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寬征集渠道,提高社會知曉度。立法項目征集初期應處理好三組關系:一是與基層人大之間的關系,縣、鄉(xiāng)兩級人大盡管沒有立法權,但其數(shù)量最多,與公眾最近,在征集立法項目時,要重視爭取基層人大的支持,并通過他們使基層公眾及時、準確了解征集信息。二是傳統(tǒng)媒體與新媒體的關系,在發(fā)揮報紙、廣播、電視等傳統(tǒng)媒體作用的同時,要積極應用微信、微博、手機新聞客戶端等新媒體渠道征集立法項目,兩者相互補充,擴大受眾范圍。三是信息傳播廣度與精度的關系,不僅要保證征集信息傳播的廣度,對立法需求較多,與立法權限關系較密切的單位和個人,可以通過函告、郵件或者短信等點對點的方式,向其發(fā)送征集信息,提高信息傳播精度。
創(chuàng)新征集舉措,調動各方積極性。立足調動各方積極性,要加大深入普法宣傳,增強全社會的權利意識和民主意識,形成積極提出立法項目建議就是履行民主權利,就是在表達利益訴求,就是維護自身權益的共識??梢蕴剿鹘⒘⒎椖拷ㄗh獎勵制度,明確立法項目建議一經(jīng)采用將給予一定的獎勵,除明確物質獎勵的標準外,也可以給予相應的精神獎勵,還可以定期組織優(yōu)秀立法項目建議評選。應完善法治建設考核機制,在依法治市(?。⒎ㄖ握雀黝惙ㄖ谓ㄔO的考核中,可以將申報立法項目建議作為考核的內容之一,促進政府及相關部門積極申報。
優(yōu)化征集流程,增強公眾認同感。在項目征集前,要考慮到不少主體都是初次申報項目建議,立法機關應提供相應的指引和參考,如在征集公告中引導申報主體圍繞立法權限等提出建議,必要時可以附項目建議的參考文本。在項目篩選中,可以直接邀請項目建議的申請人或者第三方參與討論、磋商,使其立法建議得到更準確反映。在項目確定后,一方面,要將立法項目確定的理由一并向社會進行公布,增強公眾的認同。另一方面,要向所有提出立法項目建議的主體進行專門反饋,對建議采納情況作出說明和解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