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滌環(huán) 劉建武
秋冬是采集種子的季節(jié)。林木花卉種子或果實采收以后,要做好采后處理并妥善進行貯藏,以免腐爛變質(zhì),影響發(fā)芽率。貯藏種子的方法根據(jù)種子種類不同而有所區(qū)別,主要有以下幾種。
干果類種子貯藏法。包拓蒴果、莢果、角果、瘦果、堅果、翅果等。采收后通過日曬、碾壓、敲打、搓揉等方法取出種子。干果類種子采收后,宜放于通風處1~3周讓其盡快風干,使含水量控制在8%~15%。在干燥的環(huán)境下可自然干燥,在多雨高濕季節(jié)需加熱促其快干。含水量高的種子,烘烤溫度不要超過32℃,含水量低的種子,也不宜高過43℃。種子含水量達到標準后,將種子去除雜質(zhì),裝入紗布縫制的袋內(nèi)然后把種子袋掛在室內(nèi)陰涼、通風處。
肉質(zhì)果類種子貯藏法。即核果、漿果、聚合果、梨果、柑果等。其中杜梨、山桃、毛桃、君遷子等,應堆積成30~40厘米厚度,隔2天翻動一次,約7天當果實軟腐,及時搓揉去果肉,用水洗凈,置陰涼處晾干,而后置于0~8℃貯藏。板栗、錐栗果實有“怕干、怕濕、怕凍”的特點,所以從果實采收到播種前采用沙藏,即用5%~10%的細沙先在地面上鋪5~6厘米,上放2層果實,再蓋一層沙,如此層積,直到40厘米高度,頂部及四周蓋砂7~8厘米,上覆薄膜。對銀杏、樟、檫、油茶、油桐、櫟類等種子同樣可用濕沙藏法保存種子。而對松、柏等種子則要密封干藏,將它們裝入容器中5~6成時,加蓋后用蠟或膠泥封緊即可。君子蘭、石榴、珊瑚櫻、忍冬屬、女貞屬、冬青屋、李屬等,采收后應先在室內(nèi)放置幾天使種子充分成熟,腐爛前用清水將果肉洗凈,并去除浮于水面的不飽滿種子,果肉必須洗凈,否則,易滋生霉菌。洗凈后的種子干燥后再貯藏。
球果類、球莖、地下根狀莖種球類種子貯藏法。林木中的球果類種子采收后,可將其日曬或加熱,使其果鱗開裂,種子脫落,馬尾松球果鱗片含有松脂不易開裂,直接曝曬往往需要較長時間,而且開裂不均勻??稍诒茱L的房屋內(nèi),地面鋪一層6~10厘米厚的稻草,然后將球果鋪在稻草上,堆高60~100厘米,以1000公斤左右為一堆,上面蓋好稻草。每隔2~3天翻動一次,要保持球果的濕潤,經(jīng)10~20天球果變?yōu)楹诤稚糠主[片呈現(xiàn)微裂時,可將球果攤在曬場上曬4~7天,球果就會開裂,及時收集已脫出的種子。球果經(jīng)過堆漚,鱗片脫脂軟化,球果開裂快而整齊,為了提高脫脂效果,可用2%石灰水或用草木灰水澆淋球果,可使堆漚時間縮短為8~10天。還可以在堆漚前用溫水浸球果1~2小時,或作泥漿水浸1~2天,都能加快球果開裂。晚上或雨天要將球果堆積起來,用稻草或席子蓋上,每天翻蓋時要把已脫出的種子收集起來,以免曝曬過久影響發(fā)芽。球莖、鱗莖等種球,在落霜之前應及時將地下莖球從土壤中挖出來,晾干2~3天后,放在低溫、空氣流通、濕潤的室內(nèi),用濕沙覆蓋貯藏。室溫應保持5~10℃。過高則易發(fā)芽,過低易產(chǎn)生凍害。
秋、冬季采收的各類種子,均不宜放在陽光下暴曬,否則會影響發(fā)芽率。應把種子陰干,放在陰涼處,平時注意防潮、防煙熏和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