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市武進區(qū)漕橋小學,江蘇 常州 213000)
參與式的課堂教學就是借助于輕松的學習氛圍,引導學生參與到課堂教學活動中,并且不斷積累數學知識。小學生目前處于好奇心非常強的階段,因此教師就需要全面借助這一特點,正確的引導學生,全面的激發(fā)出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興趣,借助于好奇心好滿足對于學生的渴望。而現今參與式課堂教學模式,可以有效的降低數學過程中的枯燥性,提高學生在學習數學中的興趣,最大限度的提高課堂中的教學效率,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雖然現今參與式課堂教學已經應用到了小學數學課堂中,但是其中依舊存在著很多的問題。
小學數學參與式課堂教學就是需要學生參與到教學活動中,需要保證師生之間有良好的互動,從中不斷積累數學知識,以激發(fā)出學生的數學思維和學習過程中的興趣。然而目前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依舊沒有對教學理念進行轉變,缺少和學生之間的互動,這樣是很難深入到學生內心的。所以參與式課堂教學是很難發(fā)揮出其作用的,其教學效果也會進一步的受到影響。所以這就需要教師緊緊的抓住參與式課堂教學的核心,采取多元化的教學方式,能夠在最大限度上使學生參與到課堂教學中,通過良好的師生互動,可以有效的提高課堂教學中的質量。
在新課改下,要求在進行課堂教學中需要將學生作為主體,教師只是知識的引導者。參與式課堂教學在實施過程中是以學生作為主體的,重視的是全面發(fā)揮出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例如在講解關于正方形知識過程中,僅僅按照書本中的闡述進行講解,而小學生年齡小是很難對其了解的?,F今參與式課堂教學實踐中,教師是很難擺脫傳統(tǒng)教育觀念的,總是會忽視學生主體地位的,而學生只能被動的接受,這進一步的限制了學生的思考,難以培養(yǎng)學生思維能力的。長久下去教師在小學數學課堂中占據著主體的地位,也會限制學生的思維,是不能培養(yǎng)出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在遇到數學難題中也不能自主思考,反而需要求助他人。所以學生不能在小學數學中占據主體地位,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產生厭煩的心理,造成參與式課堂教學質量進一步下降。
新課改背景下,小學數學教師已經認識到教學方式需要進一步創(chuàng)新,借助于新穎的教學方式可以更好的吸引學生注意力,以全面的激發(fā)出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興趣,參與式課堂教學也是非常重視這一點的。但是依舊有一些小學數學教師采用的是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數學知識相對來說是比較枯燥的,要是教師不能借助于有趣的教學方式,是很難吸引到學生注意力的,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學生參與課堂的積極性,影響到教學中的質量。所以現今參與式課堂教學形式化較強,并沒有落實到實處,在發(fā)揮的作用上也是非常有限的。
在傳統(tǒng)教學觀念下,教師一直處于主導的地位,學生只能被動的接受知識,這樣學生在課堂中很難有效的接受課堂內容,在課下也是很難及時查漏補缺的,長久下去在影響到學生學習效果的同時,還會使其學習興趣受到影響。所以為了能夠進一步的提高學生在小學數學課堂中的參與度,教師是需要做出相應改變的。例如在講解長方形以及正方形的相關知識點中,教師是可以先闡述長方形和正方形,這樣可以讓學生有一定的了解,學生在了解以后,教師就可以引導學生進行小組的討論,其中包括了正方形算不算長方形?教師對于學生進行分組,讓學生以小組作為單位展開討論,最終探討出一致性的結果。再如在教學折線統(tǒng)計圖中,為保證了課堂的實踐性,教師需要結合學生生活的實際情況,選擇出有針對性的問題,并引導學生借助于所需要的折線統(tǒng)計圖知識解決實際問題。通過這種方式,可以使得學生發(fā)現其中存在的問題,并解決問題,將解決問題的策略進行交流反饋,掌握好課堂中的知識點。借助于參與式課堂教學,可以更好的形成邏輯思維,將抽象變成具象,小學生在形成這種邏輯思維下,就可以做到獨立的解決數學問題。
小學數學課堂中是需要更加貼近于生活的,教學中借助于熟悉的環(huán)境可以更好的培養(yǎng)出學生發(fā)散的思維,以積極主動的參與到各項教學活動。因此小學數學教師在對學生傳授數學知識中,需要盡可能的選擇出學生所熟悉的事物作為是教學道具,這是可以進一步的激發(fā)出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興趣,對學生的想象力進行豐富,通過讓學生將學習的內容和實際的生活相結合,可以更好的培養(yǎng)出學生數學思維。例如再講授“三角形”、“正方形”相關知識點中,教師是可以借助于PPT 來展示出學生感興趣的事物,并介紹多邊形的基本性特征。再如在數學課堂中,教師借助于PPT、小視頻等方面,對學生的注意力進行集中,主動參與到數學討論中。借助于這樣的數學方式,可以更好的培養(yǎng)學生在數學中的興趣,發(fā)揮出主觀能動性。參與式課堂教學除了能夠培養(yǎng)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還能使得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互動合作能力。比如在實踐中,教師可以結合實際的教學內容,采取分組形式的教學,對于不同學生分配出不同的任務,帶著學生進行社會實踐,使參與式教學可以更好的在課堂教學中進行應用。并且也需要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能力,提高學生的競爭力,小學生都具有爭強好勝的心理,為了能夠完成任務都會積極的參與到分組教學活動中,這樣不僅能夠培養(yǎng)學生合作方面的能力,還能培養(yǎng)血生分享的能力。
傳統(tǒng)教學過程中,一般都是由教師來進行評價的,學生是不會評價老師的,同學之間也不會進行評價。雖然都提倡尊重師長,但是這是非常容易出現師生地位不平等的現象,教師也是非常容易擺出一副居高臨下的姿態(tài)。教學行為中,有很多的學生會對數學知識產生一種混亂的現象。為了能夠真正的實現參與式教學,需要全面建立起多元化的評價方式。比如教師講解數學以后,完成了課后練習題后是可以讓學生之間來進行互相評價的,對學生對自己的學習效果進一步的監(jiān)督,全面的發(fā)揮出自身的主觀能動性,并在評價中培養(yǎng)出自己的責任心,提高學生的互動能力;學生對教師進行評價,可以有效的提高教師教學方法和質量。再如,教師可以將個人成績、小組成績、個人和小組課堂活躍度等方面進行綜合性的評價,以制定出相關的考核標準。通過在參與式教學中采用多元評價方式,可以開發(fā)學生的思維能力。
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借助于趣味性的教學方式,可以更好的吸引學生在學習中的興趣,并主動的參與到教學中。只有這樣才能全面的發(fā)揮出參與式教學的作用。同時作為小學數學教師也需要不斷的提高自身的專業(yè)素養(yǎng)和教學中的水平,最終對數學課堂中的教學質量進行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