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姣
【摘要】目的 本文主要研究血管內介入栓塞術治療腦動脈瘤的遠期臨床效果。方法 從我院所有腦動脈瘤患者中抽取50例平均分成參照組與實驗組,各25例,參照組實施開顱夾閉術,實驗組實施血管內介入栓塞治療,將兩組患者遠期臨床效果進行比較。結果 實驗組的遠期治療有效率與參照組相比相對更高,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差異顯著。結論 腦動脈瘤給予血管內介入栓塞書治療所取得的遠期臨床效果較好。
【關鍵詞】血管內介入栓塞術;腦動脈瘤;遠期臨床效果
【中圖分類號】R65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ISSN.2095.6681.2020.32..02
【abstract】Objective To study the long-term clinical effect of endovascular embolization in the treatment of cerebral aneurysms in Jingmen. 448000.Methods 50 patients with cerebral aneurysm were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N = 25) and Experimental Group (N = 25).Craniotomy was performed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endovascular embolization was performed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the long-term clinical effects of the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Results The long-term effective rate of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P<0.05).Conclusion The long-term clinical effect of endovascular embolization therapy for cerebral aneurysms is better.
【Key words】Endovascular embolization;Cerebral Aneurysm;Long-term clinical effect
腦動脈瘤主要指的是腦動脈壁出現(xiàn)一個瘤狀突出,大多數(shù)是因為腦動脈內腔發(fā)生異常擴張而造成,患者臨床中常常會出現(xiàn)頸部或者腰部疼痛、頭暈頭痛等癥狀,病情嚴重時甚至可能會導致患者昏迷或者發(fā)生死亡。當前臨床中主要應用開顱夾閉術進行治療,但是由于該治療需要開顱且遠期效果不太理想,因此近幾年臨床中將血管內介入栓塞術應用到治療之中,并已取得較好的效果[1]。對此,本文選取我院50例腦動脈瘤患者實施血管內介入栓塞術的遠期治療效果進行分析。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在我院2018年1月~2019年2月診治的所有腦動脈瘤患者中隨機抽取50例當作本次研究對象,所選取的患者都同意開展本次研究。利用抽簽法把患者平均分成參照組和實驗組,各25例,實驗組男14例,女11例,年齡28~63歲,平均(55.27±3.06)歲;參照組男13例,女12例,年齡27~62歲,平均(55.64±2.86)歲。通過對比兩組基礎資料后得出,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無顯著差異。
1.2 方法
參照組進行開顱夾閉術治療,首先給予患者常規(guī)麻醉,應用額顳開顱術側裂入路,將骨膜進行剝離與固定皮瓣之后,將骨瓣取出形成骨窗,其次由血管造影結果顯示來挑選最為合適的動脈瘤夾,以進行瘤頸夾閉結扎,最后在確定夾閉完成后將引流管放置并進行縫合[2]。
實驗組進行血管內介入栓塞術治療,首先給予患者全身麻醉,同時有效控制患者收縮壓在100 mmHg以內,進行股動脈穿刺,在頸內動脈中把導管鞘插入,進行腦血管造影,最后由具體動脈瘤大小來挑選最為合適的彈簧圈,給予瘤體栓塞,手術完成后需要及時進行抗血栓治療。
1.3 觀察指標
觀察并比較兩組患者遠期治療效果,若是患者經過腦血管造影檢查沒有發(fā)現(xiàn)動脈瘤且生活自理能力提高則評判為治愈;若是患者癥狀取得明顯改善,但存在小程度神經損傷則評判為顯效;若是上述情況患者沒有任何變化或者改善,則評判為無效;總有效率=(治愈+顯效)/例數(shù)×100%。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利用計算軟件SPSS 22.0給予數(shù)據(jù)計算,如果是計量資料給予t檢驗,最終計算結果顯示P<0.05,則說明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 果
實施治療后,參照組25例患者中,治愈患者10例,顯效患者14例,無效患者1例,總有效率為96.00%;實驗組25例患者中,治愈患者7例,顯效患者11例,無效患者7例,總有效率為72.00%,兩組對比后,顯然實驗組治療總有效率要更高,具有顯著差異(x2=5.3571,P=0.0206)。
3 討 論
以往臨床中都是應用開顱夾閉術治療腦動脈瘤,但該手術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患者的遠期效果不佳。在臨床醫(yī)療技術的不斷發(fā)展下,微創(chuàng)介入栓塞技術不斷應用于臨床之中,尤其是血管內介入栓塞術,該治療可以給予股動脈進行穿刺,并且借助導管把彈簧圈有效放置到動脈瘤之中,讓其能夠有效充滿動脈瘤,從而對動脈瘤囊內血運起到明顯的阻滯作用,減少出現(xiàn)破裂而造成出血的風險。除此之外,血管內介入栓塞術不同于開顱夾閉術,該方法不需要進行開顱操作,只需要在血管內進行操作便可,所以給患者造成的創(chuàng)傷相對更小,能夠明顯減輕患者疼痛,同時治療后的恢復時間更短,遠期恢復效果較好[3]。通過本次結果可見,治療后,實驗組遠期治療有效率顯然要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綜上,血管內介入栓塞術應用在腦動脈瘤治療中所取得的遠期臨床效果更為顯著,能夠明顯改善患者神經功能,降低復發(fā)率。
參考文獻
[1] 史 強.開顱夾閉手術與血管栓塞介入術治療腦動脈瘤破裂的臨床效果探討[J].中外醫(yī)療,2018,037(025):63-65.
[2] 何國軍,杜亞輝,李旭東.血管內介入栓塞治療老年腦動脈瘤的手術效果及對Glasgow預后評分的影響[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8,038(001):113-115.
[3] 廖黎慶,趙文旭,尹璋星,等.早期血管內栓塞術聯(lián)合持續(xù)性腰大池引流術治療高級別動脈瘤性蛛網膜下腔出血的效果觀察[J].中外醫(yī)學研究,2019,17(14):1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