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 峰
江蘇粵海飼料有限公司
PIC豬是一種新型豬,具有產崽數(shù)多、飼料報酬高、育肥期日增重快、商品豬瘦肉率和屠宰率高等特點。飼養(yǎng)PIC 豬成功的關鍵在于良種必須用良法,也在于集約化生產模式和養(yǎng)豬技術的全面推廣應用。
引種7 d前,做好消毒工作。種豬運到豬場時,用百毒殺對豬體進行噴霧消毒,然后再趕豬到圈舍。抓好日常管理,控制好圈舍環(huán)境及圈舍內溫度,做好防寒工作。
養(yǎng)殖戶應根據PIC 豬生長各個時期,科學控制飼料配制及投喂量。在后備期,飼料配制為濃縮飼料30%、麥麩5%~10%、玉米60%~65%;在懷孕、泌乳期,飼料配制為濃縮飼料25%、麥麩5%~10%、玉米65%~70%。在飼料投喂量方面,后備母豬喂食2.2~2.5 kg,懷孕母豬喂食2~2.5 kg,妊娠71~107 d的母豬飼喂2.5~3 kg,妊娠108~114 d逐漸減料至1.8~2 kg。母豬分娩的第一天不喂飼料或者少喂,分娩后每天逐漸增加投喂量,到分娩后10 d 左右時,飼料量增加到4~5 kg。
PIC 母豬一般在165 d 左右開始發(fā)情,在225 d左右第三次發(fā)情時方可配種,發(fā)情期最好配種2~3次,配種后18~24 d和38~44 d要特別注意檢查母豬是否返情,若返情,應再配種。對屢配不孕的母豬應該調整飼喂水平,添加金霉素、土霉素等廣譜抗菌素和復合維生素等,配種前10~14 d 增加飼料,每天每頭PIC母豬喂料3~3.5 kg。
養(yǎng)殖戶應讓仔豬及時吃初乳,固定母豬奶頭,做好仔豬保溫工作,及時補鐵、補飼料,適時閹割、斷奶,防治仔豬下痢。
在入圈前按豬的大小、強弱合理分群,做好飼料過渡,采用合理的飼喂方式,加強飼養(yǎng)管理,做好防疫、驅蟲工作,PIC豬體重達100~105 kg時出欄。
在種豬進場后一周注射豬瘟疫苗,間隔7~10 d注射口蹄疫苗,并同時驅蟲。在配種前30~40 d,先后注射乙腦、細小病毒、偽狂犬、HPS等疫苗,每次注射間隔10~15 d。
初配母豬在妊娠80 d和100 d左右分別免疫注射大腸桿菌一次,經產母豬在妊娠100 d左右注射一次。母豬從產崽后一周到下次發(fā)情配種期要分別免疫注射豬瘟、細小病毒、乙腦、偽狂犬、口蹄疫等疫苗。每種注射間隔7~10 d。
在仔豬出生20~25 d 時注射豬瘟疫苗2 頭份,在65~70 d 時再免疫注射一次。仔豬在25 日齡時口服或肌肉注射副傷寒疫苗,與豬瘟免疫相隔一周。在60日齡和90日齡分別注射口蹄疫疫苗。
在育肥入圈后7~10 d注射豬瘟、豬丹毒、豬肺疫三聯(lián)疫苗2~4 份,在間隔一周后接種副傷寒疫苗。豬免疫接種前后10 d 內不能使用抗菌素類藥物,否則會影響免疫效果。
養(yǎng)殖戶要做好PIC豬胃潰瘍、生殖道炎癥、仔豬黃白痢、水腫病、泌乳衰竭綜合征、疥螨等疾病的防治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