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曉晨,黃峰華,畢洪文,張 研,李文楓,李金霞
(黑龍江省農業(yè)科學院農業(yè)遙感與信息研究所,黑龍江哈爾濱150086)
嫩江市位于黑龍江省西北部,地跨124°44′30″~126°49′30″E、48°42′35″~51°00′05″N,處于嫩江流域上游,黑、蒙和加格達奇、呼倫貝爾、齊齊哈爾、黑河“兩省四市”交匯點,大小興安嶺生態(tài)功能保護區(qū)和松嫩平原現代農業(yè)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qū)內;全市行政區(qū)域土地面積1.51萬km2,總人口46.5萬人。嫩江市屬寒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橫跨四、五、六3個積溫帶,冬長夏短、四季分明,年平均氣溫-2~2℃,晝夜溫差大,5—8月溫差可達14~18℃,全年≥10℃有效積溫1 850~2 300℃,年降水量480~630 mm,無霜期80~120 d,年日照時數2 560~2 760 h,冷涼的氣候條件非常適宜小麥的生長發(fā)育[1-3]。
2019年嫩江市耕地面積43.23萬hm2,土壤以黑土和草甸土為主,占總耕地面積的90%,黑土層平均厚度60 cm,是全國平均水平的1倍以上。土壤有機質含量40~60 g/kg,是全國平均水平的6~8倍,堿解氮、速效鉀、速效磷全部達到國家一類土壤水平標準,適于豆、麥、薯等作物生長,是優(yōu)質小麥綠色生產基地、國家重要商品糧基地和綠色食品主產區(qū),是我國著名的麥、豆生產基地,多次被授予“全國糧食生產先進市”榮譽稱號,素有“北國糧倉”之美譽[1-3]。
小麥是嫩江市的優(yōu)勢作物之一,2019年嫩江市小麥播種面積4.83萬hm2,平均單位面積產量3 382.5 kg/hm2,總產量16.35萬t,總產值約4.1億元。
2019年嫩江市小麥播種面積4.83萬hm2,占全省小麥播種面積的50%,占全市耕地面積的11.19%,達到了近20年來的最低點。目前生產上應用的品種以優(yōu)質強筋小麥品種為主,主要小麥品種為龍麥35、克春6及克春9,其中龍麥35占50%。
嫩江市小麥生產成本主要由土地成本、人工成本和物質與服務費用構成。2019年嫩江小麥總成本約9 660元/hm2,其中:物質與服務費用4 500元/hm2,人工成本750元/hm2,土地成本4 350元/hm2。2019年嫩江市普通小麥平均銷售價格為2.5元/kg,總收入8 460元/hm2,除去生產成本,凈收益為-1 200元/hm2[4]。
嫩江市全市無外貿小麥加工企業(yè),有一家大型現代化小麥加工企業(yè)——嫩江縣鴻興面粉有限公司,主營業(yè)務包括小麥、面粉加工銷售、農作物種植、物流等,原糧倉容達20萬t,年面粉加工產能可達13萬t。公司生產的“食佳”牌面粉綠色無公害、無任何添加劑,榮獲“黑龍江省著名商標”“黑龍江省名牌產品”等榮譽稱號,并被中國綠色食品發(fā)展中心認證為“綠色食品A級產品”,2019年銷售額3 000萬元。
2018年嫩江市小麥播種面積約為6萬hm2,占全市耕地面積的13.83%,與之相比,2019年嫩江市小麥播種面積減少了1.17萬hm2,降低了19.5%。嫩江市小麥種植區(qū)比較效益高,無補貼時農戶自發(fā)輪作,效果非常好,但是自從大豆和玉米有種植補貼后,嚴重影響了農戶的小麥種植積極性,導致小麥種植面積持續(xù)降低[1-3]。
2019年嫩江市持續(xù)降雨,氣溫低,光照少,小麥灌漿速率下降,籽粒不飽滿,干物質積累減少,千粒質量下降,嚴重影響小麥的單位面積產量,總產量降低。嫩江市小麥2019年平均產量達到3 382.5 kg/hm2,比2018年的3 570 kg/hm2減產187.5 kg/hm2,降低了5.25%[1-3]。
2019年嫩江市小麥種植總成本9 660元/hm2,比2018年的9 450元/hm2增加了210元。主要原因是生產成本以及土地成本不斷上漲,2019年物質與服務費用較2018年增加45元/hm2,人工費用增加75元/hm2,土地成本費用較2018年增加90元/hm2[1-3]。
2019年嫩江市小麥種植效益較2018年減少了150元/hm2。因生長期持續(xù)降雨,小麥品質受影響,盡管小麥平均價格比2018年降低0.2元/kg,但還是有價無市;單位面積產量降低及總成本增加也影響了小麥種植戶的收益,純收入呈現負增長,對小麥產業(yè)發(fā)展極為不利[1-3]。
一是國家對東北地區(qū)小麥沒有扶持政策,小麥生產波動較大?,F在4大糧食作物只有小麥沒有政策支持,嚴重影響了農戶的小麥種植積極性。二是當地農業(yè)完全是雨養(yǎng)農業(yè),抵御自然災害的能力較弱。受不良氣候因素影響,夏季降雨多、低溫、寡照,導致粒質量低,使小麥產量低、品質差,導致農戶種植小麥積極性不高。三是缺少小麥加工企業(yè),外銷運費成本高,當地加工廠對小麥產業(yè)的拉動能力不強。小麥加工企業(yè)銷售上遇到的主要問題是渠道打不開,運費成本高、物流不暢通、價格高[1-3]。
嫩江市位于大興安嶺沿麓,是我國優(yōu)質強筋春小麥優(yōu)勢產業(yè)帶,具有發(fā)展“硬紅春”專用面包麥的生態(tài)資源優(yōu)勢。為充分發(fā)揮優(yōu)質強筋小麥品種生產能力和提高市場競爭力,應以優(yōu)質強筋小麥品種為核心技術,以合理密植、平衡施肥、氮素后移、增施硫、鉀肥等相應配套生產技術。對于嚴重影響小麥加工品質的2,4-D除草劑應該慎用。建立和推廣優(yōu)質強筋小麥高效生產技術體系,實行規(guī)?;a,將小麥從產品迅速轉化為商品,提高種麥效益。為此,應擴大優(yōu)質強筋小麥種植面積,加大龍輻麥19、龍麥33、龍麥35、龍麥36、龍輻麥18和克豐12等一批優(yōu)質強筋高產小麥新品種推廣力度,形成嫩江強筋面粉生產種植基地,集中種植優(yōu)質品種[1,5-6]。
改變一家一戶的散戶生產和經營方式,鼓勵土地流轉,促進規(guī)?;?、產業(yè)化生產和經營,建立專用、特用小麥生產基地;充分發(fā)揮土地集中連片的優(yōu)勢,實現規(guī)范化和標準化生產,提高生產效率,提高小麥生產和加工質量,增強競爭力,推動小麥加工業(yè)的發(fā)展[1,5-6]。
建議給予小麥生產與其他主要糧食作物同等或相近的補貼性政策支持,如設立優(yōu)質強筋小麥良種補貼,實行東北小麥最低收購價補貼政策;事實上新疆已經納入補貼最低收購價?;蛟邴?豆產區(qū)實行合理輪作補貼,縮減輪作作物間生產效益差距,鼓勵農戶穩(wěn)定小麥的種植面積,以確??茖W合理的輪作體系,持續(xù)推進種植業(yè)結構調整[1,5-6]。
北方居民的主要口糧是面粉。隨著人們食品安全意識的增強,消費市場對黃河流域的添加化學增筋劑、化學增白劑的面粉需求降低,而黑龍江“一籮到底”的面粉用量劇增。應該通過企業(yè)與農戶聯(lián)手,政府職能部門予以支持,加大力度扶持嫩江市小麥加工企業(yè),凸顯黑龍江寒地有機面粉特色,做大做強面粉品牌,提升面粉價值,打造綠色、安全、優(yōu)質的農產品品牌,提高消費者認知度和認可度[1,5-6]。
嫩江市地處黑龍江省北部,氣候冷涼,適合大面積種植的農作物有限,尤其是在第五、六積溫帶的山區(qū)、半山區(qū),只能以小麥和大豆進行輪作。但是,隨著近年大豆振興計劃的實施,大豆補貼攀升,預計2020年嫩江市小麥種植面積有所降低。而小麥價格受市場影響較大,從當前的市場供需關系來看,未來小麥的市場價格還會有所下降[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