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楠楠
(建平縣紅山街道辦事處農業(yè)服務站 遼寧 建平 122429)
培育壯苗為玉米高產打下基礎,必須適時播種,提高播種質量,做到用種精量、下籽均勻、深淺一致、覆土嚴密,加速種子萌發(fā)出苗,防止缺苗斷壟,掌握好播種深度,確保一次播種保全苗。
2.1 播種結束后及時檢查覆土壓膜情況,固定毛管滴頭并壓土封堵,以防大風揭膜。及時安裝滴灌支管,接好毛管,并用土袋壓實支管。干播濕出滴灌玉米當5 cm 地溫穩(wěn)定通過10 ℃,及時滴出苗水,滴水量為每畝10 ~15 m3,種孔濕潤即可。
2.2 播種后密切關注種子發(fā)芽出苗情況,缺苗嚴重地塊及時改種生育期短的抗旱品種或調換其他抗旱作物;出苗不齊的地塊,應視情況及時補種或移栽,移栽時間在下午或陰天,最好是帶土移栽,以利返苗,提高成活率。
2.3 及時放苗。播后7 ~10 d 觀察出苗情況,播種錯位的及時放苗。
2.4 玉米出苗后應及時檢查田間苗情,適時進行間苗,適當延后定苗,缺苗處同行或鄰行留雙株補償,苗情不整齊地塊,可對小苗、弱苗施偏肥,促進其加快生長發(fā)育。適時定苗,可以避免幼苗擁擠,利于培養(yǎng)壯苗。一般3 ~4 葉時定苗,做到留苗均勻、去弱留強、去小留大、去病留健。
2.5 早施提苗肥。為獲得苗勻、苗壯,在3 葉期結合中耕培土早施提苗肥。一般中耕2~3次,第一次中耕在定苗前,深度3~5 cm,此時幼苗矮小,要避免壓苗、傷苗;第二次中耕在定苗至拔節(jié)期,深度10 cm左右為宜。鏟地要凈,特別要鏟盡“護脖草”。中耕深度掌握苗旁淺、行間深的原則,做到大培土、以防倒伏。
2.6 蹲苗促壯。蹲苗時間一般是苗期后開始到拔節(jié)期前結束。通過深中耕、勤中耕,促根下扎。通過幼苗期扒土曬根蹲苗,避免傷根。
2.7 蟲害防治。清潔田邊地角、周圍林帶等,并進行田邊地頭藥劑封鎖。及時懸掛殺蟲燈誘殺害蟲,地下害蟲如地老虎、金針蟲等用毒死蜱、辛硫磷等藥劑噴施玉米基部或灌根防治,采取高效、安全、環(huán)保的綜合防控措施,及時防控,防止蔓延。雜草較多的地塊在玉米苗2 ~5 葉期、雜草2 葉1 心至4 葉1 心期及時噴施二甲四氯、耕杰、苞衛(wèi)等化除。
2.8 根據玉米苗期長勢,應在定苗或拔節(jié)期前后,進行中耕追肥,追施壯苗肥,數量與種肥相當。及時選用植物免疫誘抗劑和生長調節(jié)劑,調節(jié)植株長勢,促進生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