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 倩,李麗嫻,邵曉龍,榮志鵬,吳翠翠
(上海航天電子通訊設備研究所,上海 201109)
無線通信的迅猛發(fā)展,對天線方向圖提出了更加苛刻的指標,為了能夠準確驗證天線的輻射性能,暗室測試場的重要性不言而喻。EMC測量天線作為測試場中較為關鍵的設備之一,要求其具有寬頻帶、對稱且平緩的方向圖和較低的交叉極化等性能[1-3]。目前,暗室使用的EMC測量天線大多為矩形波導喇叭或者加脊喇叭,受限于頻帶寬度,通常需要準備多種頻率的喇叭,且頻率越低,波導喇叭尺寸越大,重量越重。
1979年Gibson首次提出Vivaldi天線結構[4],這是一種非周期的行波天線,由較窄槽線過渡到較寬槽線,槽線為指數(shù)曲線,輻射原理與TEM模喇叭天線類似。微帶饋電的Vivaldi天線具有很寬的阻抗帶寬和較高的天線增益,文獻[5]設計了一種介質板帶狀線形式的Vivaldi天線,采用在天線諧振區(qū)域邊緣加入金屬隔離墻的方法,有效去除天線單元工作頻段內(nèi)的諧振;文獻[6]設計了一種5倍頻程的Vivaldi天線,帶寬為2.7~15 GHz。
本文在結構小型化的基礎上,設計了一種新型超寬帶雙極化EMC測量天線,通過合理設計饋電結構、饋電位置以及諧振腔尺寸,有效降低了天線尺寸。
Vivaldi天線由槽線激勵,通過微帶線將能量耦合到縫隙進行饋電[7-8],基本模型如圖1所示。天線主要由金屬輻射貼片、微帶線饋線和介質基板組成。其中金屬輻射貼片蝕刻于介質基板一側,包括圓形諧振腔、矩形槽線和指數(shù)漸變曲線槽線,圓形諧振腔的位置、尺寸和矩形槽線的長度可以有效改善天線駐波。
圖1 Vivaldi天線基本模型Fig.1 Schematic diagram of Vivaldi antenna
當Vivaldi天線工作在匹配狀態(tài)時,不同工作頻率對應著指數(shù)漸變曲線槽線上各不同輻射部分,而各輻射部分相較于不同頻率信號的波長的電長度為定值,因此Vivaldi天線相較于普通喇叭天線具有很寬的頻帶和波束寬度[9-11]。
根據(jù)天線的行波機制,指數(shù)漸變曲線槽線的長度大于λ0(λ0為最低工作頻率的自由空間波長),槽線末端開口寬度大于λ0/2,且天線的高頻輻射特性受到指數(shù)漸變曲線窄端開槽寬度的影響,反之低頻輻射特性受到漸變曲線最大開縫寬度影響[12-13]。
微帶線饋線部分位于介質板另一側,增加多段匹配段以滿足阻抗匹配要求,且末端以扇形金屬貼片代替1/4波長的微帶短路線,有效提高天線匹配特性。
天線漸變槽線為指數(shù)曲線,滿足:
y=C1eax+C2,
式中,設漸變曲線兩端點分別為A1(x1,y1),A2(x2,y2),則系數(shù)C1,C2為:
與其他類型天線相比,Vivaldi天線具有以下優(yōu)點:設計結構比較簡單,易于加工和批產(chǎn);工作頻帶較寬,具有良好的方向性;天線極化方式為線極化,適用于探頭天線。
利用ANSYS HFSS電磁仿真軟件對EMC測量天線進行仿真分析,其結構模型如圖2所示。EMC測量天線由2個相同的Vivaldi單元,在其兩端各自開設一道槽縫,通過十字正交的方式進行組合,實現(xiàn)雙線極化。
圖2 EMC測量天線仿真模型Fig.2 Simulation model of the antenna
將Vivaldi天線作為EMC測量天線使用時,要求其帶寬寬、方向圖對稱且平緩。通過合理調(diào)節(jié)、優(yōu)化Vivaldi的指數(shù)漸變縫隙各參數(shù),以及微帶饋線的位置,設計出符合帶寬和方向圖要求的EMC測量天線。仿真結果表明,當Vivaldi天線尺寸為160 mm(口徑)×133 mm(高度)時,天線在0.6~6 GHz頻帶內(nèi),方向圖在±55°內(nèi)平緩、無凹坑。
經(jīng)過仿真分析,2個Vivaldi天線分別饋電時,輻射方向圖一致。圖3為端口隔離仿真圖,由圖3可知,整個頻帶內(nèi)2個輸入端口之間的隔離度≥28 dB;利用脈沖矢量網(wǎng)絡分析儀N5242A對所設計的EMC測量天線的兩端口隔離測試,如圖4所示。圖5為1個端口加載激勵時天線仿真/實測方向圖,在0.6~6 GHz頻帶范圍內(nèi),探頭天線的增益為1.19~9.25 dB,交叉極化>25 dB,方向圖在±55°范圍內(nèi)平緩、無凹坑,仿真和實測基本一致。
圖3 EMC測量天線輸入端口隔離度仿真圖Fig.3 Simulation diagram of the antenna isolation
圖4 EMC測量天線輸入端口隔離度實測圖Fig.4 Measured drawing of the antenna isolation
(a)f=0.6 GHz
(b)f=3 GHz
(c)f=6 GHz圖5 EMC測量天線仿真/測試方向圖Fig.5 Simulation pattern and measured pattern of the antenna
本文設計的一種新型超寬帶雙極化EMC測量天線,其加工實物圖如圖6所示,在天線底座設計了4塊金屬塊對2個相同Vivaldi天線進行固定,最終尺寸為160 mm(口徑)×133 mm(高度),相較于傳統(tǒng)Vivaldi天線[7-8],設計的天線具有更小的幾何尺寸。
圖6 EMC測量天線實物Fig.6 Actual picture of the antenna
本文提出一種10倍頻程的新型超寬帶EMC測量天線,將2個相同Vivaldi天線分別開槽、十字正交安裝,并在天線外側增加天線罩。這種新型探頭天線具有雙極化、超寬帶、重量輕、體積小、方向圖平緩、交叉極化低和端口隔離高等特點,能夠很好地替代傳統(tǒng)的矩形波導喇叭探頭,在天線測量領域內(nèi),具有較好的應用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