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姍姍
(齊齊哈爾市江東灌澇區(qū)服務中心,黑龍江 齊齊哈爾 161001)
面板壩在中國壩工設計中占有一定比重,在強震區(qū)的面板壩應力變形研究十分重要,對大壩的安全穩(wěn)定運行意義重大。因現(xiàn)行對于高面板壩的實際震害資料匱乏,基本振動臺試驗模型[1]研究中的動力特性較少開始不久,客觀準確研究大壩動力變形有一定難度。通?;炷撩姘宥咽瘔蔚卣饎恿Ψ治鲆造o力計算為基礎,模擬動荷載加速度作用下大壩受力變形,該方法中的應力分布特點、參數(shù)選取、接觸面面積等問題有待于進一步研究和探索。
某水利樞紐工程規(guī)模為Ⅰ等大(1)型,樞紐主要是以供水為主,兼具生態(tài)灌溉和發(fā)電功效。該工程總庫容11.35億m3,正常蓄水位為877.0m,壩頂高程為884m,最大壩高156m,電站裝機容量84萬kW。大壩基本設防烈度為8度[2]。樞紐建筑物主要為攔水壩、泄洪洞、引水隧洞和廠房等,某混凝土面板壩標準剖面圖,見圖1;壩體三維有限元模型,見圖2。
圖1 某混凝土面板壩標準剖面圖
圖2 壩體三維有限元模型
壩體堆石料參數(shù)采用室內(nèi)三軸試驗和相關(guān)工程經(jīng)驗[3]得來,模型材料參數(shù),見表1;堆石料動剪切模量系數(shù)及指數(shù)值,見表2。
表1 壩體鄧肯E-B模型材料參數(shù)表
表2 堆石料動剪切模量系數(shù)及指數(shù)值[4]
2.3.1 壩體應力和變形
節(jié)點A加速度反應時程曲線,見圖3;壩體順河向最大反應加速度分布圖,見圖4;壩體最大豎向反應加速度分布圖,見圖5。
圖3 節(jié)點A加速度反應時程曲線
圖4 壩體順河向最大反應加速度分布圖
圖5 壩體最大豎向反應加速度分布圖
由圖3-5可知,順河向壩體最大加速度反應顯著,順河向最大加速度為8.64m/s2,放大倍數(shù)2.15,出現(xiàn)于壩頂下游附近位置。壩體最大豎向加速度為3.92m/s2,放大倍數(shù)1.45。下游反應程度明顯大于上游,對比可知水平向加速度比豎向反強烈。
堆石體單元a最大動剪應力時程分布,見圖6;壩體典型剖面動剪應力結(jié)果,見圖7;可得該最大動剪應力為 785.3 KPa。
圖6 典型單元a最大動剪應力時程分布
圖7 壩體最大動剪應力分布圖
2.3.2 面板變形和應力
地震作用下面板撓度等值線圖,見圖8;地震作用下面板軸向位移等值線圖,見圖9。
圖8 地震作用下面板撓度等值線圖
圖9 地震作用下面板軸向位移等值線圖
由圖8-9對比可得,地震荷載作用下的面板撓度最大撓度為24.52cm,左岸7.46cm,右岸為7.18cm,等值線分布未受影響,說明在彈模較大的上游壩表上澆筑面板后,地震未引起大壩較大變形,故面板形變較小。面板最大動壓應力圖,見圖10;面板最大動拉應力圖,見圖11。
圖10 面板最大動壓應力圖
圖11 面板最大動拉應力圖
大壩動力有限元計算結(jié)果,見表3。
表3 大壩動力有限元計算結(jié)果
文章在有限元基本原理和動力分析基礎上,結(jié)合實際工程建立三維有限元模型,對面板堆石壩進行動力有限元分析,計算得到大壩在不同地震加速度下的大壩變形和動剪應力結(jié)果,面板變形位移和順河向應力、軸向應力結(jié)果,通過應力變形計算結(jié)果表明該面板堆石壩壩體和面板設計合理,運行安全可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