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海龍
(內(nèi)蒙古自治區(qū)婦幼保健院影像科,內(nèi)蒙古 呼和浩特 010000)
乳腺疾病是威脅女性生命健康的頭號殺手,乳腺癌的發(fā)病率占女性惡性腫瘤的第一位[1]。乳腺疾病尤其是乳腺腫瘤的早期診查非常重要,盡早明確疾病類型和病理類型對于治療及預后有重要幫助。本研究對MRI、CT和乳腺X現(xiàn)攝影三種檢查乳腺疾病的方法進行比較,為臨床更好地應用提供科學依據(jù),現(xiàn)報告如下。
選取2018年6月~2020年6月我院收治的乳腺疾病患者40例,患者均為女性,年齡20~63歲,平均(46.3±7.2)歲。病灶53處,直徑1.6~68.3 mm,平均(16.4±8.6)mm,其中左側(cè)28處,右側(cè)25處,病理檢查良性27人(32處),惡性13人(21處)。
(1)年滿18周歲女性;
(2)為乳腺疾病初次就診;
(3)入院后經(jīng)病理檢查確診;
(4)病例資料完整。
(1)不符合納入標準;
(2)胸部、乳房進行過其它手術,影響影像學檢查者;
(3)患有其它惡性腫瘤轉(zhuǎn)移者;
(4)妊娠期患者。
采用飛利浦1.5 T Ingenia磁共振成像系統(tǒng)和乳腺專用線圈進行MRI檢查,患者俯臥位,雙臂外展,將雙乳置于線圈內(nèi),啟動計算機進行掃描,使用ROI繪制時間-信號強度曲線,進行觀察。
采用你西門子雙源Drive CT進行CT檢查,患者俯臥位,將腹部和頸胸部使用棉墊墊高,令乳房懸垂,層厚5 mm,層距5 mm,螺距1.0,9~120 kV。
采用GE全數(shù)字化乳腺鉬靶攝影進行乳腺X線攝影檢查,患者仰臥位,對患者雙側(cè)乳腺進行頭尾位和內(nèi)外斜位攝影。
觀察病灶大小、形態(tài)、位置、數(shù)量、邊緣及浸潤情況等,所有攝片均由副主任以上職稱的影像學專業(yè)老師觀察。
采用MRI方法檢查病灶最大直徑為(17.3±9.5)mm,采用CT方法檢查病灶最大直徑為(17.5±9.3)mm,使用乳腺X線方法檢查病灶最大直徑為(17.1±9.7)mm,病理檢查病灶最大直徑為(16.9±9.5)mm。三種方法與病理結(jié)果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t=0.217、0.329、0.107,P>0.05)。
本研究40例患者,病理檢查良性27例(32處),惡性13例(21處),MRI、CT、乳腺X線攝影診斷良、惡性乳腺病變的敏感性分別為88.68 %、79.23 %、67.92 %,MRI與CT相比差異不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x2= 1.752,P>0.05),MRI與乳腺X線攝影相比,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x2= 6.719,P<0.05);特異性分別為92.45 %、86.79 %、69.81 %,MRI與CT相比差異不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x2= 0.913,P>0.05),MRI與乳腺X線攝影相比,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x2= 8.874,P<0.05);準確性分別為90.57 %、84.91 %、67.92 %,MRI與CT相比差異不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x2= 0.789,P>0.05),MRI與乳腺X線攝影相比,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x2= 8.260,P<0.05)。
乳腺X線攝影技術是最早的影像學檢查手段X線攝片技術的延伸,其利用X射線成像。X射線是一種由原子中的電子在兩個能量相差較大的能級之間躍遷產(chǎn)生的粒子流,波長介于紫外線和γ射線之間,是一種電磁輻射,X射線能夠透過許多對可見光不透明的物質(zhì),使很多固體材料發(fā)生可見熒光,使照相底片感光以及空氣電離等效應[2]。X線最早僅應用于骨科,現(xiàn)代通過先進的圖像處理技術,將圖像亮度和對比度增加后,能夠看到更多病灶,在乳腺疾病方面,乳腺X線攝影技術也得到了越來越多的應用。如今的乳腺X線攝影技術能夠清晰地顯示出乳腺結(jié)構(gòu),對于微小的鈣化分辨能力極佳,對于早期乳腺癌有很好的診斷優(yōu)勢,且乳腺X線攝影較CT輻射更少,廣泛應用于乳腺疾病中。但其在致密型乳腺或病位在乳腺高位的病變、乳腺增生嚴重并發(fā)微小腫瘤等情況中容易發(fā)生漏診,而且由于過度擠壓,對于病變大小的估計能力較差。本研究結(jié)果顯示,乳腺X線攝影診斷乳腺病變的敏感性、特異性、準確性均較差,但其還存在著較高的符合率,并且其操作簡單、價格便宜,早期乳腺癌診斷效果好,適用于乳腺疾病的篩查。
MRI技術不僅能夠清楚地顯示病灶,還能夠從血流動力學方面反應出病灶的功能特征,能夠較準確地評估出病變的良惡性情況,且其無輻射,對于具有臨床特征,但經(jīng)乳腺X線攝影篩查難以顯示的病灶,均可較好的顯示。本研究中MRI對于良惡性病變的敏感性、特異性、準確性分別為88.68 %、92.45 %、90.57 %,均為三種檢查方法中最高,陳紅梅等[3]應用MRI技術鑒別良惡性病灶,敏感度、特異性也均達到80%以上。但MRI對于微小鈣化不敏感,且MRI的假陽性率較好,故臨床還應結(jié)合患者癥狀體征,聯(lián)合應用乳腺X線攝影和CT共同確診。
CT即X射線斷層掃描技術,是X射線技術的延伸,CT能夠看到更多平面的成像,但其價格較貴,輻射較強,并且臨床認為CT并不能獲得比乳腺X線攝影更多的信息,并且對微小鈣化的檢查還遜于乳腺X線攝影。但研究結(jié)果顯示CT的敏感度、特異度、準確度均高于乳腺X線攝影,說明CT仍具有一定的臨床價值。
綜上所述,乳腺X線攝影雖漏診較多,但其對于乳腺癌早期診斷效果好,價格便宜,適合作為早期篩查手段;MRI和CT在敏感度、特異度、準確度上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但MRI高于CT,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可能與病例數(shù)有關,CT輻射較大,價格高,故MRI臨床性價比更高,但MRI也存在著一定的漏診率,臨床還需將CT作為補充,并結(jié)合乳腺X線攝影技術,彌補對于微小鈣化檢出率低的不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