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光宇
宰相婁師德是狄仁杰的貴人,多次向武則天舉薦狄仁杰出任宰相,但從沒有對任何人提起過這件事。
狄仁杰不知道婁師德多次推薦自己,很瞧不起婁師德,認為他太窩囊,只不過是個武將而已,還多次在武則天面前說他的壞話,多次排擠他到外地任職。
武則天很倚重婁師德與狄仁杰,便著手解決他們之間的誤會與不和。
一天,武則天單獨問狄仁杰:“你覺得婁師德賢明嗎?”狄仁杰答:“婁師德作為將領(lǐng)能謹慎守職,至于是否賢明,我不知道。”
武則天又問:“朕重用你,你知道是什么原因嗎?”狄仁杰答:“我是因為文章出色和品行端正而受到重用的,并不是無所作為、依靠別人爬上來的?!?/p>
武則天對狄仁杰說:“我曾經(jīng)不了解你,你受重用,其實是婁師德的功勞。”隨后,令侍從拿來文件箱,找出了十幾篇婁師德的舉薦奏折給狄仁杰看。
狄仁杰看后十分慚愧,心悅誠服地嘆息道:“婁公盛德,我為所容乃不知,吾不逮遠矣!”大意是:婁師德品德高尚,我被他寬容相待卻不知道,我不如他,差得太遠了!
司馬光在《資治通鑒》中就此事評論道:“是時羅織紛紜,師德久為將相,獨能以功名終,人以是重之?!贝笠馐牵寒?dāng)時羅織罪名的風(fēng)氣很盛,婁師德長期擔(dān)任將領(lǐng)和宰相,卻能以功成名就告終,是因為人們敬重他的高尚人品。
古往今來的歷史可以證明:暗中行善的人,更容易得到加倍的福報;暗中行惡的人,更容易埋下禍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