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中筠
獲悉《陳樂民作品新編》九卷本出版了,我為之驚喜不已。這套書不但封面設(shè)計清雅脫俗,而且是精巧軟皮的小開本,迥異于方今流行的磚頭一樣硬厚笨重令人望而生畏的龐然大書。我家藏書不多,但近年來一直苦于架滿為患,推己及人,自己的書也不敢輕易送人。而這套《陳樂民作品新編》,放在書架上占地不多,減少了我贈送朋友的顧慮。
此前,三聯(lián)書店曾出版一套九卷本的陳樂民作品集,連庫存都已告罄,他們不擬再版。東方出版社的陳卓先生是樂民作品的熱心讀者,在2018年樂民逝世十周年時自告奮勇,建議再編一套比較全的文集,在他和女兒共同努力下,做了更加合理的分類編排,而且搜羅了一些以前沒有發(fā)表過的文章,兩年中經(jīng)過不少曲折,還遭遇了一場疫情,居然在樂民忌日十二周年即將到來之際,完美地問世了,我對出版社,特別是為此付出超常心血的責編懷有深深感激之情。
我在樂民周年祭時寫的四首悼亡詩中最后一首概況了他的精神和情懷:
思接千載視萬里,丘壑在胸筆底流。
潑墨惟求抒懷抱,著書不為稻粱謀。
身雖多病猶尋樂,心系斯民難解憂。
老死春蠶絲未盡,文心一脈思悠悠。
他的作品在他去世后的十二年來,坊間從未斷過。北大出版社的《歐洲文明十五講》,每年都至少重印一刷,這是真正的“長銷書”,足以嘉惠一代又一代的學子。這本書與現(xiàn)在東方出版社的九卷合起來剛好十卷,應(yīng)該算是比較完整的陳樂民著作了,是“絲未盡”的最佳體現(xiàn)。另一方面還有“思悠悠”。他寫作一直靠一支毛筆,從未用過電腦,自然沒有博客,更沒有趕上熱鬧的微信時代,加以他的文字簡約而含蓄,“著書不為稻粱謀”,也不為“吸引眼球”,所以不大會形成一時洛陽紙貴的效應(yīng)。但是我發(fā)現(xiàn)他還是擁有一些不同年齡段的忠實讀者,凡是對他的著作有興趣的,率多能耐心細讀,不時有人告訴我在某個方面或某個問題上從中得到啟發(fā),長期受用。有人說現(xiàn)在熱議、爭論不斷的問題,其實陳先生早就說清楚了。也有朋友提到當前的世界種種亂象,真想知道陳先生會怎么看。英國脫歐時,更有不止一個人提到他。這種不絕如縷的影響可以況之以“潤物細無聲”,盡管可能覆蓋面不會太廣。2018年浙江大學出版社出的書畫冊題為《士風悠長》,正說明在肉身消亡之后,文脈、風骨、思想悠然長存。
當年有一位年輕人(現(xiàn)在也已退休)曾向我坦言:“我發(fā)現(xiàn)陳老師比你學問大?!蔽艺f我完全同意,還開玩笑說,他研究的對象就比我研究的對象有文化多了。誠然,他很早就對歐洲感興趣,進入專業(yè)研究領(lǐng)域后,一心要把歐洲作為一種文明體系,從源頭上弄清其來龍去脈。這里面學問深不見底,在方今學科分類日益細碎而且重實用的情況下,更是鮮有同道。他的家庭比我的“舊”,中文的舊學根底也比我深厚。他還一心想在中西文化之間,在高層次上找到通道。最后他說從康德那里隱約看到了通道盡頭的光。這已超出我的學識范疇,不敢強作解人。 另一方面,知之者都不會誤以為他是不問世事、象牙之塔中的學者。相反,他時刻都在憂國憂民,無論是紙上或談話中都表現(xiàn)出“心系斯民難解憂”。他知人論世實際上比我深刻而尖銳,有時甚至近于苛刻,但是修養(yǎng)比我好,能做到喜怒較少形于色,話不投機就保持沉默,并不企圖努力說服對方。他經(jīng)常對我的批評,一是文章太長,有些話不必多說,點到為止,留給讀者自己去體會;另一點是“人之患在好對牛彈琴”。我們還在職時,總要參加一些實際上并非真正學術(shù)性的“研討會”。常常在我出門赴會之前,他會說:“又去對牛彈琴了,少說幾句吧!”他不但文字簡潔,在生活上也比我整潔。他一直用毛筆寫作,老編輯們都說他的書稿雖然常有勾勾劃劃,但符號都很專業(yè),看得很清楚。他的書桌上總是文房四寶擺放整齊,就在因尿毒癥而每周三次透析的十年中,他始終保持正常衣著和起居,絕無頹唐邋遢象。最后住院,在病床上還不忘刮胡子, 直到被送進重癥監(jiān)護室。
斯人也而有斯疾也。我感到他在生命接近終點時若有所悟,如果天假以年應(yīng)該會有新的悟道作品問世??上松鷽]有如果,未盡之言只能隨他灰飛煙滅了。湖州張建智先生悼念文章題為“千古文章未盡才”,細想起來,古往今來,未盡之才又豈止樂民一人。如今新編文集問世,就我本人而言,是庚子年愁云中的一個亮點,再次對促成此事的出版人表示深深的感謝。
《陳樂民作品新編》
作者:陳樂民
出版:東方出版社
出版時間:2020年10月
定價:513元
《隱在亮光之中:流行文化中的形象與物》
作者: [英]迪克·赫伯迪格
譯者: 席志武
出版社:重慶大學出版社
出版時間: 2020年11月
定價: 78元
青年亞文化研究的深化之作,通過將青年亞文化同消費、時尚、設(shè)計、品味等問題相關(guān)聯(lián),作者帶我們經(jīng)歷了一場從亞文化穿越后現(xiàn)代主義并走到它的“另一面”的旅行。
《生死課》
作者: 袁凌
出版社: 上海譯文出版社
出版時間: 2020年11月
定價: 68元
袁凌的短篇記錄合集,記錄了各色輾轉(zhuǎn)的小人物,或是歷史地層中疊壓的無名氏。鄉(xiāng)土的長輩、都市的邊緣人、歷史中的失蹤者、留守的孩子、辛苦的生意人、孤獨癥陰影下的白領(lǐng)……他們不是時代聚光燈下的主角,但每人都有屬于自己的劇情。
《大戰(zhàn):1914-1918年的世界(上、下)》
作者:[德]赫爾弗里德·明克勒
譯者:鐘虔虔??
出版社: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出版時間:2020年11月
定價:179元
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后,幾大帝國土崩瓦解,意識形態(tài)與獨裁的時代宣告開始。作者重現(xiàn)了戰(zhàn)爭中將軍和士兵們的形象,講述了后方民眾的生活、痛苦與希望,宛如一幅時代全景圖,凸顯了這次大戰(zhàn)從深處撼動舊世界的力量。
《現(xiàn)代性的隱憂》
作者: [加]查爾斯·泰勒
譯者: 程煉
出版社: 南京大學出版社
出版時間: 2020年10月
定價: 45元
作者探討了當代文化和社會的重要特點:個人主義、工具理性的統(tǒng)治,以及人們在當代政治生活中的無助感。他認為在面臨當代社會的窘境時,全盤否定這個道德理想和完全沉湎于這個理想的低級實現(xiàn)形式都是錯誤的,人們并非無能為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