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保華, 鄧文喻, 李 賀
(1. 佛山海關(guān)綜合技術(shù)中心,廣東 佛山 528200; 2. 廣東省婦幼保健院,廣東 廣州 510010)
2016年9月,國際病毒分類委員會執(zhí)委會批準命名了1種新病毒——D型流感病毒(Influenza D virus,IDV)[1]。IDV是流感病毒的1個新屬成員,與A、B、C型流感病毒同屬正粘病毒科,但同A、B、C型流感病毒存在一定的差異[2,3]。IDV抗體與A型流感病毒(IAV)、B型流感病毒(IBV)、C型流感病毒(ICV)均無交叉反應性[4]。新發(fā)現(xiàn)的D型流感病毒感染宿主范圍較廣,不但可以感染豬、牛、羊、駱駝等,還能感染人,牛被認為是主要宿主。雖然IDV致病力不高且在哺乳動物間傳播能力有限,但必須警惕和防范其對公共安全的威脅[4,5]。目前,已在北美、歐洲、中國等多個國家和地區(qū)檢測到D型流感病毒,疑似有全球分布的特征[5,6]。
1.1 形態(tài)結(jié)構(gòu)
1.1.1 基因組IDV RNA基因組由7個片段組成, 共編碼PB2、PB1、P3、NP、HEF、M (M1和CM2)、NS (NEP和NS1) 等9種蛋白[3]。 進化分析表明IDV與IAV、IBV差異很大,而與ICV最為相似。 氨基酸序列分析發(fā)現(xiàn)IDV跟ICV有50%的同源性。IDV每個基因片段非編碼區(qū)基因5’端 (5’-AGCAGUAGC AAG-3’) 和3’端 (3’-C/UCGUAUUCGUC-5’) 高度保守,幾乎與ICV一致。唯一不同在于IDV 3’端第5位堿基為腺嘌呤(adenine,A),而ICV為胞嘧啶 (cytosine,C)。IDV的受體跟ICV相同,均為9-O乙酰唾液酸受體。但是序列分析表明IDV的HEF蛋白與ICV的HEF蛋白相比結(jié)合位點不同,所以IDV與ICV沒有血清學交叉反應[1,4]。
1.1.2 敏感性IDV的熱穩(wěn)定性和耐酸能力對其跨種傳播能力具有重要作用。反向遺傳學研究表明HEF(hemagglutinin-esterase fusion,HEF)蛋白對IDV的熱穩(wěn)定性和耐酸能力起到關(guān)鍵作用。Yu J等[7]發(fā)現(xiàn)IDV比IAV、IBV、ICV具有較強的熱穩(wěn)定性和酸穩(wěn)定性, 53 ℃加熱2 h或pH 3.0環(huán)境下作用0.5 h仍具有感染性,而其他流感病毒已完全失去感染活性。不同的細胞、組織甚至是動物體內(nèi)pH值不同, 因此推測IDV具有較廣泛的組織嗜性和宿主感染性。
2.1 易感動物牛被認為是IDV的天然宿主。IDV能夠感染牛、豬、雪貂、豚鼠和單峰駝并通過接觸傳播感染其他動物。
2.2 流行特點目前已在北美、歐洲、中國等多個國家和地區(qū)檢測到IDV,疑似有全球分布的特征。根據(jù)IDV遺傳進化關(guān)系,目前IDV主要分為D/OK、D/660和 D/Japan 3個譜系,但存在一定的交叉反應性。D/OK全球分布,D/660主要在美國、意大利,D/Japan目前只在日本檢測出[8]。IDV可以通過直接接觸從感染動物傳播到哨兵動物,但不能通過氣溶膠傳播[6]。
3.1最近的宏基因組研究表明,IDV、牛腺病毒3、牛鼻炎A病毒是與乳牛犢臨床常見呼吸道疾病 (Bovinerespiratory disease,BRD)相關(guān)的前3種病毒,而IDV感染是主要病因,臨床病牛的IDV檢出率顯著高于健康牛,并且傾向于與BRD顯著相關(guān)。Ferguson L等[9]將牛源IDV人工感染犢牛后能夠引起感染犢牛的氣管炎癥,并出現(xiàn)干咳、流鼻涕等輕微呼吸道癥狀,證明IDV比較容易感染牛群且發(fā)生接觸傳播。Ferguson L等[9]通過人工模擬自然狀態(tài)下流感傳播途徑,利用2只雪貂接觸感染牛群的鼻分泌液污染物,結(jié)果2只雪貂血清IDV抗體檢測呈陰性。雖然IDV能夠感染并引起牛群的輕微呼吸系統(tǒng)疾病, 但其通過排泄污染物傳染給人的風險仍較低。也有研究認為單獨感染IDV不足以引起疾病,IDV感染可能是BRD復合體的一部分,需要感染1種(或多種)呼吸道病毒,使宿主易于接觸呼吸道的細菌定植[3,10]。
3.2研究發(fā)現(xiàn),IDV感染豬后在鼻甲中復制,并且在鼻拭子中可檢測到病毒脫落;病毒也可通過直接接觸傳播給幼稚動物;在氣管和肺中未檢測到病毒,表明病毒復制僅限于上呼吸道;沒有觀察到典型流感的臨床癥狀和病變[10]。Sreenivasan C等[11]利用豚鼠構(gòu)建IDV哺乳動物感染模型,IDV在豚鼠鼻甲、肺、呼吸道等組織內(nèi)可有效復制,并能在豚鼠間傳播。
3.3高福團隊通過糖點陣芯片實驗證明IDV能結(jié)合9-O乙酰唾液酸受體及其多種衍生物。IDV HEF蛋白受體結(jié)合位點的開放通道使得IDV能夠容納不同的糖環(huán)構(gòu)象,從而結(jié)合9-O乙酰唾液酸受體及其不同衍生物,為其廣泛的細胞嗜性提供了結(jié)構(gòu)基礎(chǔ)??蒲腥藛T通過組織免疫熒光實驗發(fā)現(xiàn),IDV HEF蛋白能結(jié)合人、豬、牛的氣管纖毛上皮細胞。考慮到IDV不僅能夠?qū)е屡:拓i發(fā)病,而且能夠在雪貂和豚鼠中傳播,必須警惕和防范其對公共安全的威脅[1]。翟少倫研究團隊報道了在廣東省IDV的流行情況,尤其是在某些嚴重病例中鑒定了IDV的病毒血癥,以及檢測到動物下呼吸道和腸道中IDV的存在[12]。這些新的發(fā)現(xiàn)異于先前的研究報道,具體機制有待于進一步研究。
目前針對IDV的診斷并沒有特殊的方法,與其他類型流感一樣主要采用病毒分離培養(yǎng)、血清學檢測技術(shù)和分子生物學檢測技術(shù)。
4.1病毒分離培養(yǎng)是流感病毒診斷的金標準,可以采用細胞培養(yǎng)方法。IDV的細胞嗜性較為廣泛,能在豬睪丸細胞(ST)、肺癌細胞(A549)、犬腎細胞(MD-CK)、非洲綠猴腎細胞 (Marc-145)、人直腸癌細胞(HRT-18G)等多種細胞中生長繁殖。血清學檢測技術(shù)主要包括血凝試驗、血凝抑制試驗[3]。Moreno A等[13]利用單克隆抗體建立了競爭ELISA檢測方法。
4.2聚合酶鏈式反應 (PCR) 具有快速、準確、敏感等特點,目前IDV鑒別診斷多采用此方法。研究表明流感病毒基因組中PB1基因序列最為保守,目前大部分是基于IDV的PB1基因建立PCR檢測方法。Hause B M等[4]根據(jù)IDVPB1基因 (1 420~1 555 bp 區(qū)間) 設(shè)計引物,建立了IDV Taqman熒光定量PCR檢測方法。Faccini S等[14]根據(jù)GenBank公布的IDV分離株序列的PB1基因保守區(qū)域 (1 215~1 323 bp) 設(shè)計引物, 建立了兩步法熒光定量PCR。Henritzi D等[15]建立了同時檢測A、B、C、D四型流感的四重熒光定量PCR檢測方法。
由于IDV發(fā)現(xiàn)時間較短,目前尚未有商品化疫苗和特異性治療藥物。Hause B M等[16]將D/bovine/Kansas/162655/2012滅活后制備全病毒滅活疫苗,免疫牛后雖然能顯著降低IDV排毒量,但保護作用達不到100%。Wan Y 等[17]設(shè)計了1種表達HEF蛋白的DNA疫苗,可以保護動物免受IDV D/OK、D/660的攻擊,效果良好。
新發(fā)現(xiàn)的D型流感病毒感染宿主范圍較廣,不但可以感染豬、牛、羊、駱駝等,還能感染人。鑒于當前IDV流行范圍不斷擴大,并且在流行過程中比ICV容易發(fā)生變異,加之熱穩(wěn)定性好、耐酸,在自然環(huán)境中容易存活,因此值得高度關(guān)注。其致病機制、診斷方法以及疫苗研發(fā)等相關(guān)研究都比較少,值得深入研究和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