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驥才
厚厚一本日歷是整整一年的日子。每扯下一頁,它新的一頁光亮而開闊的一天便笑嘻嘻地等著我去填滿。我喜歡日歷每一頁后邊的“明天”的未知,還隱含著一種希望。“明天”乃是人生中最富魅力的字眼兒,生命的定義就是擁有明天。它不像“未來”那么過于遙遠與空洞,它就守候在門外,走出了今天便進入了全新的明天。白天和黑夜的界線是燈光,明天與今天的界線還是燈光,每一個明天都是從燈光熄滅時開始的。那么明天會怎樣呢?當然,多半還要看你自己的。你快樂它就是快樂的一天,你無聊它就是無聊的一天,你匆忙它就是匆忙的一天。如果你靜下心來就會發(fā)現(xiàn),你不能改變昨天,但你可以決定明天。有時看起來你很被動,你被生活所選擇,其實你也在選擇生活,是不是?
每年元月元日,我都把一本新日歷掛在墻上。隨手一翻,光溜溜的紙頁花花綠綠滑過手心,散著油墨的芬芳,這一剎那我心頭十分快活。我居然有這么大把大把的日子!我可以做多少事情!前邊的日子就像一個個空間,生機勃勃,寬闊無邊,迎面而來。我發(fā)現(xiàn)時間也是一種空間。人的一生不是一個漫長又巨大的空間嗎?一個個明天,不就像是一間間空屋子嗎?那就要看你把什么東西搬進來。
當我把這一疊用過的日子扯下來,往往不忍丟掉,而把它們?nèi)跁艿目p隙或夾在畫冊中間,就像從地上拾起的落葉。它們是我生命的落葉!我們的每一天都曾經(jīng)生活在這一頁一頁的日歷上。
記得1976年唐山大地震那天,我住在長沙路思治里十二號那個頂層上的亭子間被徹底搖散,震毀。我們一家三口像老鼠那樣找一個洞爬了出來。當我雙腿血淋淋地站在洞外,那感覺真像從死神的指縫里僥幸地逃脫出來。轉(zhuǎn)過兩天,我向朋友借了一架方形鐵盒子般的海鷗牌相機,爬上我那座狼咬狗啃廢墟般的破樓,鉆進我的房間——實際上已經(jīng)沒有屋頂。我將自己命運所遭遇的慘狀拍攝下來,我要記下這一切,我清楚地知道這是我個人獨有的經(jīng)歷。這時,突然發(fā)現(xiàn)一堵殘墻上居然還掛著日歷——那蒙滿灰土的日歷的日子正是地震那一天:1976年7月28日,星期三,丙辰年七月初二。我伸手把它小心地扯下來,如今,它和我當時拍下的照片,已經(jīng)成了我個人生命史刻骨銘心的珍藏了。
由此,我懂得了日歷的意義,它原是我們生命忠實的記錄。從“隱形寫作”的含義上說,日歷是一本日記。它無形地記載我每一天遭遇的、面臨的、經(jīng)受的,以及我本人的應對與所作所為,還有改變我的和被我改變的。
然而人生的大部分日子是重復的——重復的工作與人際,重復的事物與相同的事物都很難被記憶,所以我們的日歷大多頁碼都是黯淡無光。過后想起來,好似空洞無物。于是,我們就碰到一個非常重要的關于人本的話題——記憶。人因為記憶而厚重、智慧和變得理智,更重要的是,記憶使人變得獨特。因為記憶排斥平庸,記憶的事物都是純粹而深刻個人化的,所有個人都是一個獨特的“個案”。記憶很像藝術家,潛在心中,專事刻畫我們自己的獨特性,你是否把自己這個“獨特”看得很重要?廣義地說,精神事物的真正價值正是它的獨特性,無論是一個人,還是一種文化。記憶依靠載體,一個城市的記憶留在它歷史的街區(qū)與建筑上,一個人的記憶在他的照片上、物品里、老歌老曲中,也在日歷上。
人不能只是被動地被記憶,我們還要用行為去創(chuàng)造記憶。我們要用情感、忠誠、愛心、責任感,以及創(chuàng)造性的勞動去書寫每一天的日歷,把這一天深深嵌入記憶里。我們不是有能力使自己的人生豐富、充實以及具有深度和分量嗎?
所以我寫過:“生活就是創(chuàng)造每一天?!?/p>
我還在一次藝術家的聚會中說:“我們今天為之努力的,都是為了明天的回憶。”
為此,每每到了一年最后的幾天,我都是不肯再去扯日歷,我總把這最后幾頁保存下來。這可能出于生命的本能,我不愿意把日子花得凈光。你一定會笑我,并問我這樣就能保存住日子嗎?我便把自己在今年日歷的最后一頁上寫的四句詩拿給你看:
歲月何其速,
哎呀又一年,
花葉全無跡,
存世惟詩篇。
正像保存葡萄最好的方式是把葡萄變?yōu)榫?,保存歲月最好的方式是致力把歲月變?yōu)橛来娴脑娖虍嬀怼?/p>
(本文略有刪節(jié))
怦 然 心 動
日歷,是一本特殊形式的日記。日歷上顯示的數(shù)字不是一個簡單的符號,而是獨屬于我們自己的一份記憶。記憶往往是個體的、獨特的、私人化的。比如“1976年7月28日,星期三,丙辰年七月初二”只是日歷本上普通的一頁,而對于經(jīng)歷了“唐山大地震”的作者而言,那一天刻骨銘心,終生難忘,這頁日歷永遠地烙印在他的記憶里,和它一起被記憶的是自己血淋淋的雙腿和自家那座狼咬狗啃廢墟般的破樓。日歷每天都可以扯下來或翻過去,而記憶則很難從頭腦中抹殺。所以,“保存歲月最好的方式是致力把歲月變?yōu)橛来娴脑娖虍嬀怼?。誠如作者所言,“厚厚一本日歷是整整一年的日子。每扯下一頁,它新的一頁光亮而開闊的一天便笑嘻嘻地等著我去填滿”。我們的日歷上還有很多個“明天”,它并不遙遠,它就守在今天的門外,需要我們自己去打開、去填充,努力過好日歷上的每一天,為自己創(chuàng)造一份珍貴的記憶。
【文題延伸】珍貴的記憶;創(chuàng)造生活;珍惜光陰……(小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