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 風
(河南省睢縣畜牧局,河南 睢縣 476900)
新城疫在冬春寒冷季節(jié)較為流行,病毒經由消化道、呼吸道與結膜等途徑感染,是一種高度接觸性傳染病。病雞臨床多表現(xiàn)為呼吸困難、食欲下降、頭頸伸直、咳嗽、氣喘等癥狀,嗉囊內蓄積大量腐臭味液體、有時從病雞口中流出,排泄糞便呈水樣,機體逐漸消瘦、脫水,部分病雞出現(xiàn)神經癥狀,呈慢性散發(fā)性死亡。針對病死雞進行病理剖檢,可觀察到氣管、喉頭、腸道等多處黏膜與漿膜出血,十二指腸與小腸卵黃蒂后、盲腸、直腸等多處組織出血,嚴重者可見棗核狀潰瘍面,由此初步診斷為患新城疫,可待后續(xù)通過檢測新城疫病原進行確診。
該疾病多由舍內通風不良、環(huán)境污染嚴重導致,病雞食欲下降、表現(xiàn)出嚴重的呼吸道癥狀,可聽到呼吸時有呼嚕聲,部分病雞伴有高熱癥狀、體溫升至42℃。針對病死雞進行剖檢,可觀察到呼吸道、腸道出現(xiàn)明顯病變,十二指腸水腫、布有出血點,盲腸內存有黑色塊狀物,嗉囊內空虛。
患大腸桿菌病的雞只在發(fā)病初期表現(xiàn)為精神沉郁、食欲減退、久臥嗜睡、不愿行走等癥狀,伴隨病程延長病雞開始排出稀樣糞便、泄殖腔周圍污染嚴重,少數(shù)病雞在出現(xiàn)神經癥狀后快速死亡。針對病死雞進行剖檢,可觀察到心臟、肝臟、膽囊等器官組織明顯腫大,卵黃膜變薄、變脆,多處黏膜脫落出血。經動物實驗、病料鏡檢后,可觀察到大腸桿菌。
該疾病的致病因素較為復雜,諸如氣溫驟降、缺乏營養(yǎng)、藥物中毒、氨氣含量過高、雞只生長發(fā)育過快等因素均有可能誘發(fā)肉雞腹水綜合征,以冬春季節(jié)的發(fā)病率最高,4~6周齡雞只普遍易感,發(fā)病率約為3%~5%、死亡率近50%。病雞多表現(xiàn)為精神沉郁、食欲減退、縮頭嗜睡、離群獨居、羽毛蓬亂、呼吸困難等癥狀,胸腹部位出現(xiàn)水腫,觸碰可感受到流動液體。取病死雞進行剖檢,可觀察到心肌纖維腫脹,與心外膜間存在大量積液,結締組織增生;肝臟被膜水腫、增厚,布有纖維素性滲出物;肺臟充血,呼吸性毛支氣管萎縮;腎小球充血,腎小管腫脹;胃腸黏膜脫落,布有出血癥狀。取其心臟、肝、肺、胃腸等組織制作切片,經由HE染色與鏡檢后即可確診。
當前針對雞新城疫尚無特效治療方法,要求養(yǎng)殖人員在日常加強對雞群狀態(tài)的觀察,在發(fā)病初期可選取3~5倍量新城疫克隆30疫苗添加在飲水中供病雞自由飲水,并在水中添加黃芪多糖、維生素等營養(yǎng)劑,幫助雞只提高機體抵抗力;待治療2d后,搭配清瘟解毒或雙黃連口服液進行灌服,針對出現(xiàn)神經癥狀的雞只進行淘汰。同時,需秉持預防為主原則進行雞只的免疫接種管理,針對7~10日齡雛雞,可選用新城疫弱毒苗點眼或滴鼻,配合0.3mL新城疫滅活苗進行皮下注射;針對28日齡雛雞,選取2倍量新城疫弱毒苗飲水;針對50日齡雞只,選取2倍量新城疫弱毒苗飲水,并且此后每隔6~8周選取2倍量新城疫克隆30疫苗飲水;針對2月齡、4月齡雞只,則選用0.5mL新城疫滅活苗進行肌肉注射,并每隔3月注射一次,保障取得良好的防疫效果[1]。
當雞群中出現(xiàn)呼吸道疾病病例時,應選取250g板藍根顆粒搭配0.2g利巴韋林顆粒兌水300kg進行全群喂服,連用5d起到預防作用;針對病雞可選用1mL青鏈霉素進行肌肉注射,配合雙黃連口服液鞏固療效。同時,需選用SPF雞胚制作的凍干苗進行免疫注射,合理調節(jié)雞群養(yǎng)殖密度,并做好雞舍的通風、衛(wèi)生與消毒管理。
通常選取頭孢拉定、氧氟沙星等藥物隨水喂服,可在6-9d內觀察到良好的治療效果;選用慶大霉素對病雞進行肌肉注射,連用4-5d起到緩解病癥作用;配合多種抗生素進行治療,防止病菌產生耐藥性,并且針對出現(xiàn)神經癥狀的病雞進行淘汰與無害化處理。
在藥物治療方面,將病雞腹腔內的腹水抽出,選用2萬IU鏈霉素進行注射治療,通常用藥2~4次即可治愈;選取5~10g環(huán)丙沙星或10g阿莫西林配合1kg水進行給藥治療,預防繼發(fā)感染;選用0.1mL亞酸鈉對病雞進行1~2次的皮下注射,搭配125mg脲酶抑制劑添加在每千克飼料中,降低病雞死亡率;選用大黃蘇打片對20日齡病雞進行每日1次喂服,配合維生素、抗生素藥物進行治療,用于提高機體抵抗力。同時,還應做好舍內的保暖、通風與消毒管理,針對飼料進行合理營養(yǎng)搭配,起到疾病預防作用。
冬春季節(jié)影響雞只飼養(yǎng)管理的因素較多,以新城疫、呼吸道疾病、大腸桿菌病、腹水綜合征為代表的疾病具有發(fā)病率高、感染幾率大等特點,對于養(yǎng)殖戶效益構成較大威脅。因此要求養(yǎng)殖人員加強對常見雞病臨床癥狀的觀察與研究,保障針對患病雞只進行及時診斷與治療,落實免疫接種工作,提升雞群抵抗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