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嵐
我們家陽臺上最多的植物應該算蘆薈了。最初養(yǎng)蘆薈,是因為我姐姐有一段時間臉上老是長痘痘,奶奶說蘆薈對她有幫助,所以,就把長在菜地邊的蘆薈摘回來,用蘆薈汁給姐姐擦臉,取得了效果。后來,又被奶奶移植到了桶里,媽媽將它搬來了城里。
自從2014年我們家喬遷,媽媽就愛種花養(yǎng)花。每逢春節(jié),爸媽就買花,什么富貴竹、月季花、康乃馨、發(fā)財樹等。去年春節(jié),爸爸買回兩盆很大的茶花、金錢菊,放在客廳里。在家里種花期間,因為爸媽每天很早要去上班,很晚才下班,而我每天要去補課,到晚上六七點才回來,根本沒時間管它們,所以花也都謝了。只有蘆薈,堅強地活了下來。
媽媽說,蘆薈是常綠草本植物,原產非洲熱帶干旱地區(qū),分布遍及世界各地。它的葉簇生、大而肥厚,呈座狀或生于頸頂,葉常披針形或短寬,邊緣有尖齒狀。媽媽還說,一般都采用幼苗分蘗進行無性繁殖,速度快。
陽臺上的蘆薈,最初只有一盆,是媽媽2016年底從二十公里外的老家移植過來的。我房間窗臺上那兩盆,還有陽臺上其他幾盆都是它的后代。記得當時它還只有一點點大,像一棵小白菜。可是,到了2018年,它就一下子長大了許多,還生出了許多小蘆薈,好像在跟我們家的狗狗哈利在比賽生孩子,看看誰厲害。媽媽見以前養(yǎng)花的幾個花盆空落落的,就把小蘆薈給一個一個地分蘗出來,種到花盆里。
隨著時間的推移,那些蘆薈越長越高。高挑的個子令它們的重心不穩(wěn),頂部有了傾斜的跡象。媽媽說,如果任其發(fā)展下去,它們的腰桿就不再筆直,必須采取措施干預了。于是我們便用一根細繩子套著蘆薈靠近頂部的位置,將細繩兩端打了一個結,再用透明膠布裹住接頭。然后,拉住結頭外,矯正蘆薈傾斜的腰桿。當校準到蘆薈已經能夠筆直的位置時,將結頭粘在花盆外表予以固定。這樣一來,幾盆蘆薈有了支撐,只會往上長,再也不會偏離方向了。
每次站到陽臺前,那些茁壯蔥郁的蘆薈總是搶先映入眼簾。蘆薈莖葉飽滿、凝重,劍一樣指向空中,彰顯著生命的頑強。愛打扮的姑姑說,最近幾年,蘆薈產品風靡全球。我不知道蘆薈的功效是否像她炫耀的那么神奇,但蘆薈的一些妙用,倒是令我們家信服的,奶奶曾用蘆薈汁來治療姐姐的痘痘,勝過良藥,立竿見影。
蘆薈的生長,讓我聯(lián)想到每個人的成長過程。人的成才之路,也并非一路平躺,一路陽光,一路筆直,有時候需要別人的提醒和關愛。善意的干預,是真誠的呵護。耐心聽取他人的建議,虛心接受批評指正,就可以讓成長之路在大家的幫助下,越走越寬,越走越直,不會偏離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