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桂琴
(遼寧省撫順市第十二中學,遼寧 撫順 113000)
隨著現代化網絡信息技術的發(fā)展與運用,使得教學改革必須以現代化方向為基礎,從而實現信息傳遞無區(qū)域化、無時間限制等特點,進而滿足教育改革需求。而高中英語課程教學之中,高中英語教師便可根據網絡信息技術來替代傳統(tǒng)講授方式,使得多元化教學方法在高中英語課堂中得到滲透,以此實現高中學生英語多元讀寫能力的培養(yǎng)。
由于傳統(tǒng)應試教育理念在大部分學校之中仍然繼續(xù)使用,使得高中英語多元讀寫教學模式運用到課堂中的可能性逐漸減少,因此高中英語教師無法真正開展多元讀寫能力培養(yǎng)策略,使得理論與實踐缺乏一定匹配,造成了教學失衡。
多元讀寫教學模式的滲透,需要高中英語教學在課堂設計中思考多個因數,從而整合多元化內容以達到教學目的。而目前高中英語教師并沒有形成良好的系統(tǒng)性認知,使得多元讀寫教學模式在運用過程中也只是裝裝樣子,無法真正挖掘其內在功能,從而影響了實際運用效果,并容易造成一個效果不佳的假象。并且,高中學生對英語學科本身提不起興趣,這也影響了多元讀寫教學模式在教學課堂中的實際運用,從而降低了運用效果。
在高中英語教學活動中滲透多元讀寫模式,需要高中英語教師擺脫傳統(tǒng)應試教育理念的束縛,從學生角度出發(fā)來設計與思考如何開展英語教學。而實景實踐活動便是呼應多元讀寫教學模式的重要方法,其中包括了實際交際與侵入式教學兩種模擬實際方式。語言對于學生來說是比較難學習與掌握的,這是因為英語并不是我們的母語,其語言文化、習俗需要從零學起,這無疑加大了學習難度,使得學生在理論上就停滯不前。而侵入式教學模式和實際交際模式能夠幫助學生在實踐活動中去理解與掌握這些學習難點,以此提升高中學生對詞意、句意等內容的理解。因此,高中英語課堂教學過程中便需要英語教師設計與制定模擬流程,從而讓學生真實感受與體驗到學習魅力。
比如,在 Festivals around the World課程教學過程中,課前英語教師需提前布置學習任務,要求學生了解中國傳統(tǒng)節(jié)日和他們感興趣的若干西方節(jié)日。課上教師可先讓學生發(fā)言,列舉他們感興趣的東西方節(jié)日,這樣就調動了學生已有知識,為構建新知識做準備。第二步,教師引導學生對所羅列節(jié)日回答以下問題: 第一,節(jié)日的日期是什么?第二,節(jié)日慶祝或紀念什么?第三,人們采取何種慶祝方式?期間插入學生需要掌握的詞匯和句型,并在板書中羅列出來。第三步,和學生討論課本中涉及到的西方節(jié)日,同時展示某些節(jié)日涉及的道具,播放相關節(jié)日視頻片段,調動學生聽覺模態(tài)、視覺模態(tài)和觸覺模態(tài),加深學生對節(jié)日文化的理解。第四步,學生閱讀課文,并回答課后練習提出的問題和教師自行設計的能夠幫助學生理解課文內容的問題,教師可以掌控學生快讀和精讀步驟。
高中英語課堂教學之中運用多元讀寫模式,可根據批評性框定方式來引導學生主動進行理論知識整理,并在實踐之中去挖掘具有建設性意義的知識,從而提出自己的個性化想法,這便是批判性思維養(yǎng)成的重要內容。通過批判性框定方式能夠在高中學生學習英語新知識后,積極通過實踐來達到對英語意識形態(tài)上的把握,并形成英語文化、社會政治等內容的把控。
比如,高中英語教師可以選擇盂蘭盆節(jié)和萬圣節(jié)這兩個節(jié)日,以此來設計相關教學問題,如:第一,兩個節(jié)日分別是什么時候?第二,兩個節(jié)日的舉行方式有哪些不同?第三,造成兩個節(jié)日不同的歷史根源是什么?第四,你對這兩個節(jié)日的看法是什么?通過四個問題的設計,學生會發(fā)現節(jié)日舉行方式的不同是因為宗教文化背景不同,學生會自行查閱相關資料,理解相關宗教文化并分析不同宗教文化對社會的影響。
總之,多元讀寫教學模式是現代化素質教育下的重要產物,能夠推動高中英語教學走出教學困境,以此提升教學質量與水平,并在多元讀寫模式之下尊重學生主體地位,調動學生聽說讀寫四個方面的感觸與體會,以實際來驗證理論,達到實踐與理論相結合目的。當然,多元讀寫教學模式剛剛處于運用初期,其還有很大的價值需要教師去挖掘,以達到培養(yǎng)學生多元讀寫能力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