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秦皇島市昌黎縣第二學區(qū)劉李莊完全小學,河北 秦皇島 066600)
小學英語教學無論是何種課堂模式,都應體現(xiàn)其趣味性。愛因斯坦曾經(jīng)說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作為一名小學英語教師應該把培養(yǎng)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放在首位。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陶醉于語言的學習,在激情澎湃中沉浸于語言的運用,在人際交往中體會英語的美感,在國際通用中看到英語的重要,從而體驗到英語語言的魅力,獲得自身習得這種語言的堅定信心和極大興趣。趣味性教學正是引導學生走向學習語言良好境界的重要途徑。
那么在小學英語教學中,如何體現(xiàn)趣味性呢?
“音樂是人類的第二生命”,充分運用英語歌曲的魅力,增強課堂教學效果。英語歌曲作為英美文化中音樂和語言的雙重載體,已經(jīng)滲透到我們的生活中來,為眾多的老師和學生們所喜愛,英語歌曲在課堂教學中有著重要作用。可以運用到課堂教學各個環(huán)節(jié)。在上課初齊唱一兩首英語歌曲,會創(chuàng)造出一種輕松、愉快、激昂的學習氣氛。從而引導學生進入科學學習的最佳境界。如果我們在課堂中有目的的教唱英語歌曲,不僅可以調節(jié)課堂氣氛,驅散學習疲勞,而且可以有助于某些語言知識的掌握。比方說,我們可以通過歌曲來糾正發(fā)音,鍛煉聽說能力,記憶單詞和了解英美文化等。在結束課時,播放或齊唱英語歌曲,可以給學生帶來對英語的無限遐想和依戀。
老師還可以引導學生為我們熟悉的曲子填寫歌詞,彼此互唱,用生動活潑的學習方式激發(fā)學生的學習激情和創(chuàng)造思維。
玩是孩子的天性,我們可以充分利用這一特點,在課堂編排各種小游戲,引導 學生在“玩”中獲得語言上的鍛煉機會,在“樂”中掌握語言規(guī)律。比方說在教學“There bo”句時,我們可以使用“Guess”游戲,拿一只布包,里面裝著各種水果,向學生發(fā)出指令“Touch it and guess what’ sin it”。然后引導 學生用“Is there……?”進行猜測,由于小學生好奇心強,所以參與熱情很高。在教學當中教師可以根據(jù)教學內容,如訓練單詞、句型的掌握時,編排一些適宜的小游戲,使學生發(fā)生濃厚的興趣,積極投入到語言訓練中來,從而使他們體會到學習英語不是一種負擔,而是一種樂趣。
孩子們人人愿看動畫片,小朋友們個個喜歡做游戲,這確實是一種啟迪。如在On a farm 課的教學種,同學們戴上造型各異的頭飾,分別扮演馬、牛、豬、雞、貓等,孩子們只聽錄音排練了一遍,每人的臺詞就記住了,臺下的“觀眾”儼然成了啦啦隊,Come on! Come on!呼聲不斷,英語課變成了真正的“群言堂”,學生“動”起來了,他們邊說邊演,邊唱邊跳,課本變成了劇本,課文轉換成音形并茂,活潑行動的故事情景,孩子們的臉上洋溢著滿足的微笑和成功的自豪。
教師還可以號召學生自己去編排一些英語小游戲,做到課上課下常玩味,學生會樂此不疲,同時發(fā)展學一學習英語的主動性、創(chuàng)造性,在游戲過程中體現(xiàn)智慧火花。
當然,在游戲時,教師是積極的合作者,更重要的是穩(wěn)妥的組織者,小學生積極活躍,注意力容易轉移,教師要充分發(fā)揮組織才能,使游戲有秩序、有條理,把握住“游戲”的尺度。
在英語教學中,我們教師有時在展示新的語言項目時,苦于沒有“分身術”,從學生當中又難以找到合適的伙伴,自己自說,自演又顯得枯燥無味,這時我們可以創(chuàng)造一個“搭檔”,協(xié)助教師進行生動有趣的教學,這就是“手偶”。根據(jù)孩子們的興趣特點,我們可以把“手偶”做成可愛的小動物形狀,為它起上一個可愛的英文名字。做我們教學中的長久伙伴,當然了,根據(jù)教學的變化,我們可以不斷的“邀請”新朋友到我們的課堂做客。讓學生在不斷變化中體味到這種新奇有趣。在“奇特”的感受中積極愉快地學習語言。
在課堂當中,我們可以充分利用“手偶”的特殊形象,增添課堂樂趣,比方說,學生在某個活動中表現(xiàn)非常出色,一般情況下,都是教師給予表揚,我們可以抱一種姿勢,讓“手偶”的驚喜、贊嘆和怪聲怪氣來代替老師的表揚、責罰、或安慰,增添課堂中的趣味和歡笑。
當然了,“手偶”的扮演者剛開始一般情況下是教師,這要求教師必須具有較強的語言表現(xiàn)力,做到惟妙惟肖,才能使課堂更加生動,有時作為一種表揚方式,某些學生也可以進入“手偶”角色,這對學生應是一種極強的激勵手段。
課本劇是利用課文中的話,配以簡單的道具創(chuàng)設出情境,由兩個或幾個角色完成的小短劇,小學生活潑好動,表現(xiàn)欲強,善于模仿,所以他們對這一類活動非常感興趣。他們可以在學習英語的天地里,鍛煉使用語言的技能,并且充分施展他們的表演才能。在課堂教學中融入課本劇,既可鞏固所學語言知識,又可把教學氛圍推向高潮。
在小學課文中有很多精彩的小對話或配以彩色插圖的小短文。這些都是課本劇的來源。小學教材強調主動性,以學生為中心的語言活動,頻繁地讓學生參與一對一和小組活動,并要求他們自編對話。這些都為課本劇的編排提供了條件。剛開始實行課本劇表演,教師應為課本劇的編排提供條件。開始進行課本劇表演,教師應在課下給予指導,幫助學生編排動作,語言,調整頭飾、服裝,一旦走入正軌,教師要大膽放手,這時你會發(fā)現(xiàn)孩子們的想象力、創(chuàng)造能力會得以充分展現(xiàn)。他們會迫不急待地迎接每一節(jié)英語課,用他們最大的熱情為英語課增添生趣。
當然,我們還可以引導學生對當堂所學內容進行即興表演,教師可以充分利用多媒體教學,為學生創(chuàng)造出有聲有色的情境,鼓勵他們大膽的表演才能。
小學英語教學的目的在于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欲望。而小學教材強調沉浸式訓練。教師必須力求創(chuàng)造輕松愉快的氛圍,讓學生以玩、唱歌、做游戲,獲得驚奇,從而使課堂充滿樂趣。豐富多彩的以學生為中心的課堂活動,包括對話、角色表演、游戲、寫故事等活動和多方位的操練,讓乏味的單詞記憶變得生動有趣,機械的句型 操練變得富有意義,生硬的言語變得自然流暢,學生會深深體會到——學英語,趣味無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