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倩(鹽源縣委宣傳部)
新媒體環(huán)境下,新聞編輯工作的競爭壓力更大。新媒體人的層出不窮,使新聞編輯必須做好內容的優(yōu)化,用高質量、高接受度的新聞內容獲得現代社會的廣泛認可。為了實現這一目標,新聞編輯人員需要正視新媒體環(huán)境的挑戰(zhàn),提升自身的業(yè)務能力,使新聞作品質量能夠滿足社會的廣泛需求,并做到內容的豐富與創(chuàng)新。
新媒體環(huán)境下,人們獲得信息的方式變得更加簡單、無處不在。舉手之間就能了解社會上發(fā)生的各種新聞。使新聞編輯工作失去對新聞內容的選擇權和控制權,讓新聞編輯工作者無法決定整個社會的新聞內容方向。例如任何人都利用便捷的手機、平板電腦等信息網絡客戶端,可以在微信公眾號、短視頻平臺、QQ、微信等社交工具中,制作新聞、傳播新聞。他們是新聞編輯工作者,也可以是社會中的任何一個人,新聞內容的選擇也更傾向于廣泛的信息采集、推送,而對信息進行優(yōu)化、提質,使新聞內容的選擇更加廣泛化、復雜化,給傳統新聞媒體帶來極大的挑戰(zhàn)。
在傳統新聞編輯工作中,只需要在后臺完成對信息的提取、優(yōu)化、推送等工作,與新聞信息受眾接觸較少,極少考慮新聞信息受眾的觀感。但在新媒體環(huán)境下,新聞編輯工作不但需要對新聞信息進行有效處理,還需要針對信息的接受度、滿意度作出及時地調整和回應。使新聞編輯工作人員從后臺逐步走向前臺,直接面對新聞受眾,在良好的互動交流中,調整新聞信息內容,使其能夠滿足受眾的需求,進而提升新聞編輯工作的有效性。而在新聞編輯人員走向前臺的過程中,對于突發(fā)事件,需要相關工作人員具有靈活、柔性的應對能力,從而在保證新聞真實性的前提下,保證新聞信息獲得更多的關注度,使新聞編輯工作能夠有效面對受眾需求。
在新媒體環(huán)境下,新聞內容的編輯需要擁有一定的泛娛樂性,才能獲得更高的接受度。新聞編輯工作主旨是保證提供的真實性、有效性,使新聞具有較高的現實價值,從而體現新聞媒體的社會地位,使新聞媒體具有更好的存在價值,擁有較高的競爭力。因此在新聞編輯工作中,需要針對不同的新聞內容制定不同的編輯策略,一方面針對社會現實問題、國家大事、國際問題等以真實度、時效性為主的新聞內容,需要制定嚴謹、迅速地新聞編輯策略,確定新聞推送時間能夠滿足其所需要傳達信息的時效性,并讓觀眾認識到新聞的重要性。另一方面,針對生活化、娛樂化的新聞內容,可以采用更受歡迎的新聞編輯策略,使用觀眾廣泛接受、感興趣的新聞題材,并在觀眾的休閑時段,如下午6~8點左右,推送相關的內容,使觀眾獲得適時的休閑享受,并與觀眾建立良好的互動聯系,拉近新聞媒體與觀眾之間的距離。
新媒體環(huán)境下,不同的新聞內容,有不同的受眾,產生新聞內容的新聞編輯可以是任何人。新聞編輯需要滿足不同觀眾、受眾的新聞需求,來確保自身價值。在采集新聞信息時,需要加強內容的多元化,并緊隨社會潮流,緊抓社會現象等吸引眼球的新聞信息,以觀眾受眾的需求,對新聞內容進行多元化的創(chuàng)新挖掘?,F代的新聞內容不但包括以文字、視頻為主的傳統新聞方式,還可以利用信息技術,通過新聞對話、遠程溝通等網絡形式展開實時的新聞交流,維護新聞媒體與觀眾之間的關系,用多元化的新聞表現方式來吸引更多受眾。
新媒體環(huán)境中,新聞編輯工作涉及的行業(yè)、內容豐富多彩,因此在編輯過程中需要保持清醒的編輯思路,從而使新聞內容的編輯更加多樣化,滿足觀眾的不同需求,在滿足觀眾個性化需求的同時,新聞編輯工作者需要發(fā)揮以新媒體為主的編輯思路,通過緊抓觀眾的新聞需求、情感交流等多樣化內容,增加新媒體環(huán)境下新聞的藝術感,從而讓觀眾持續(xù)關注同一新聞媒體的編輯內容。
新媒體環(huán)境下給新聞編輯工作帶來更多的競爭壓力,而相關工作人員需要在提升自身新聞編輯素質的同時,進行思想的創(chuàng)新、發(fā)展,從而在新媒體環(huán)境下占有的一席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