以策劃校園抖音“修德”之星活動,以此展現(xiàn)“立德修身”之風等等。打要造有針對性的“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品牌”,“思想政治教育大講堂”、“思想政治教育基地”等等都可以成為融合教育的創(chuàng)新形式。
綜上所述,隨著我國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化,對普通高校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如何適應形勢發(fā)展需要,大力推動思想政治教育改革、創(chuàng)新與發(fā)展,是普通高校必須高度重視的重大問題。在全員、全程、全方位育人機制建設越來越受到重視的新形勢下,普通高校要想更有效的開展思想政治教育,一定要大力推動思想政治教育與育人機制的有機融合,只有這樣,才能使思想政治教育取得實實在在成效,并形成強大的工作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