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善軍 任若玙
朝鮮球堅蚧,俗名杏虱子、桃虱子、桃球堅蚧、朝鮮毛球蚧等,屬同翅目蚧科,主要危害桃、杏、李、蘋果、海棠、梅、榆葉梅等,以若蟲和雌成蟲刺吸寄主枝、葉汁液,排泄蜜露誘發(fā)煤污病,造成樹勢衰弱,重者枝條干枯,致使整株死亡。
1形態(tài)特征
雌成蟲近球形,黑褐色,略帶光澤,背面向上隆起,前側(cè)面下部亞緣區(qū)凹入,體長約4.5mm,寬約4mm,高約3.5mm。雌蟲初孕卵時體壁較軟,黃褐色,產(chǎn)卵后死體高度硬化,背面體壁有2列較大凹點,體表常覆蓋透明薄蠟片。觸角6節(jié),第4~6腹節(jié)腹面有成對長毛。雄成蟲翅展2.5mm,頭胸部紅褐色,腹部淡黃褐色,觸角絲狀10節(jié)。其卵初為白色,后變粉紅色,呈橢圓形,附有蠟粉。初孵若蟲長橢圓形,體扁平,淡褐色至粉紅色,被白粉,觸角絲狀6節(jié),眼紅色,足發(fā)達,固著后體側(cè)分泌白色彎曲蠟絲蓋于體背,不易看見蟲體。越冬后雌雄分化,雌體卵圓形,背面隆起呈半球形,淡黃褐色,有數(shù)條紫黑橫紋。雄體瘦小橢圓形,背稍隆起,化蛹體長1.8mm,赤褐色,繭灰白色橢圓形,半透明扁平,背面略拱,有2條縱溝及數(shù)條橫脊,末端有1橫縫。
2發(fā)生規(guī)律
朝鮮球堅蚧一年發(fā)生1代,以2齡若蟲在枝條上越冬。翌年3月中旬從蠟堆里爬出轉(zhuǎn)移枝條,進行雌雄分化。3月下旬再次蛻皮,體背膨大成球形。雄性成蟲4月上旬分泌白色蠟質(zhì)形成蚧殼,在里面蛻皮化蛹,4月中旬羽化。4月下旬到5月上旬雌雄交配,5月上旬雌成蟲產(chǎn)卵。5月中旬開始孵化,初孵幼蟲從母體臀裂出爬出,寄生于枝條裂縫和枝條基部葉痕處。固定后身體長大,開始分泌白色蠟絲覆蓋蟲體,6月中旬蠟絲溶化成白色蠟層,包在蟲體周圍,直到越冬前蛻皮1次。10月中旬后,2齡若蟲于蠟被下越冬。
3防治方法
朝鮮球堅蚧安全防治方法應(yīng)采取以下對策:
3.1體眠季“刮噴刷涂”多管齊下休眠季刮除老翹皮、剪除帶蟲枝條,消滅越冬蟲源。用生石灰、石硫合劑、水按10330進行樹干涂白。蟲量發(fā)生少時,此時可用硬毛刷刷掉枝干上蟲體。發(fā)芽前噴施3°~5°Be石硫合劑。
3.2關(guān)鍵時期噴防抓住5月中下旬若蟲孵化盛期、6月上旬若蟲蠟層尚未完全包裹蟲體時期,選用48%樂斯本乳油1500倍或5%高滲苯氧威乳油1500倍液、95%蚧螨靈乳劑500倍液進行噴霧防治。
3.3生態(tài)治蟲果園內(nèi)朝鮮球堅蚧天敵有黑緣紅瓢蟲、球蚧花翅跳小蜂等,注意保護天敵,少用或不用廣譜性殺蟲劑,噴藥防治時注意避開天敵大量取食朝鮮球堅蚧時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