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情系藤州山水五題

      2020-12-14 04:15曾春鳳
      西部散文選刊 2020年11期
      關(guān)鍵詞:蝴蝶谷

      一、蝴蝶谷的山水清韻

      被譽(yù)為“天下最爽”的蝴蝶谷沖浪漂流,早在十年前,我就體驗(yàn)過它激情飛揚(yáng)的動感一面。如今,隔了一段琴瑟年華,我和幾位文友,循著爽心瀑布濺溢的一絲清涼,前往蝴蝶谷消暑、探幽。

      蝴蝶谷位于藤縣東南方35公里外的埌南鎮(zhèn)黎寨村。汽車穿過金波蕩漾的稻田,繞過雞犬相聞的村落,涉過蛙聲起伏的塘基……近了,蝴蝶谷的嬌姿麗影已隱約可見:號稱“藤南最高峰”的尖峰頂,巍峨偉岸,氣勢不凡,與之偎依的蝴蝶谷植被豐茂,青翠欲滴,遠(yuǎn)觀,恰如娉婷少女飛揚(yáng)的裙裾。一抹夏日風(fēng)情,清潤了我們的眸子。

      漂流沖浪一族,大多午后才活躍。早上的蝴蝶谷顯得有些冷清,抬眸遠(yuǎn)覽,但見狹長幽深的山谷薄嵐氤氳,古樹參天,老藤纏繞,山花爛漫,草木清香混合著負(fù)離子的氣息,如一壺香氣裊裊的新茶,教人沉醉不知南北。潺潺流水聲于山谷深處隱約回響,似一支歡快悠揚(yáng)的樂曲,牽引著我們的腳步。

      沿著石子鋪就的曲徑行走,藤蔓青蘿拂拭游人衣裳,古樸別致的吊腳小木屋客棧,明窗凈幾,修竹掩映,透著“禪房花木深”的清雅;獨(dú)具匠心的玲瓏曲欄,襯著小橋流水的靈動,更添幾許韻味;姹紫嫣紅的野花,東一簇,西一叢,在最美的年華縱情妖嬈;難分難舍的古藤纏樹,演繹著一幕幕蕩氣回腸的曠世傳奇……此時,陽光透過繁密的枝葉,撒下金光點(diǎn)點(diǎn),踩著斑駁的林蔭,影在移,景在換,恍惚間似乎走進(jìn)一幅色彩斑斕的油畫中。

      只顧貪戀眼前風(fēng)光,卻忽略了聽覺的享受。當(dāng)“山光悅鳥性”的詩句從我的腦海閃過時,蝴蝶谷就像通了電源的播放機(jī):高低起伏的鳥鳴聲,清脆悅耳,有的婉轉(zhuǎn)悠長,情切切意綿綿,有的竊竊私語,嘮嘮叨叨如拉家常,也有想說些體己話兒的“,咻———”一聲撲騰到另一枝椏上,和知心的小鳥耳鬢廝磨一番,吳儂軟語幾句,又“咻———”的一下雙雙飛走。除了麻雀、鷓鴣、斑鳩和不知名的小鳥,唱得最歡的要數(shù)知了了,它們可不像小鳥那般低調(diào),那得意勁兒就像剛獲了金獎的歌唱家,興奮的站在高枝上不知疲倦地賣弄著歌喉,時有山風(fēng)襲來,嘩嘩的樹葉如掌聲響起,越發(fā)讓“歌王”倍受鼓舞。好一組和諧的天籟之音,聽著聽著,漸漸使人返璞歸真,寵辱皆忘。

      時值盛夏,日照漸強(qiáng),草木被蒸發(fā)出醉人的幽香,遮天蔽日的樹蔭下,蝴蝶谷似乎忘了季節(jié)的更迭。這清幽純凈的世界,讓人遍體生涼,心曠神怡。循著濕漉漉的青石板拾級而上,一條貫穿整個峽谷的瀑布溪流、沖浪滑道,就不經(jīng)意地遇見了。

      溪水不算十分清澈,兩岸水草肥美,灌木叢生。一種叫蘿顯木的白色小花簌簌而下,水面落英繽紛,暗香浮動,果真是“落花有意流水無情”嗎?我一時發(fā)起呆來。還沒有人開始漂流,流水少了載舟的負(fù)擔(dān),流得更自由歡暢。溪道時闊時窄,時緩時急,時安靜時喧嘩,流水遇到大石頭時,不爭也不辯,只調(diào)皮的轉(zhuǎn)個圈,繼續(xù)前行。怪不得老子說:“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于道?!鄙酱ê恿?,皆是地上的文章,處處暗藏人生哲理,流水更是一位智者,不留戀溫柔鄉(xiāng),不與頑石辯錯對,只有一副滋養(yǎng)萬物的慈悲心腸。

      哇!瀑布!前方文友的驚呼,打斷了我的沉思,不由加快腳步。果然,爽心瀑布從尖峰頂?shù)膽已虑捅陲w瀉而下,喧聲如雷,似千軍吶喊,萬馬奔騰,震耳欲聾。一股水簾,就是一幅巨大的白布帶,一頭撞到凸起的巖石上,瞬間被撕扯成大小的幾綹,水花四濺猶如萬斛晶珠,陽光下折射出夢幻般的光芒;這瀑布,又像是誰在天幕撕開一道缺口,千萬朵白云匯聚成團(tuán),從天空翻滾而降,落入碧綠潭中,隨著河流遠(yuǎn)去。臨此佳境,不禁想起唐宣宗李忱和禪師黃檗兩人合作的詩句:“千巖萬壑不辭勞,遠(yuǎn)看方知出處高。溪澗豈能留得住,終歸大海作波濤?!逼俨加懈哌h(yuǎn)的志向,溪流也有它的追求,真是一滴水中可觀照出百種人生軌跡呢。

      我們走累了,坐在平坦的大石上,仰看流云舒展,側(cè)聽風(fēng)過樹梢,心中滋生無限閑情。忽然,看見一對彩蝶翩然飛舞于林間,斑斕纖薄的羽翼,似一曲《梁祝》煽動的音符;又長又彎的觸角,勾勒出一種“莊生曉夢迷蝴蝶”的幻境。蝴蝶谷因春花爛漫,蝴蝶成群飛舞而得名,夏季的蝴蝶難尋芳蹤,這一偶遇,美了我們無盡的遐想……

      蝴蝶谷山清水秀,不染俗塵,她以一派天真爛漫的女兒嬌態(tài),在藤南一隅顧盼生輝,韻味綿長,讓人們留連忘返。

      二、迷人的禤洲島

      禤洲島,與縣城隔水相望,站在西江大橋遠(yuǎn)眺,它宛若浮動于潯江之上的一塊綠翡翠,經(jīng)歲月流水的打磨,日益溫潤通透,熠熠生輝。今年冬天,我有幸與十多位文友、書法家參加“藤縣文聯(lián)送春聯(lián)下鄉(xiāng)”活動,踏足禤洲,領(lǐng)略了島上的醉人美景、風(fēng)土人情以及文化底蘊(yùn)。

      禤洲四面臨水,是廣西內(nèi)河第二大島。我們從東山腳下的海事碼頭乘船出發(fā),佇立船頭,習(xí)習(xí)江風(fēng)拂面,舞動一層薄霧輕嵐,座落在距縣城約10公里江面的禤洲隱約可見,它像一位蒙紗披帳的佳人,朦朧又飄忽,靜靜地立在碧水中央。城與島,一水相隔,把多少繁華喧囂過濾成世外桃源般的悠然清簡。

      離船上岸,鄉(xiāng)村的氣息撲面而來,清新的空氣令人心曠神怡。時值深冬,禤洲的景色雖不及春天來得綠意盎然,卻也不顯頹敗之態(tài)。洲畔翠竹環(huán)繞,或亭亭凈植向青天,或俯身掬水送行舟,環(huán)島竹林如一彎天然的屏障,守護(hù)著禤洲的靜好歲月。龍眼、荔枝、仁面、黃皮,果樹成林,落葉如綢。原生態(tài)的植被生機(jī)勃勃,恣意地生長。肥沃的魚塘三步一口,五步一畝,阡陌田野,一壟壟豆莢,一畦畦青菜,疏疏落落點(diǎn)綴其間。島上仍保留著幾間明清時候的青磚古屋,在婆娑的樹影下,透著些許神秘的色彩。

      徜徉于通幽曲徑,踟躇于阡陌小巷,流連于氤氳碼頭,閑看林間雜樹生花,靜聽竹稍小鳥調(diào)啾,醉賞潯江煙波瀲滟,所有的煩憂都被拋至九宵云外,我們窮其一生追尋的原鄉(xiāng),不就俯仰可見,觸手可及了嗎?鐘靈毓秀的禤洲島,真可謂:“上蒼獨(dú)愛嶺南地,遺下潯江一明珠。”

      行行重行行,當(dāng)我們步至茂密的竹林深處,發(fā)現(xiàn)一棵直插云霄的木棉樹,據(jù)說,這是廣西最大的紅棉樹,至今已有200多圈年輪,樹干粗壯挺拔,頗有頂天立地的男兒氣概。站下樹下,仰望它那光禿禿的枝干,想象著木棉花開的模樣,那該是何等的盛大壯觀??!萬綠叢中,一樹燃燒的火焰,點(diǎn)燃了誰的希望?溫暖了誰的胸膛?木棉樹,也叫英雄樹,花兒為什么開的這樣紅?造物主的別具用心,某種景觀,總是契合了某種人文意蘊(yùn)吧!

      如果說禤洲迷人的風(fēng)景是一襲華麗得體的外衣,那么石化龍故居便是禤洲的風(fēng)骨所在,那些隱匿在青磚黛瓦縫隙的歷史烽煙,鑄就了石化龍將軍的錚錚鐵骨。

      石化龍故居座落于龍眼樹掩映的禤洲頭,占地約280平方米,高兩層的磚瓦木結(jié)構(gòu),民國時期典型的中西結(jié)合建筑風(fēng)格,中式的瓦頂,西式的廊柱與陽臺,風(fēng)日灑然中透著幾分古香古色的韻味。故居大門沒有雕龍畫鳳的精工,簡樸不失厚重的門額上,用繁體楷書刻著“化龍將軍府”五個大字,門側(cè)墻壁鑲嵌著花崗巖的石碑,石碑上入木三分的刻著“藤縣重點(diǎn)保護(hù)文物單位”??邕M(jìn)天井,但見兩根柱子直通一、二樓,柱子上殷紅的楹聯(lián)略帶斑駁,或勵志,或警世,皆寓意深遠(yuǎn),耐人尋味。

      天井四周的橫廊直閣無暇顧及,懷著對石將軍無比的敬仰之情,我便迫不及待地步進(jìn)主廳,意欲一睹大將的風(fēng)采,豈料正廳沒有一幅將軍的遺像,里面的陳設(shè)極其簡陋,破舊的家具寥寥無幾,一艘小木船卻赫然在目,據(jù)說,小木船是專為洪澇來襲是準(zhǔn)備的。主廳的布局,或許是隨意擱置,或許是將軍的遺愿,若為后者,對將軍的敬意不禁又添幾分:戰(zhàn)功赫赫的大將軍,沒有炫耀個人的光環(huán),始終心系祖國,情牽家鄉(xiāng),真是可敬可愛的禤洲好男兒??!

      登上“咯吱”作響的木板鋪就的閣樓,穿過筆直的走廊,一股陳香的氣息似乎在空氣中彌漫。閣樓正廳掛著一幅石母遺像,唐裝布衣,烏黑頭發(fā),端莊俏麗的面容,在歲月的深處寂然、恬靜,昔日艱辛的日子,連同美好的點(diǎn)滴光陰,都沉淀進(jìn)了每一片磚瓦中。

      石將軍故居的陳設(shè)與布局,猶如小說的結(jié)構(gòu),總是跌宕起伏,出乎意料而又在情理之中,石將軍的畫像就掛在廂房處。天井右側(cè)便是廂房,淺綠色的木門由多扇門板組成,襯著門頭雕花的橫窗,顯得特別典雅大方。越過門檻,抬眸便與石化龍將軍的畫像照個正面,魁梧的身材,俊朗的面容,剛毅的眼神,一身橄欖綠軍裝顯得十分英勇神武。環(huán)顧四壁,一幅幅的錦旗,一筆筆的豐功偉績,一句句的警世名言,使整個廂房既有文墨飄香的儒雅,又具英雄的凜然正氣。

      故居的圍墻外,一株枇杷樹“凌寒獨(dú)自開”,小小瓊英綴滿枝頭,惹來蝶舞翩躚,幽香陣陣。幾只母雞在樹下覓食,肥鵝在塘基悠閑地散步,小狗趴在籬笆下曬太陽。置身于這安穩(wěn)祥和的禤洲,不禁想起抗日時期的動蕩歲月,烽火連天的硝煙中,石化龍將軍英勇果斷,屢立戰(zhàn)功的輝煌事跡,而倍加珍惜今天幸福的生活?!斑诉诉恕币魂嚸荑尵o鼓的響聲振奮人心,?。∧鞘嵌P洲醒獅———東方獅王午睡初醒呢!

      迷人的禤洲島,它沾幾分西江水的靈氣,吐幾分獅王的霸氣,揚(yáng)幾分英雄的正氣,靜臥在碧波蕩漾的潯江之上,獨(dú)放異彩。

      三、龍母山探幽

      劉禹錫說得好:“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碧倏h濛江鎮(zhèn)雙德村境內(nèi)的龍母山,是太平獅山的余脈,山不高,卻蘊(yùn)涵了深厚的龍母文化,且集“怪瀑、奇石、古藤”于一體而小有名氣。置身那古樸幽深的環(huán)境,確實(shí)令人心曠神怡,流連忘返。

      一個陰晴不定的周末,我們縣里十多位文友相約龍母山探幽。

      龍母山腳的幾畝方塘,人工筑建了幾十個形態(tài)各異的假山,幾乎濃縮了桂林山水的全部景點(diǎn),名曰“桂林湖”?!肮鹆趾焙宄浩届o,山色空濛,樹影綽綽,朱熹的“半畝方塘一鑒開,天光云影共徘徊”恰好詩情入畫意,真真應(yīng)景?!皢柷堑们迦缭S?為有源頭活水來?!甭犝f,一條清澈見底的小溪貫穿了整條峽谷,為探源頭活水,我們放棄登山路,循著潺潺的溪流聲,向“怪瀑”深谷挺進(jìn)。

      風(fēng)吹山野綠,梅開小院春。不走出去,怎知春色深幾許?曲徑通幽處,青蘿拂行衣,我們漸行漸深,只見薄薄嵐煙彌漫林間,如夢如幻般縹緲,恍惚間有誤入仙境的幻覺。山里真有神仙嗎?我心生疑惑。

      傳說,龍母是百越族的女首領(lǐng),她勤勞善良,聰明靈巧,不僅豢養(yǎng)五龍,還救死扶傷,一生以“利澤天下”為己任,受到西江流域和東南亞華人的尊敬和崇拜。此山便是她不畏艱險采摘草藥,為百姓煉制靈丹的地方,龍母山因此而得名。

      山中植被十分豐富,各種灌木叢生,野草蔓延,參差不齊地由著性子瘋長。各種野花爭妍斗奇,濃妝淡抹,粉墨登場,多像一場山間的選美大賽呢。你看,豆蔻花舞動綠裙長袖,時而半抱琵琶羞脈脈,時而嫣然一笑傾人城;棯子花涂抹了艷麗的口紅,躲在蕨葉后暗自得意呢!三角梅臨風(fēng)妖嬈,暗香浮動,風(fēng)情萬種,還有梧桐花、羅顯花、金英花……每一株植物都展示了生命的豐富多彩。

      行至開闊處,忽遇一汪泉水,流泉清淺,漫過雜亂無章的石頭,墨綠的青苔裹著渾圓的山石,乍一瞥,以為龍母為我們備了冰鎮(zhèn)西瓜哩!得益于泉水的滋潤,四周水草肥美,青翠欲滴,古藤老樹郁郁蔥蔥,茂密的葉子遮天蔽日。碗口粗的藤蔓如龍騰,似蛇爬,更像練過瑜伽的千年女妖,柔若無骨的腰肢纏上老樹,纏上巨石,布下的天羅地網(wǎng),讓樹老爺、石大哥情劫難逃,其實(shí)也不想逃吧?“世上只有藤纏樹喲……”劉三姐的山歌破譯了大自然愛的密碼。

      “哇哇!好涼快哪!”同行的幾個丫頭開始掬水而戲,樂成一片,“咔嚓咔嚓”按下相機(jī)快門,定格忘形的瞬間。我彎腰捧起一口,泉水淳甜清冽,堪比瓊漿玉液??!腦海里不禁閃過一句唐詩來:“空山新雨后,天氣晚來秋。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此時雖不是晚來秋,也無明月相照,空氣卻十分清新,沁人心肺,有種洗盡鉛華的與世無爭,純澈寧靜之感。

      溪流途經(jīng)之處,亦如人生軌跡,有平緩,有湍急,遇頑石擋道時,流水總會巧妙的繞過去,不爭,不辯,如智者迂回婉轉(zhuǎn),淡定從容。

      峽谷由于山洪的沖擊,形成千奇百怪的大坑,有的深不可測,有的窄若一線天,有的坑中有洞,真使人嘖嘖稱奇。龐大的石塊隨處可見,或平如臺,或覆如蓋,或疊如梯,一如既往的布滿苔蘚,滋生著滲骨的清涼。從樹葉上瀉下的幾縷陽光,落在青苔上,光影交錯,斑斑駁駁,煞是好看。時隱時現(xiàn)的山泉像愛捉迷藏的調(diào)皮孩子,有時只聞其聲不見其影,涓涓細(xì)流清音,襯著彼此起伏的清脆鳥鳴聲,更添幾分幽深和神秘。這一切,仿佛就是王維山水詩的寫照:“空山不見人,但聞人語響。返景入深林,復(fù)照青苔上?!?/p>

      荒草沒山徑,小路蜿蜒卻不陡峭,“怪瀑”景點(diǎn),恰好就在“行到山窮處,坐看云起時”。峽谷盡頭,視野豁然開朗,一組小小的瀑布群立即映入眼簾。峽谷經(jīng)過千百年來流水的沖刷,水滴石穿,形成了一排不規(guī)則的壺穴奇觀。最高處的石潭一泓碧水,清如明鏡,泉水從巖縫涌瀉而下,落差雖不大,卻也飛珠濺玉,煙波蒸騰,霧靄彌漫,激起的水花,如勁風(fēng)吹雪,如白梅吐蕊,在陽光下閃爍、跳躍。細(xì)聽四野,但聞飛瀑激越,深潭聲聲奏瑤琴;泉水叮咚,白石隱隱鳴玉佩。須臾再聽,又如“銀瓶乍破水漿迸,大珠小珠落玉盤”,大自然的天籟之音,高山流水,琴瑟和鳴,真是“如聽仙樂耳暫明”啊!

      龍母山,一處原生態(tài)的人間仙境,以母儀龍德的胸懷容納草木溪石,飛禽走獸。龍母山,讓每個游人眉目清朗,攜著泉水漂洗過的清心,愉快歸去。

      四、山水人文道家村

      藤縣象棋鎮(zhèn)石表山,這個國家4A級旅游景區(qū),自開發(fā)以來,我曾無數(shù)次攜親邀友,頻頻投入它的懷抱:或晨觀云海日出,或暮宿北流河邊,或竹林深處與鳥語,或金沙灘頭戲綠波……因?yàn)槭煜ぃ哉凑醋韵?,每有親朋好友欲往游玩,總是一副東道主的古道熱腸,仿若,那片丹山碧水、金沙翠竹,是我這個藤縣人引以為傲的半壁江山,而道家村,就在石表山腳下,一次次過門不入,一次次失之交臂。

      今年,我有幸參加梧州市作家協(xié)會組織的道家村采風(fēng)活動,并見證了梧州市作家協(xié)會文學(xué)創(chuàng)作基地的揭牌儀式,文學(xué)創(chuàng)作研討會也同時進(jìn)行。愉快而又短暫的一天,收獲頗豐,文學(xué)視野豁然開朗,尤其是道家村采風(fēng),更是讓我茅塞頓開。

      踏上村口的蜿蜒小路,塵封的歷史一頁頁打開。道家村原來叫竇家古寨,或竇家土司,因唐朝土著人竇始在石表山自封為王而得名,于清光緒年間,竇家人楊道認(rèn)為竇家的“竇”字已失去意義,故改名“道”家,一直沿用至今。迎著微暖的春風(fēng),徜徉在道家村文化歷史長廊,于字里行間游走,當(dāng)年道家寨熱鬧繁榮的景象,仿佛一張訴說著黑白往事的老照片,又歷歷在目。道家村處于思羅河與北流河兩水交匯處,這里山環(huán)水抱,竹海蔥郁,田園村落與丹霞地貌相得益彰的結(jié)合,形成得天獨(dú)厚的地理環(huán)境。

      隋唐起,歷代竇家均設(shè)驛站,接待往來官員,傳遞軍事信息。當(dāng)時,從京都到南方邊遠(yuǎn)地方赴任或貶謫的官員,都經(jīng)長江,溯潯江到藤縣,入繡江,經(jīng)竇家至北流。鑒真,蘇東坡,秦觀,徐霞客……多少文人雅客曾在此駐足流連,明朝翰林學(xué)士解縉留下千古名句:“竇家寨前朝雨晴,思羅江內(nèi)水初生。楊梅果熟春將暮,豆蔻花開鳩亂鳴?!备]家生機(jī)勃勃的鄉(xiāng)野景象躍然詩間,讀來心曠神怡。得益于北流河這條“南方古代絲綢之路”,那些運(yùn)輸茶葉,絲綢,陶瓷遠(yuǎn)渡東南亞的船只往來穿梭,使得竇家寨人文薈萃,商賈云集,熱鬧非凡。街上商鋪林立,學(xué)堂、旅店、司衙、作坊、酒樓隨處可見,會館、戲臺也疏疏散落其間,它們演繹了多少紛紜的故事,又在紛紜的塵煙中緩緩謝幕。

      一座高三層,弧檐翹角的涼亭,就那么默默孤立在思羅河江邊,葳蕤的草木遮擋不了它的引頸期盼,“望江亭”,一個情深意重的名字,剎那間讓人跌進(jìn)柔情的漣漪里。遙想,有位佳人,曾在這亭子,折柳相送夫君,又在這日夜守望著那渺無音訊的遠(yuǎn)人,伊人望穿秋水,黯盡年華,千帆過盡皆不是,“盈盈一水間,脈脈不得語”。默然無聲的,又豈至是“愛別離”?槳聲燈影成舊夢?。〈送び置敖饪N亭”,泛黃的史冊,究竟記載了怎樣蕩氣回腸、纏綿悱惻的愛情故事?與大學(xué)士解縉有著千絲萬縷的關(guān)系嗎?不得而知,且留幾分遐想,斑斕一些蒼白的日子吧!

      道家村至今還留存有司署衙門、觀音閣、大王廟、粵東會館、護(hù)城河、古碼頭、福隆莊等多處古建筑遺址。福隆莊始建于清乾隆年間,是村里保存最完整的一座建筑,是由左右?guī)亢腿M(jìn)房屋組成的四合院,經(jīng)歷200多年的時光侵蝕,現(xiàn)在只剩下三進(jìn)主體建筑。繞過籬笆,穿過塘基,抬眸便與福隆莊欣然相見,青磚黛瓦的主體,彰顯其恢弘典雅的氣象;木檻幽窗,青石蒼苔,檐下浮雕活靈活現(xiàn),門楣燈籠高掛,只一眼,我便深深的喜歡上這獨(dú)具一格的福隆莊了。

      跨過一進(jìn)門,仿佛一步跨進(jìn)歷史的深處。朱紅的屏風(fēng),淡雅的粉墻,墻頭那些栩栩如生的浮雕,花蟲鳥獸,神態(tài)各異,美輪美奐,就連武魁殿前的大刀長劍,亦頗具神韻。一瓣瓣倒置的蓮花浮雕卻讓疑惑不已:順其自然生長不是更合常理嗎?

      帶著問號,我們一行人走進(jìn)三進(jìn)門,“四知堂”的匾牌懸掛在門頭,清雅簡潔的字體,似乎有一縷清風(fēng)拂過心田,使人舒心怡神。據(jù)導(dǎo)游說,“四知堂”是族人拜祭祖先的祠堂,“四知堂”的故事,道家村人婦孺皆知:西漢年間,楊姓村民的祖先楊震,曾任知縣,為官清廉。赴任途中,他的學(xué)生半夜提著十根黃金求見,希望得到恩師的提攜,并稱深更半夜沒人知道的,楊震嚴(yán)詞拒絕:“天知地知你知我知,怎會無人知呢?”楊震“暮夜卻金”的故事在民間廣為流傳,后人隨稱楊震為“四知先生”,道家村的楊氏因此建立“四知堂”,以昭示后人,弘揚(yáng)祖德,清正廉明。

      我忽然靈光一閃,“蓮”不就是“廉”的諧音嗎?蓮花纖塵不染,高潔脫俗,多像俊雅清逸的君子呢!那倒置的“倒”應(yīng)該是“道”吧?“為官之道,為人之道,為師之道,道家之道……”我蓮步輕移,一路呢喃,隨著眾人回到“四知堂”客棧。

      道家村,有碧水的靈動,有丹山的風(fēng)骨。風(fēng)景旖旎秀美,民族風(fēng)情濃郁,歷史文化豐富,內(nèi)涵深遠(yuǎn),是一本耐讀耐品的古書。尤其是“四知堂”蘊(yùn)涵的歷史廉潔文化資源,已被各級政府部門所挖掘,建立了“四知堂”廉政教育基地,傳統(tǒng)美德得到進(jìn)一步發(fā)揚(yáng)光大。

      五、訪蘇亭遺韻

      淺藍(lán)的晴空,陽光透著慵懶的散漫,云朵,像新徒弟彈的棉絮,疏疏落落,厚薄不均。雖已深秋,卻不減心中郁蔥的游興,我們作協(xié)一行人,撥開蘆花,踏過衰草,來到藤州鎮(zhèn)東山的西面,訪蘇亭,這個留下多少文人墨客遺韻的古亭,就那么不經(jīng)意地遇見了。

      訪蘇亭也叫東坡亭,既沒有四王亭的豪邁大氣,也沒有浮金亭的開闊視野,它古樸地點(diǎn)綴在北流河?xùn)|岸,夜枕東山,日眺河西,倦倚巖壁,暗藏幽林。我們步進(jìn)圓形的墻門,仿佛一步跨進(jìn)了歷史,一縷翰墨之香似在空氣中彌漫。訪蘇亭四方形,鋼筋混凝土構(gòu)筑,單檐翹角,琉璃瓦覆蓋。亭子四周有圍墻保護(hù),一顆高大茂密的大榕樹,伴于右側(cè),秋風(fēng)習(xí)習(xí),枝葉沙沙作響,偶爾飄落枯黃的葉子,給這看似普通的涼亭,增添了幽深靜謐之美。經(jīng)周主任娓娓道來,得知訪蘇亭原亭為磚木結(jié)構(gòu),建于清道光二十年(公元1840年),為紀(jì)念蘇軾、蘇轍、蘇過兄弟叔侄三人相會于藤州而建,歷近百年滄桑后,民國六年集資重建,再經(jīng)“十年內(nèi)亂”被毀,1982年縣政府撥款再復(fù)修,并在亭前加建花圃,列為縣級重點(diǎn)保護(hù)文物。?

      佇立于亭前,仰望高高翹起的亭角,宋代一大文豪蘇東坡的詩句,仿佛從亭檐滴答下來,他白衣飄逸,捋須長笑,豁達(dá)灑脫的身影久久地在我眼前晃動。

      蘇東坡任職其間,因政見不合,兩度被貶,元符三年(1100年)九月,蘇東坡遇赦從海南島歸還再過藤州,當(dāng)時的太守徐疇元相陪,故人重逢,倍感親切,兩人攜手共游東山,蘇東坡回憶舊日情誼,觸景生情,詩意大發(fā),揮毫寫下了詩句:“愛此小天竺,時來中圣人。松如遷客老,酒似使君醇?!痹跂|山腳下,太守和蘇東坡開懷暢飲,此時月色正濃,一江碧水泛銀輝,兩人酒酣情真,東坡不禁脫口而出:“系舟藤城下,弄月鐔江濱?!碧?fù)嵴拼笮Φ溃骸霸卤緫铱?,得一弄字,妙絕千古!”東坡聞言倍受鼓舞,大聲放懷:“江月夜夜好,山云朝朝新?!笔且梗K東坡放縱不拘地“醉臥松石下,扶歸江上津”。這個“醉”既有酒意闌珊之醉,也有重回仕途為民請命的心醉。?

      是俗世塵煙的熏染,讓古亭四柱陳舊斑駁,是林間小鳥的啼鳴,讓琉璃瓦覆蓋著清遠(yuǎn)的回響,一道臺階,檐廊幾尺,凝聚了多少文墨的濃度,沉淀了多少文化的底蘊(yùn)。雖久居縣城,還是初次探訪訪蘇亭,我與蘇大文豪神交,頗覺相見恨晚。?

      訪蘇亭兩石柱雕刻了一幅寓意深遠(yuǎn),妙趣橫生的楹聯(lián):“歡迎學(xué)士南來,夏日有荔枝三百。笑送潯江東去,春天采紅豆幾枝?!遍郝?lián)不知何人所題,但顯而易見,此聯(lián)是呼應(yīng)蘇學(xué)士的“日啖荔枝三百顆,不辭長作嶺南人”,“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fēng)流人物?!碧僦葙t人,隔著七百多年的時空,以詩作念,墨寄緬想,表達(dá)了人們對蘇東坡先生的崇敬、愛戴、思念之情。蘇東坡一生仕途坎坷,卻樂觀曠達(dá),隨遇而安,縱然被流放蠻荒之地的嶺南,亦無哀怨嗟嘆之詞,反倒深深的迷戀起這里的自然風(fēng)物來?!按蠼瓥|去,浪淘盡,千古風(fēng)流人物?!备乔Ч沤^唱,那種形聲兼?zhèn)?,驚心動魄,意境開闊的起句,怎不叫后人折服??

      蓮步輕移,一步一景,情隨景換,當(dāng)我憑欄而立,視野為之一放,胸襟頓開。南望,但見北流河秋水無塵,一路蜿蜒而來,于東山腳下與西江交匯;西眺,古樹參天的雞谷山下,舊城區(qū)車水馬龍,商賈云集;北瞟,西江碧波蕩漾,悠悠東去。藤州依山臨水,鐘靈毓秀,人才輩出,自古以來,無論本地官守,抑或過境文人,多愛登臨亭臺,賦詩作詞,懷古人,追遺風(fēng),風(fēng)雅一脈,代有絕響。

      廣西巡撫梁章鉅是公認(rèn)的楹聯(lián)大師,道光二十一年(1841年),他積極配合林則徐禁煙令,親自帶兵防守梧州,乘船經(jīng)過繡江河畔,登臨訪蘇亭,看到亭中的《東坡笠屐圖》,立即賦聯(lián)曰:“公是孤臣,明月扁舟留句去。我為過客,空江一曲向誰彈?”通過“孤臣”與“過客”的對比,巡撫對蘇先生的敬仰之情溢于言表,題罷,覺意猶未盡,又代同行的姚若虛再抒一聯(lián):“萬里赴京儋,夜起江心弄明月。一亭撫笠屐,我從畫里拜先生?!笨v觀兩聯(lián),意境皆深遠(yuǎn),一幅追思圣賢,緬懷蘇學(xué)士的畫卷,仿佛徐徐鋪展。

      “長亭外,古道邊,芳草碧連天……”不知哪位文友唱起了《送別》,舒緩的韻律牽動心底的情愫。回望,訪蘇亭靜靜佇立,依然不驚不擾。秋風(fēng)拂過西堤岸,嘩嘩翻過的時光,卷走了多少藤州舊夢,而訪蘇亭遺韻,仿若一段沉香,流芳千古。

      ———選自中國西部散文網(wǎng)

      作者簡介:曾春鳳,梧州市作協(xié)會員,藤縣《紫藤》編輯。散文詩歌發(fā)表于《廣西文學(xué)》《廣西日報》《三月三》《梧州日報》等。

      猜你喜歡
      蝴蝶谷
      記憶深處的蝴蝶谷(外一篇)
      蝴蝶迷案(下)
      蝴蝶谷迷案
      蝴蝶谷迷案(上)
      火柴頭寫下的美文
      邂逅蝴蝶谷
      介紹蝴蝶谷
      美麗的蝴蝶谷
      多角度展現(xiàn)蝴蝶谷之美
      美麗的蝴蝶谷(2)
      和田县| 乌拉特中旗| 南川市| 锡林郭勒盟| 乐至县| 安平县| 平果县| 桑植县| 遵化市| 同心县| 曲水县| 武功县| 安远县| 全州县| 隆回县| 慈利县| 巴林左旗| 万山特区| 栾川县| 延吉市| 湖北省| 仪征市| 上饶市| 泰兴市| 资讯 | 北碚区| 英吉沙县| 应用必备| 阳春市| 衡阳县| 务川| 巴林左旗| 阜城县| 崇左市| 澄迈县| 绍兴县| 中卫市| 和政县| 通河县| 乌兰浩特市| 安龙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