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藝藝 張春新
西安紅色文化具有重要的政治價值、經濟價值、文化價值,西安紅色文化的傳播,對于凝聚社會力量、城市品質建設、城市經濟發(fā)展都有著重要作用。但是當前西安紅色文化傳播存在專業(yè)機構少、形式和內容單一、受眾面覆蓋率不高等問題。應從加強理論研究和人才隊伍建設、政府主導、利用新技術創(chuàng)新內容和形式等途徑使西安紅色文化“活”起來,入眼、入腦、入心。
文化是一個民族生存和發(fā)展的重要精神力量,也是民族精神的靈魂所在。紅色文化是中國共產黨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吸收中外優(yōu)秀文化在革命實踐中創(chuàng)造出的先進文化,代表了中國共產黨人和廣大民眾的優(yōu)良品格,既是中國精神譜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更是凝聚國家力量和社會共識的重要精神動力。
西安作為歷史名城,有著悠久豐富的歷史文化,同時,西安又有著豐富的紅色資源。傳統(tǒng)文化與紅色文化的交融,使得西安具有一定的精神品質。通過紅色文化,能夠知曉“我們是從哪里來的”,應該到“何處去”,深刻的了解紅色文化的精神,西安作為國家中心城市,新時代更需要發(fā)揮西安紅色文化的精神力量,不斷實現紅色文化的創(chuàng)新發(fā)展,弘揚社會正能量,促進西安現代化的發(fā)展。
優(yōu)秀豐富的西安紅色文化資源
1、西安紅色文化的界定與特點
紅色文化是全國人民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在長期的革命和實踐中共同創(chuàng)造的具有中國特色的先進文化,紅色文化蘊含著豐富的革命精神和歷史文化內涵。作為一種重要資源,紅色文化包括兩種形態(tài),包括物質形態(tài)和精神形態(tài)。具體到西安紅色文化,體現為以下兩方面:
第一,物質形態(tài)。以革命遺址為代表的客觀載體,如西安事變紀念館、八路軍西安辦事處舊址、西安烈士陵園、鄂豫陜蘇維埃政府葛牌鎮(zhèn)紀念館、中共藍田特別支部紀念館、楊虎城紀念館等等。這些革命遺址或紀念館里陳列了與革命相關的文物、照片、回憶錄、報刊等。
第二,精神形態(tài)。中國共產黨在領導人民革命戰(zhàn)爭期間形成的革命精神、革命事跡、優(yōu)秀傳統(tǒng)道德、優(yōu)良工作作風、科學的規(guī)章制度等。如劉少奇在八路軍辦事處期間寫的《論共產黨員的修養(yǎng)》,八路軍辦事處所形成的艱苦奮斗的作風。同時,一首紅歌不僅歌詞美,而且一首紅歌就是一段歷史,唱紅歌可以使人們受到紅色教育;一曲舞蹈就是一段感人的故事,形象生動直觀性強;一幅繪畫就是一個感人的革命畫面,以圖像的形式再現歷史。這些在抗日期間民眾創(chuàng)造的歌曲、舞蹈、繪畫等,都以形象的視覺藝術展現和弘揚紅色文化精神。
2、西安紅色文化的價值
第一,西安紅色文化具有重要的政治價值。紅色文化中承載著中國共產黨帶領全國各族人民的波瀾壯闊的革命史,紅色文化的傳播,使人們可以更深刻領會中國共產黨領導革命和執(zhí)政的必然性,加深對我國的基本國情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認知,更好地理解黨的基本方針政策,堅定“四個自信”。同時,西安紅色文化中有著愛國主義精神、團結合作精神、堅定的理想信念精神等,這些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的核心價值觀,紅色文化的正向傳播,可以引領人們形成正確主流意識形態(tài),從思想上達到統(tǒng)一,進而為西安發(fā)展凝聚人力。
第二,西安紅色文化具有重要的經濟價值。西安紅色文化的經濟價值是依托于革命遺址、紀念館、故居、烈士陵園等衍生出來的價值形態(tài)。西安最為人所知的“西安事變”相關遺址、八路軍西安辦事處舊址等,更好地開發(fā)與打造紅色品牌,可以極大激發(fā)紅色旅游市場和衍生品市場的活力,推動城市經濟的發(fā)展。
第三,西安紅色文化具有重要的文化價值。西安紅色文化是西安地區(qū)先進文化的代表,革命戰(zhàn)爭時期重大事件、重要人物等,都與一定地點、時間相聯(lián)系,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紅色文化特有的地域特點。西安紅色文化不只是開展革命歷史教育的資源,對于研究西安當地文化有著參考價值。
第四,西安紅色文化具有重要的教育價值。革命的歷史精神需要牢記,需要去發(fā)揚繼承,應該從小學到大學階段經常開展愛國主義教育和審美教育,西安是宣傳革命精神和愛國主義精神的絕佳載體,是進行愛國主義教育和審美教育不可多得的文化資源。
西安紅色文化傳播存在的問題
1、有關西安紅色文化的研究力度不夠
當前關于西安紅色文化的研究滯后,許多研究停留在紅色文化資源遺址的開發(fā),更多側重于實物“靜態(tài)”的挖掘與展示,西安紅色文化的獨有價值與精神研究較少,西安紅色文化與西安精神的研究、紅色文化在互聯(lián)網上的延伸等等。很多研究點值得探索,只有西安紅色文化的研究成果豐富翔實,具體的傳播工作才有深厚的理論基礎和智力支持。
2、從事傳播西安紅色文化的專業(yè)機構較少
各類媒體應是傳播西安紅色文化的主力軍,但是為了迎合市場需求,媒體更傾向于傳播娛樂、社會等主題的信息。各類媒體甚至政府的主流媒體設置專門的紅色文化專欄很少,相關頻道幾乎沒有,對于紅色文化的宣傳信息更多被分散并入其他傳統(tǒng)大眾欄目中。
3、推動西安紅色文化傳播的主體不明晰
西安紅色文化是中華民族紅色文化中重要的組成部分,西安紅色文化的建設涉及眾多機構、部門。在西安紅色文化的傳播中,需有明確的機構大力推動,由專門的政府部門作為主體去協(xié)調統(tǒng)合各類資源進行文化傳播。
4、西安紅色文化的傳播途徑單一
西安紅色文化的傳播途徑單一。當前西安紅色文化傳播中更多側重于具象的景點塑造、直觀的表達,傳播更依賴于紀念館、革命遺址等受地理空間的限制。對于地理空間外的傳播開展的較少,傳播空間影響了傳播的廣度。脫離地理空間的傳播中,更多側重于書籍、歌曲、畫作、戲曲等,未能根據現代網絡新媒體的發(fā)展進行線上線下的大力傳播,使紅色文化“活”起來。
5、西安紅色文化傳播的受眾覆蓋面不大
西安紅色文化傳播的潛在受眾應包括所有的陜西人,乃至全國人民。但在實際中對于紅色文化的宣傳受眾更側重于青少年以及相關黨員。大部分的人們沒有接觸過關于西安紅色文化傳播的線下實體性教育。更多停留在一知半解狀態(tài),對于西安紅色文化的價值并未入腦、入心,造成西安紅色文化的精神價值發(fā)揮效度較低。
西安紅色文化傳播的基本原則
西安紅色文化的傳播目的是以優(yōu)秀革命文化凝聚人心,增強人們的政治認同感,為西安現代化發(fā)展提供精神力量。在西安紅色文化的傳播上,應把握一定的原則。
1、傳播內容應兼具繼承性和創(chuàng)新性
西安紅色文化是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一個組成部分,其更彰顯著正向的奮斗精神和愛國主義精神等,在對西安紅色文化傳播中,應重點突出紅色文化的正向性,注意內容的選取和整合,避免一些惡俗化、庸俗化、媚俗化內容的滲入,保證傳播內容的紅色性、科學性、民族性,傳播內容的邊界性決定了紅色文化在傳播載體和過程中應堅持的底線。同時,在繼承紅色文化的同時,應不斷挖掘其時代精神,進行新探索、新創(chuàng)造和新發(fā)展。
2、傳播載體應為高質量的文化產品
西安紅色文化傳播中一個重要問題是如何使傳播的內容贏得傳播對象和被傳播對象所掌握,并進而內化為傳播對象認識水平、道德素養(yǎng)和實踐能力,即在群眾中得到廣泛的傳播和認同,這就需要在傳播載體、傳播對象、傳播環(huán)境上多下功夫。要充分尊重和考慮不同文化群體的現實需要、理解水平、接受能力和審美情趣,選取具有親和力、吸引力和感受力的傳播載體,打造好質量的文化產品,注重個性化文化產品的開發(fā),使文化與產業(yè)結合促進紅色文化產業(yè)化,助推西安發(fā)展。
西安紅色文化傳播路徑探索
1、加強專業(yè)隊伍建設和理論研究
西安紅色文化傳播的前提是有成系統(tǒng)的理論基礎。因此,西安紅色文化要傳播成功,前提是首先對其文化生成進行一定的歷史脈絡梳理,進而對其內核進行深入挖掘和剖析,在提取其核心價值的同時,不斷拓展其新的時代精神。這就需要旅游管理部門、科研機構和高校聯(lián)合起來進行一定的探討和挖掘、整合。
在挖掘西安紅色文化內核的同時,應使西安紅色文化和西安傳統(tǒng)文化、現代文化相融合,提煉西安文化精神,打造西安城市精神。
西安紅色文化的傳播涉及多學科融合問題,比如傳播學、歷史學、遺產學等,同時在紅色文化傳播中應遵循傳播的內在工作機制。在遵循紅色文化傳播規(guī)律的前提下,展開西安紅色文化的傳播目標、定位、整合資源和推進措施等工作。
西安紅色文化傳播的目標實現,離不開科研人員和傳播人員的建設與培養(yǎng),因此,政府應推動相關從業(yè)人員的知識普及與扶植培養(yǎng)。
2、明確西安紅色文化傳播的推動主體
西安紅色文化資源豐富,每個區(qū)都有一些相關紅色文化資源,紅色文化資源豐富一方面使得傳播的內容更豐富,但另一方面過于分散不利于傳播的有效性。西安紅色文化的建設需要政府有力推動,首先應在省級層面明確西安紅色文化傳播的負責部門,各個涉及紅色文化資源的部門應積極參與配合,開發(fā)好共有的紅色資源。同時,西安紅色文化的傳播,需要大量的資金,政府在組織一定的活動外,應出臺一些相應政策針對性扶持從事相關傳播的媒體和科研機構,對一定傳播活動給予適當財政補貼。
3、豐富西安紅色文化傳播途徑和內容創(chuàng)新
西安紅色文化的內容挖掘上,應把握以下原則:突出紅色文化的思想性,明確價值取向;突出紅色文化的客觀性,強化信息的可信度;突出紅色文化的時代性,增強親和元素;突出紅色文化的可持續(xù)性,延展其社會效益。在把握以上原則的基礎上,進行內容上的豐富、整合、包裝。
在傳播內容的創(chuàng)新上,應注重利用高科技進行創(chuàng)新,比如探索建立西安紅色文化遺產數據庫,建成“無實體圍墻的紅色博物館”,實現紅色場館的全媒體閱讀,同時可以采用書畫、攝影、詩歌、征文、知識比賽、電視劇、話劇、紀錄片、動畫片、實體紀念館等傳統(tǒng)形式進行傳播。推出精品文化工程,強化精神標識,使民眾切實體悟到紅色文化蘊含的精神力量。
在多媒體時代,充分利用各種媒體多元傳播,首先利用大數據功能分析定位西安紅色文化受眾群體的特點,根據受眾群體的特點,在人們公共活動場所如:公園、社區(qū)、廣場、大型商場、革命遺址基地建立3D紅色影片體驗區(qū)、VR體驗區(qū)、陳設區(qū)及情景體驗區(qū),可針對性采取報紙、廣播、電視、微博、微信、視頻媒體等進行宣傳,使紅色文化在各種載體中生命得到延伸。在宣傳中,尤其注重有效的話語體系構建,針對受眾特點,采用不同的表達話語。
4、加快西安紅色文化的實物性創(chuàng)新產品研究
加強西安紅色文化相關的形象標識系統(tǒng)研究,同時加快開發(fā)一些與西安紅色文化相關的具有時代特征的多種形象的產品,包括泥塑、手繪、便利簽、玩具等能展示西安紅色文化形象的產品。形成具有自己特色的紅色文化品牌,打造紅色文化精品,提升西安地方紅色文化的影響力和文化魅力。
5、注重西安紅色文化的傳播針對性
西安紅色文化的傳播針對性應體現在兩方面:首先,明確傳播對象主體;其次,不同主體應采取不同的傳播方式。
大中小學生群體應是西安紅色文化傳播中最重要的受眾主體。學生正處于正確的“三觀”塑造期,意識形態(tài)的養(yǎng)成期、教育易接受期,紅色文化中的愛國主義精神、百折不撓精神、永不放棄精神等對于學生群體“三觀”塑造有著重要作用,對于學生正確意識形態(tài)的引導有著積極作用。作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后備力量,增強強烈的愛國主義精神,是學生應具備的基本政治素養(yǎng)?;诖耍瑧獙鞑ブ匦木劢箤W生群體。校園應是西安紅色文化傳播的主陣地,紅色文化傳播的推動主體應加大各學校間合作,采取多種形式使西安紅色文化在學生中入腦、入心。
面向中小學生時,課程和紅色文化體驗是主渠道,可以開發(fā)些地方性特色課程,適當增加課程比重。同時加大紅色文化實踐基地建設,學校多組織學生參觀體驗西安紅色文化資源。
針對高校學生,傳播紅色文化,可以通過思政主干課程、校園文化建設、社會實踐等三種方式開展,構建全方位滲透式教育模式,使紅色文化思想性、知識性、趣味性和藝術性相結合。
針對社會大眾,一方面通過單位進行知識普及、培訓,另一方面通過開發(fā)影視、話劇、紀錄片、各種畫作展覽、紅色文化精品旅游路線、微信公眾號等,不斷吸引人們關注西安紅色文化。
西安紅色文化的傳播在新時代具有重要的價值,深深植根于廣大人民群眾的心中,具有強大的生命力。不僅體現在對中國紅色文化發(fā)展的推進上,更體現在用好紅色文化可以鞏固意識形態(tài)的領導權,提高人們的政治認同感,提升城市的品質,帶來一定的經濟價值和社會價值,形成“產學研一體化”共同發(fā)展西安紅色文化模式。
參考文獻
[1]李少翀.城市遺產視角下的西安博物館建筑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學,2015.
[2]李茜.試析西安紅色資源開發(fā)與城市品質提升[J].陜西行政學院學報,2019.2.
[3]楊帆.陜西紅色文化資源傳承價值及實現路徑探析[J].陜西行政學院學報,2013.2.
作者簡介
薛藝藝 西安交通大學城市學院思政部講師,研究方向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與廉政建設
張春新 西安交通大學城市學院藝術系副教授,研究方向為中國書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