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目前,未成年人檢察社會支持體系正處在高速發(fā)展階段,已經確定的40個試點單位工作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仍存在不可忽視的問題。本文通過對未成年人檢察社會支持體系的全面、深入研究,首先明晰了其內涵、存在的必要性,其次深刻剖析了當前未成年人檢察社會支持體系存在的問題,最后對形成切實可行的富有西青檢察特色的未成年人檢察社會支持體系提出建議,從而達到切實保障未成年人合法權益的目的。
關鍵詞 未成年人 合作 社會支持體系 保護
作者簡介:林雙,天津市西青區(qū)人民檢察院。
中圖分類號:D926.3 文獻標識碼:A DOI:10.19387/j.cnki.1009-0592.2020.12.080
一、未成年人社會支持體系的內涵、存在的必要性
(一)未成年人社會支持體系的內涵
筆者認為要對未成年人社會支持體系有一個清晰地認識,首先要清楚的是,誰提供社會支持,誰需要社會支持,通過何種方式實現。社會支持體系的主體可以是政府辦事機構、社會組織等,也可以是學校、企業(yè)等。社會支持體系的客體是社會上一切需要幫助的人,在本文中指的是在刑事訴訟活動中被采取非羈押措施的未成年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社區(qū)矯正人員以及刑罰執(zhí)行完畢的涉案未成年人,實現方式包括物質與非物質兩種,其中非物質方式暨定期幫教、談心談話等。未成年人檢察社會支持體系是指在未成年人檢察工作的各個環(huán)節(jié),通過社會資源的介入,達到保障訴訟正常進行、未成年合法權益不受侵害、盡快回歸社會以及防止再次犯罪的效果。
(二)未成年人社會支持體系存在的必要性
1.社會支持體系與未成年人檢察工作是共同促進,共同發(fā)展的。1986年6月上海市長寧區(qū)人民檢察院成立中國第一個少年起訴組,邁出了專業(yè)化探索的第一步。2018年2月,最高人民檢察院與共青團中央簽訂的《協(xié)議》,意味著未成年人檢察社會支持體系建設進入了新的發(fā)展階段。迄今為止,中國未成年人檢察工作已經超過了34個年頭。早期,在辦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過程中,就已經提出了“司法保護一條龍”和“社會保護一條龍”相結合的思路。檢察機關通過和婦聯、共青團、關工委等部門配合,在幫教、觀護、預防犯罪、合法權益保障、物質支撐等方面達成共識。
2.未成年人檢察社會支持體系為未成年人順利回歸社會提供了有力支持。尤其是對刑罰執(zhí)行完畢的未成年人來講,一段時期的監(jiān)獄內生活讓他們被貼上了罪犯的標簽,與社會生活的脫節(jié)有可能成為他們再次犯罪的理由。如果在刑罰執(zhí)行完畢以后,有相應的智能部門為他們提供上學、就業(yè)的機會,那我們相信通過我們的關懷幫助他們一定可以走上正途。當然,我們在辦理案件的過程中,不能僅僅是考慮未成年犯罪嫌疑人的合法權益不受侵害,對于那些需要幫助的未成年被害人我們也應傾盡全力去幫助他們。在我們辦理的一起虐待案件中,被害人年僅9周歲,在長達一年半的時間里遭受了父親的女友多次虐待,對她的身心造成了極大的傷害。通過公安機關的詢問筆錄以及被害人親屬的筆錄,我們感受到被害人對周邊的事物警惕性非常高、不信任任何人,在學校也被同學們孤立,可以說她把自己封閉起來了,不讓任何人走進去,她輕易也不會走出來。面對這樣的情況,我們聯合了區(qū)婦聯、團區(qū)委邀請了專業(yè)的心理輔導老師對被害人進行救助。起初,孩子對我們的行為表示不解,她并不認為自己需要幫助。通過我們?yōu)樗^生日,邀請她的同學們一起參觀我們法治宣傳基地,她逐漸打開了心扉。目前,經過5次深入交流,我們建立了良好的朋友關系,她也順利回歸了校園融入了班集體。
3.推動了預防犯罪工作。西青檢察院青禾未檢工作室每年都會開展法治進校園活動,到目前為止已經走遍了轄區(qū)內所有的中小學,取得了良好的法律效果和社會效果,贏得了群眾的口碑。我們在辦案之余利用了大量的時間來進行法治宣傳,就是為了從源頭上遏制犯罪,將青少年犯罪的萌芽及時撲滅。但是,我們的力量是十分有限的,每年一次的法治宣講可能起到的作用并不能如我們預期的那樣,如果未成年人檢察社會支持體系的其他成員單位能將預防未成年人犯罪工作當作本職工作中的一項任務來完成的話,那可能會產生令人意想不到的效果。
二、當前未成年人檢察社會支持體系存在的缺陷
從現實工作來看,各地發(fā)展是極不平衡的,上海等地可以說是遙遙領先,經濟發(fā)展比較滯后的地區(qū)幾乎是沒有社會支持體系,完全依靠檢察機關的力量來解決問題。除此之外,筆者認為還存在以下問題:
(一)缺少相關法律法規(guī)來作為展開工作的依據
目前來看,僅有最高檢、團中央共同簽署的《協(xié)議》,僅依靠兩方合作是遠遠不夠的,婦聯、志愿者團隊、關工委等部門的力量也是我們急需的。規(guī)范性文件的缺失導致基層工作無法順利開展,如何分工、責任劃分、工作標準、效果評估等方面具體操作不明,影響了未成年人檢察社會支持體系的進程。
(二)專業(yè)力量不足,運行效果不好
作為專門辦理未成年人犯罪案件的工作室,我們與區(qū)婦聯、團區(qū)委、區(qū)教育局形成了緊密的合作關系,在未成年人幫教上各自發(fā)揮優(yōu)勢。但是與其他司法機關、志愿服務組織、愛心企業(yè)等對接較少,不利于構建規(guī)范有序、共同參與未檢工作新模式。同時,缺少一些專業(yè)的司法社工、專業(yè)心理咨詢師隨時隨地與我們工作進行對接。
三、對形成切實可行的富有西青檢察特色的未成年人檢察社會支持體系提出建議
(一)建立相應工作體系
該體系的主體應為為未成年人檢察工作服務的所有助力,可以是政府機關、民間團體、社會組織等,也可以是家庭、社區(qū)、學校。依靠政府的領導作用,尤其是政策引導、物質保障、組織協(xié)調以及宣傳引導的主導地位,聚集各個單位充分發(fā)揮職能,形成長期合作機制。
(二)健全工作機制
1.建立檢察機關與政府工作部門對接機制。我們在實際辦案中,曾經出現過這樣的情況,在審查逮捕階段,未成年犯罪嫌疑人缺乏有效的監(jiān)管條件,父母遠在外地,身邊沒有親屬監(jiān)管,并且父母關系決裂,任何一方都不愿意接手看管孩子,這樣再次犯罪的風險是很大的。面對這樣的情況,如果因為缺少監(jiān)管條件,就讓未成年人無法得到一個公平的決定這與我們的辦案宗旨是相違背的。為此,我們找到了轄區(qū)內某社區(qū),與社區(qū)簽訂了對于該未成年的幫教協(xié)議,由該社區(qū)負責對未成年進行監(jiān)管,并定期報送情況。為了有效應對這樣的問題,我們如果在未成年人檢察社會支持體系建立之初就與政府民政部門就該問題達成統(tǒng)一意見由他們來負責這類人群的觀護幫教,這樣既保證了我們的辦案效果,又給與了未成年犯罪嫌疑人必要的關心愛護。
2.建立檢察機關與社會資源對接機制。面對不捕、不訴、臨界預防、判處緩刑以及刑罰執(zhí)行完畢的未成年人,我們還要在處理案件階段以外的時間給與他們必要的幫助,這時便需要我們的社會資源融入進來。通過與社會資源進行對接,我們將需要幫助的未成年人集合到一起,通過物質幫助、精神關懷,助力他們走向正軌,這也是我們建立未成年人檢察社會支持體系的初衷。將實際工作中所需的專業(yè)知識進行重組整合,提高未成年人檢察工作的專業(yè)化水平。
3.建立社會支持體系評價機制。如何對資源的對接效果進行評價,查找不足,以便為今后的工作提供參考借鑒,需通過制定切實可行的評價體系來把控服務質量、提升服務效果。我們的未成年人檢察社會支持體系并不是完全無償的,如進行專業(yè)的心理測評就需要專業(yè)的心理輔導機構通過有償的服務方式。如何對心理輔導機構的服務進行評價,需要考慮多方面的因素。我們應該針對不同的提供服務的對象形成個性鮮明的服務評價標準和評價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