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建華
1944年夏天的一個早上,沂源縣南埠東村的新媳婦杏花去村頭的井里挑水,剛出門就碰到了村里的二妮子,二妮子年齡跟她相仿。
杏花熱情地跟二妮子打招呼??墒嵌葑記]理她,白了她一眼,“哼”了一聲,扭頭走了。
杏花是在大強(qiáng)子上前線打鬼子后的第二天嫁過來的?;槠谑鞘孪日f好的,因為鬼子來了,大強(qiáng)子隨部隊走了,但杏花還是如期嫁了過來。二妮子一直喜歡大強(qiáng)子,對杏花就愛搭不理。
自從杏花主動嫁過來后,二妮子已經(jīng)不是第一次這樣對她了。今天杏花同樣沒放在心上,只是笑笑,繼續(xù)挑水。
等杏花把一擔(dān)水倒進(jìn)水缸時,老村長來了。他告訴杏花和大強(qiáng)子的爹娘一個不幸的消息:他剛從東邊回來,大強(qiáng)子隨部隊在東邊跟鬼子交了火,中彈犧牲了。
強(qiáng)烈的悲痛過后,大強(qiáng)子的爹娘把杏花叫到跟前,讓她改嫁。其實也不算改嫁,杏花嫁過來時,大強(qiáng)子已經(jīng)走了,倆人根本沒舉行結(jié)婚儀式。
杏花給二老跪下,哭著說:“我嫁過來是自愿的,你們不能攆我走,攆我也不走?!?/p>
從此,杏花就留在了大強(qiáng)子家,伺候二老,下地干活兒,閑時給部隊上納鞋底,攤煎餅,送糧食,樣樣跑在前頭。二妮子在村里放出話來:“這杏花真是個傻女人。我二妮子傻,原來還有比我更傻的?!币娏嗣妫葑痈淮娦踊?。
可是老村長卻讓杏花當(dāng)了村婦救會的會長,讓杏花領(lǐng)著村里的一幫婦女做衣做飯,支援前線部隊打鬼子。二妮子更是氣得一句話也說不出來。以前杏花沒來時,有事老村長都找她二妮子,這下好了,杏花不但搶了她喜歡的男人,還搶了她的活兒!
這天,村里接到上面任務(wù),有支部隊要從村里過,去東邊打鬼子,讓村里想方設(shè)法給部隊做好一切保障供給,尤其是村頭那條沂河,一定要保證部隊用最短的時間迅速通過。
昨天剛下了雨,河水猛漲,河面上唯一的簡易木板橋被河水沖走了。雖說經(jīng)過了一天一夜,這會兒水勢小了不少,可河上沒橋,現(xiàn)在想過河,比登天還難。大部隊急行軍過來,村里又沒船,搭一座橋也不是一時半會兒能完成的事。這下愁壞了老村長。
杏花聽說了,急了眼,回家把門板卸了下來,扛起來就往河邊跑。村里人問她扛門板干啥,杏花邊跑邊說:“搭橋,讓戰(zhàn)士們過河?!边@話像一陣風(fēng)一樣瞬間傳遍了全村,村里其他婦女看到了,也不落后,紛紛回家把自家的門板扛到了河邊。
河面最窄處也有四五米寬,河水湍急,且泛黃。杏花見大伙兒扛來的門板差不多了,招呼一聲,自己率先扛著門板就要下河。
再有半個小時,咱們的先頭部隊就要到河邊了,如果橋再搭不起來,誤了部隊行軍,這責(zé)任誰也負(fù)不起。
突然,一只手從背后一下子把杏花拽住了:“就你逞能!”
杏花扛著門板不方便,好不容易轉(zhuǎn)了下身子,才看清拽她的不是別人,正是二妮子。關(guān)鍵時刻,二妮子這是要使絆子嗎?這也太不懂事了。
杏花有點(diǎn)兒著急了:“二妮妹子,有什么事,咱姐妹倆以后慢慢說,快放手,別誤了正事?!?/p>
沒想到二妮子也急了,見杏花不放門板不停步,上去就把門板從杏花肩上掀了下來。因為她力氣比杏花大,杏花又沒防備,一下子被她掀了個大趔趄,門板從肩上掉下來不說,還差點(diǎn)兒一頭碰到地上。
周圍人看不下去了,紛紛指責(zé)二妮子。二妮子紅了臉,急得直跺腳:“咳!你們想哪兒去了!我這是為了杏花嫂子好。河水這么急,別說現(xiàn)在都齊胸深了,就是只沒到小腿肚子那兒,下了河人都站不穩(wěn)。這樣匆匆忙忙地下河,不是搭橋,是送命呢,非讓水沖走不可?!?/p>
二妮子一陣連珠炮讓大家都沉默了。都在河邊長大,二妮子說得沒錯,剛才因為太著急,大伙兒都把這茬給忘了。其實還有個理由,就是認(rèn)為扛著門板,身體負(fù)重了,不會被河水沖走??磥泶蠡飪赫`會二妮子了。
“那可咋辦呢?部隊眼看就過來了。這橋必須得盡快搭起來。”杏花站穩(wěn)腳跟后,說出了大伙兒的心聲。
“我看把腿上綁上石頭,這樣下面沉了,就不會被沖走了?!笔嵌葑拥奶嶙h。
“這個辦法蠢到家了。腿上綁了石頭,人一摔倒,連爬起來的機(jī)會都沒有。腿上不綁石頭,還能逃生,現(xiàn)在綁了石頭,那簡直等于直接去河里送死?!崩洗彘L剛才被二妮子拽住杏花的事一激,徹底冷靜了下來,憑著經(jīng)驗,提出了反對意見,“剛才二妮子提醒得對,但咱們一定得冷靜,越是事情緊急,越要冷靜。不過,腿上綁石頭肯定行不通,大家還有什么別的好辦法?”
大家都沉默了。沒有船,往河里堆石頭壘橋墩時間來不及,要不然,杏花也不會想到讓人到河里當(dāng)橋墩,扛著門板搭成橋,讓部隊通過的辦法。
時間不等人,部隊再有十幾分鐘就到河邊了。杏花等人急得團(tuán)團(tuán)轉(zhuǎn)。這時,大強(qiáng)子娘背著一捆柴草過來了,她拾了柴草回家攤煎餅,聽說河邊正給部隊搭橋,忘了把柴草放下,背著就急匆匆趕過來了。
杏花遠(yuǎn)遠(yuǎn)地看見了,跑過去接過婆婆背上的柴草說:“娘,這活兒以后還是我來吧,您這把年紀(jì)了,千萬別累著?!笔掷镞Σ癫莸睦K子,杏花腦子突然一亮:有辦法了。
杏花把柴草放下,把捆柴草的繩子抽出來,找來兩根胳膊粗的長棍子,綁在一起,然后往河面上一搭,不長不短,棍子正好橫跨在了河面上。
這時,老村長也看明白了,立刻下了河,扶著棍子過河去,蹚到河對岸,把棍子用兩塊大石頭壓住,然后自己用手扶著棍子的那一頭,加固了棍子的牢固性。河這邊,杏花她們也沒閑著,照著老村長的樣子,穩(wěn)固了這一頭。然后,杏花扛起門板第一個下了河,她一手扶著門板,一手扶著橫在河面的棍子,順利地來到了河中間。
接著,村里的其他幾個婦女也學(xué)著杏花的樣子,扛著門板下了河。
很快,杏花她們站在齊胸的河水里,把門板扛在了肩上,搭起了一座簡易的門板橋。這時,先頭部隊正好跑步來到河邊,二妮子用手一指,戰(zhàn)士們會意,踏著用門板拼湊起來的這座“火線橋”,順利過了河。
部隊整整走了一個半小時,所有人才全部過完。這時,再看河里的杏花她們這些娘子軍,肩膀都紅腫了,有的還讓門板磨破了皮,可是她們硬是咬著牙,堅挺著,直到最后一個戰(zhàn)士抬腳離開河里的門板,安全地到了河對岸。
選自《民間傳奇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