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文平 舒勇志 張輝 郭千年 馮旭
(寧波鋼鐵有限公司煉鐵廠 浙江寧波 315800)
寧波鋼鐵燒結一期460m2環(huán)冷機卸礦漏斗下料口原設計采用電液閘門控制料流,在電液閘門轉軸位置一側設置旋轉編碼器,反饋至中央控制室顯示閘門開度,配合頭部攝像頭觀察料流情況,經過多年運行、閘門內部磨損嚴重,且修補困難,檢修閘門內部作業(yè)環(huán)境差,且在運行中經常出現(xiàn)卡大塊停機,處理難度極大,安全風險極高,為此閘門改型事關燒結能否正常順產。
燒結環(huán)冷機下料口是整個燒結礦流程咽喉部位,環(huán)冷機冷卻后的成品燒結礦經電液閘門進入下游膠帶機運輸,原閘門安裝位置見圖1,其下游膠帶機帶速1.25m/s,膠帶機帶寬B=1400mm,膠帶機運輸量Q≤1100t/h;其上游環(huán)冷機處理能力900t/h~1100t/h,由于環(huán)冷機由75個臺車組成一個正多邊形,環(huán)冷機下料不是均勻下料,而是隨著臺車運行呈周期脈沖形式,但下游膠帶機要求盡可能物料料流均勻,不然料頭堆積在下游膠帶機頭部撒料,下料口閘門不僅要實現(xiàn)上游不停機關閉功能,還要實現(xiàn)物料高峰控制料流的功能,最初設置有旋轉編碼器,反饋閘門開度至中央控制室,配合頭部攝像頭觀察料流情況,操作員要憑經驗、配合環(huán)冷機機速,設定閘門開度,經過長期運行,物料沖刷、磨損嚴重,逢停必修,多次修補,導致閘門密封變差,現(xiàn)場環(huán)境極差,閘門開度設定旋轉編碼器故障極高,無法正常反饋或現(xiàn)場顯示不準確,時有導致現(xiàn)場卡?;虿幌铝?,處理難度極大,處理卡料極易造成安全事故,為此閘門改型勢在必行。
圖1 原閘門安裝位置示意圖
降低物料落差、降低物料流速,方便內部檢修,擴大閘門內部空間尺寸是決定閘門結構形式主要因素。由于閘門所處位置特殊,內部檢修困難,為此需要擴大閘門內部空間尺寸,但最底部下料口尺寸需滿足控制物料料流的作用,在滿足控制料流前提下,盡可能利用現(xiàn)場空間,擴大閘門內部尺寸,增加儲料臺階,臺階上設置高鉻鑄鐵耐磨方鋼,提高閘門使用壽命,延長閘門檢修周期,降低檢修費用。
新、舊閘門尺寸對比見圖3與圖2。
圖2 舊閘門尺寸圖
通過圖2與圖3對比,不難發(fā)現(xiàn),閘門寬度方向由舊閘門800mm放大至新閘門1620mm,閘門長度方向,沿物料前進方向閘門卸料口前移將600mm,通過以上手段增加閘門內部物料流通截面積,有效降低物料流速,減少物料對側壁的沖刷,減少揚塵,并將原垂直的側壁改為3層階梯狀,在階梯上部設置高鉻鑄鐵耐磨方鋼,檢修時只要更換臺階上部方鋼即可,檢修方便,時間短,工作量小。
圖3 新閘門尺寸圖
控制料流寬度,減少下游膠帶機頭部撒料,由于下游膠帶機頭部設置有過渡托輥組由原35度逐漸過渡至20度、10度,至頭輪處膠帶變平,導致膠帶上物料堆積角發(fā)生變化,物料直接從膠帶上撒落,造成清理工作量大,為此需有效控制閘門下料口寬度及高度是解決頭部撒落料關鍵技術。為此經過多次試驗,采用閘門下沿尺寸為長度為500mm,寬度為600mm,根據(jù)膠帶機帶速、帶寬等參數(shù)經過計算物料在膠帶機頭尾部堆積,溜槽下沿距離膠帶面200mm,根據(jù)成品燒結礦(運動)堆積角安息角為30度(帶速1.25m/s),按照《DTⅡ(A)型帶式輸送機設計手冊》式(3.3-1)計算膠帶機輸送帶上允許的最大物料橫截面積[3]:輸送帶上允許的最大物料橫截面積[1]:
式中:b—輸送帶可用寬度,m;
B≤2m時,b=0.9B-0.5
B≥2m時,b=B-0.25m;由于下游膠帶機帶寬B=1400mm,所以b=1.15m;
l3—中間輥長度;經查l3=0.53m;
θ—物料的運動堆積角;查《DTⅡ(A)型帶式輸送機設計手冊》表2-1得θ=30°;
λ—托輥架傾角;由于膠帶機進入頭部時托輥架角度過渡至0度,所以λ=0度。
所以:S=S1+S2=0.2204(m2)
根據(jù)輸送帶上允許最大物料橫截面積計算下游膠帶機輸送能力:
根據(jù)《DTⅡ(A)型帶式輸送機設計手冊》式(3.3-4)~式(3.3-6)計算下游膠帶機輸送能力[1]:
Q =3.6Sνkρ=1686(t/h)
式中:Q—輸送量,t/h;
ν—帶速,m/s;
ρ—密度,kg/m3;
S—最大堆積面積,m2;
k—輸送機傾斜系數(shù)。
計算得下游膠帶機最大輸送量Q=1686t/h;滿足上下游設備生產能力,且物料在膠帶機頭部過渡托輥架至傳動滾筒區(qū)域不至于撒落料,降低清料勞動強度以及下游設備故障。
放料口尺寸選擇以及閘門通過量核算避免閘門出現(xiàn)卡大塊,消除卡大塊處理安全隱患。
根據(jù)放料口尺寸選擇公式[2]
式中:a—方形或矩形放料口短邊長度,(單位:mm);
A、B—矩形放料口邊長,B>A(單位:mm);
式中:k—系數(shù),當最大塊料組(1 dmax~0.8 dmax之間的塊料總和)含量較少(小于10%時)取0.8;當含量較多(大于10%時)取1;
ψ—物料的內摩擦角,度;
K—系數(shù),篩分過的物料取2.6,原物料取2.4。
根據(jù)《現(xiàn)代冶煉設備選型與計算實用手冊》表2-3-1常用物料摩擦系數(shù)值,燒結礦內摩擦系數(shù)0.93-1.14,取1,對應內摩擦角ψ=45°,K=2.4。
經過計算所得a≥293mm;由于實際選擇a=600mm,滿足閘門放料要求,避免由于閘門下料口尺寸偏小導致卡大塊停機,減少卡大塊處理安全風險。
驗算閘門放料口通過能力是否滿足生產需求,根據(jù)閘門排放能力計算[2]
式中:Q—放料口物料通過能力,t/h;
γ—物料堆比重,t/m3;
F—放料口面積,m2;
矩形放料口F =(a-db)(b-db)(a>b矩形放料口邊長,m)
(db物料標準塊度,此次計算按照最大塊尺寸0.15m計算)
ν—物料流出速度(m/s),物料流出速度與物料的初抗剪強度(物料間的附著力)及物料的內摩擦角有關,底開矩形放料口:放料口水力半徑R=0.133(m);物料臨界水力半徑Re==0.0027(m);由于R》Re,物料流出速度按照公式 ν =λ
計算所得ν=1(m/s)
式中:φ—物料的內摩擦角,度;
f—物料的內摩擦系數(shù);
λ—放料系數(shù),塊燒結礦及焦炭可按0.4考慮;
g—自由落體重力加速度9.81m/s2。
物料的內摩擦系數(shù)f與內摩擦角φ的關系為f=tgφ,燒結礦內摩擦系數(shù)為0.97-1.14,取1。
經過計算,閘門每小時放料能力Q =3600γFν=179
由于環(huán)冷機設計產量為每小時900t/h~1100t/h;下游膠帶機設計運輸量為1100t/h;完全滿足上下游設備使用要求。且完全可以避免閘門處卡大塊燒結礦,減少卡大塊導致燒結機停機,降低主線設備故障率,減少開停機且避免卡大塊處理安全風險。
由圖2可以看到,將閘門翻板放置在閘門內部,翻板軸穿過閘門側壁處設計密封裝置,翻板軸置于閘門臺階下部,避免物料沖刷,將閘門徹底密封,并將閘門下料口前側面做成活動人孔門,方便檢修人員、器具、備件進出,檢修結束將前側面密封做好,插銷關閉即可。此結構亦方便閘門卡大塊處理,一旦出現(xiàn)卡停,將閘門前側面打開,將大塊物料從前部卸至下游膠帶即可,極大降低卡大塊處理速度和難度。
此閘門從2016年5月上機,至今已使用36個月,通過2015年及2017年環(huán)冷機卸礦閘門卡停次數(shù)、時間統(tǒng)計表見表1。
2017年環(huán)冷機卸礦閘門卡停次數(shù)、時間統(tǒng)計見表2。
表1 2015年環(huán)冷機閘門卡停故障統(tǒng)計
表2 2017年環(huán)冷閘門卡停故障統(tǒng)計
對比表1表2,看出此閘門使用效果良好,從2015年的月均卡停2次,至2017年月均0.5次,故障時間從月均0.5小時,下降至0.15小時;大大降低燒結環(huán)冷機下料口卡大塊停機故障,減少處理卡大塊停機安全風險,減少膠帶機頭部撒料,降低清料勞動量。
通過對現(xiàn)場空間合理利用,對環(huán)冷機下樓口閘門降低落差,降低流速,增大閘門內部空間,減少物料磨損、沖擊,延長使用壽命,增大空間,降低閘門卡料故障,并通過對閘門下料口收口、前延,控制物料在下游膠帶機上截面高度等措施,避免膠帶機頭部灑落料,同步解決閘門密封問題,減少現(xiàn)場揚塵,通過使用實踐,充分證明該閘門設計改型實踐,使用效果良好,值得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