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照陽
安徽城市管理職業(yè)學院,安徽 合肥 230011
Revit 系列軟件是為了實現(xiàn)BIM 技術而量身定做的一種軟件。其中Autodesk Revit Architecture 實現(xiàn)了對建筑構件、配件三維設計尺寸數據、體積數據的導出功能,且能夠在平面圖制圖以及立面圖建模間自由平滑切換的條件下完成演示建模與制作工作。Autodesk Revit Architecture 軟件不但能夠將2D 圖紙通過功能應用轉變?yōu)?D 模型的形式,并且可以對視圖進行多種切換來滿足觀察需要,對一些復雜性較高的建筑構件、配件進行放大與剖切。Autodesk Revit Architecture 作為 CAD 的有效補充,近幾年,很多建筑類高校都紛紛對該軟件應用方面展開了深入研究,并且在學生學習“建筑識圖”以及“建筑設計”等課程時作為主要的輔助軟件[1]。
Autodesk Revit Architecture 軟件自身對文件有著較強的兼容性有助于教師展開課件的制作。它的兼容格式包括圖像格式、TXT、HTML、以及CAD格式等,教師可以按照教學的實際需要將AutodeskRevit Architecture 圖形輸出后在多種文件格式中使用[2]。
在傳統(tǒng)工程圖內容學習階段中,教師通常是以實物模型,結合板演來對制圖步驟進行具體分析。學生因視覺條件限制較大,很難對形體特征充分觀察,此外對教學效率也會起到削弱影響。通過運用Autodesk Revit Architectur,3D 視圖中viewcube 操控命令,實現(xiàn)了對各種特定視角的切換功能,學生可以利用該軟件對模型進行無死角觀察。
Autodesk Revit Architecture 軟件功能較多,教師需要充分挖掘該軟件的功能價值來提升教學應用效果。軟件中工程語言呈現(xiàn)較強的親和性,為教師提供了較多的教學手段與資源,通過軟件構建的三維信息化模型也有利于讓學生深入理解。三維信息模型相比二維圖形而言,其直觀程度表現(xiàn)能力更強,并且對學生的識圖能力沒有較高的要求,有助于讓學生通過三維模型快速的了解建筑構造,提高他們對該課程學習的主動性,并且對其觀察能力與分析能力的提高有著積極的影響。
教師在傳授房屋工程圖相關知識時,可以將DWG 格式的建筑工程圖全面導入到該軟件中。從CAD 文檔的基礎上開始建模工作,并確保將建模貫穿于教學的所有環(huán)節(jié)。建模工作涉及元件層面較廣,例如門窗元件、圍欄元件、屋頂元件以及樓層元件等,且各元件都可以對所需材質完成編輯。AutodeskRevit Architecture 通過材料瀏覽器的應用能對各種材料的效果進行全面的展示。同時運用正投影視圖和3D 視圖的切換功能,能夠提升學生對其的理解能力與識圖能力。
教師同樣可以借助三維視圖屬性中的剖面框功能,采取拉動的方式來顯示建筑模型的剖視效果。學生通過呈現(xiàn)的剖視效果可以直觀的了解模型的內部結構,規(guī)避了他們在剖面學習時全憑想象的局面,同時,有效的減少了教師在建筑剖面圖領域講解的難度系數。
教師借助Autodesk Revit Architecture 軟件將建模最后成效呈現(xiàn)出來。首先打開此軟件并在三維視圖中創(chuàng)建相機,輸入參數,然后把鼠標移動到首層平面圖區(qū),通過點擊便可獲得三維透視圖。此外,教師可以先進行相機的創(chuàng)建,然后在視圖欄中選擇渲染功能并點擊,通過輸入參數來完成建筑模型的渲染,學生借助呈現(xiàn)出的最終效果來領會建筑方案。日照分析能夠對建筑物采光條件的優(yōu)劣產生影響,教師在菜單欄中選擇日光設定功能,對日照路徑和數據參數進行調整,隨后將制作的日照動畫輸出為所需格式,最后借助視頻播放器將動畫效果呈現(xiàn)出來。學生一方面能夠提高識讀圖紙的能力,另一方面可基于圖紙識讀前提下掌握對建筑方案產生影響的因素,進而為今后“建設設計”課程的學習創(chuàng)造有利條件[3]。
在理論教學過程中,要摒除傳統(tǒng)的知識傳遞教學模式,引導學生自學、課前預習,鼓勵學生提問,提高主動性。采取啟發(fā)式、互動式教學,在課堂中提出問題,通過啟發(fā)、引導的方式讓學生思維與教師同步,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也可以通過提問、回答、點評的互動方式,起到教與學相互促進的目的,從而提高教學成效。此外,可安排課后練習題,強化學生對所學知識的理解及掌握能力,同時當章節(jié)結束后,以習題的方式在課堂上總結。在章節(jié)總結期間,要以學生為主體,教師適時予以歸納。
在實踐教學方面,需要構建較為獨立的教學體系,并對教學方法進行完善及優(yōu)化。
實物教學——將實物作為對象,并以此對本課程的知識點進行講解,其明顯特征為直觀性強,能夠讓學生快速的理解與掌握該項知識點。例如,在組合結構三視圖畫法講解時,運用此種方法能夠起到事半功倍的成效。無論何種繁瑣的建筑構件,基于形體視角都可將其看作組合結構,是由多個基本幾何體構成。如何通過快捷有效的方式來制作組合結構的三視圖,是本門課程的一項基本能力。在教學中僅憑借少數范例是無法處理所有問題的,其主要原因是因為建筑物體并都是一樣標準一成不變的,所以,我們只有借助多樣的實物來強化組合結構三視圖的制作。學生通過練習,能夠借助實物的直觀性快捷準確的制作出對應的三視圖。
實訓教學——識圖繪圖實訓。學生首先要對投影知識有著大致的了解,然后就平面與空間的轉換開展思維引導,識圖在本門課程中既是難點也是要點,在教與學過程中,教師講解較為復雜,學生理解也是以困惑居多。就當前的專業(yè)知識來說,學生正處于初學階段,再加之專業(yè)制圖知識的學習具有較大難度,所以教師在教學階段應該引導和鼓勵學生參與繪圖實踐操作。一方面能夠增進他們的制圖及視圖技能,另一方面也起到強化綜合能力的目的。在繪圖實訓中,可充分利用現(xiàn)有資源,將教學樓、圖書館等作為繪圖對象。以此種方式開展繪圖實訓,雖然具有一定的繪圖難度,但是從長遠來看有助于學生識讀能力的提升。同時也是他們學習該課程所需完成的目標[4]。
BIM 技術一方面為我國建筑業(yè)的轉型升級及良性健康發(fā)展發(fā)揮著助推器的重要作用,另一方面為該行業(yè)的技術升級、生產方式以及管理模式的創(chuàng)新起到了重要支撐作用。各建筑類院校應該高度重視Revit 系列人才的培養(yǎng),加強相關設備投入建設,把Revit 系列課程融入至課程體系,不斷確保該領域教學競爭力的全面提高,進而為我國源源不斷的培養(yǎng)Revit 系列技術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