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 偉
(四川省蒼溪縣國家現(xiàn)代農(nóng)業(yè)示范區(qū)辦公室 四川 蒼溪 628400)
推薦種植適宜低海拔生長,耐高濕、抗性強、商品性好的品種,如金艷、紅華等??捎煞N植戶自主選種1~2個品種。具體改造方法如下:
1.1 高接換種。對現(xiàn)在長勢正常的投產(chǎn)樹,實行高接換種。具體方法:留1個主枝,實現(xiàn)當年保產(chǎn)穩(wěn)收,在另1個主枝上高接3~4個芽,培育替換枝條,第2年即可剪掉保留主枝。
1.2 替補換種。對現(xiàn)在長勢不正常的投產(chǎn)樹,繼續(xù)進行正常管理,科學(xué)修剪,讓其投產(chǎn)。當年在其株間重新栽植優(yōu)質(zhì)實生苗,第2年5月份,在其長出5~7片葉后,在5片葉處嫁接,培育替換株,第3年上架。
1.3 重新栽植。在成片成塊長勢不正常、不投產(chǎn)和已死掉的地方,直接栽植新苗。栽苗方法:采取客土栽培。錯開已經(jīng)栽過獼猴桃苗的地方,挖深30cm,直徑1m的定植盤,每株施用腐熟的有機肥20kg,并與土充分混勻,在其他地方客土運來熟化沙壤土,起一饅頭土堆,高于廂面10~15cm,確保苗木栽培后根部與廂面齊平。其他栽培技術(shù)參照常規(guī)的獼猴桃高產(chǎn)栽培技術(shù)。
利用現(xiàn)有獼猴桃棚架,改種瓜蔞或白芨等中藥材。
2.1 瓜蔞種植技術(shù)
2.1.1 下種。大田種植在3月下旬進行。栽植密度以1.5m×0.5m為宜,穴徑和深各30cm,施足基肥,栽入幼苗。
2.1.2 田間管理。①中耕除草。栽種后,每年春、夏、秋季各中耕除草1次,生長期及時拔除雜草,達到田間無雜草。在莖蔓未上架前,應(yīng)淺松土,上架后可深些。注意勿傷莖蔓。②追肥。結(jié)合中耕除草進行。移栽后,第1年應(yīng)多施氮肥,施肥方式是少量多次,以人畜糞尿與尿素為主。從第2年起,每年追肥3次,苗高25~30cm時,畝施人畜糞尿1500kg、餅肥50kg、尿素10kg,在植株旁開溝施入,覆土蓋肥。于6月上旬開花前,畝施廄肥1500kg、餅肥50kg、過磷酸鈣50kg,混合后開溝施入,覆土蓋肥。越冬前,用腐熟的廄肥混土后每株上覆一土堆。③剪枝打杈。在引蔓上架的同時,每株選留壯蔓2~3條,其余的莖蔓全部剪掉。第2年修枝打杈,促使主蔓生長,上架的莖蔓再整枝打杈,使其分布均勻,不重疊,以利通風透光。在開花期進行人工授粉,提高坐果率和產(chǎn)量。
2.2 白芨種植技術(shù)。①中耕除草。每年除草4次。第1次于4月齊苗后,第2次在6月旺盛生長期,第3次于8~9月,第4次結(jié)合收獲間作物對畦面進行松土,鏟除雜草。每次中耕宜淺,避免傷根。②追肥。每個月噴施1次磷酸二氫鉀,或稀薄的人畜糞尿(1500~2000kg/畝)。8~9月追施稍濃的液肥,亦可將過磷酸鈣和堆肥混合漚制后,撒施于畦面,結(jié)合第3次中耕除草,蓋土壓入畦內(nèi)。③灌溉和排水。7~9月早晚各澆1次水。雨季或每次大雨后要及時疏溝排水,避免腐根。④病蟲害防治。爛根?。憾嘣诖合亩嘤昙竟?jié)發(fā)生,注意排澇防水,深挖排水溝。地下害蟲以老虎、金針蟲較多,可用少量樟腦粉兌水噴霧驅(qū)趕,或用50%鋅硫磷乳油700倍液澆灌苗床;病害可用多菌靈或百菌清兌水噴霧。
全園清園并翻土,以不傷根為原則,清除田間雜草,重點是改善土壤通透性,改良根系生長環(huán)境。
3.1 對于解決了下濕問題的園地,在雙行栽培的中間開1條寬50cm、深30cm的排水溝,土壘栽植廂,把栽植廂作成瓦背形,利于大暴雨排水,小雨留水。
3.2 對于存在排濕困難、改土不徹底的田塊,用機器或者人工翻挖至硬土(殼)層,一般以40cm為宜,在雙行栽培的中間開1條寬50cm、深50cm的排水溝,土放栽培廂,把栽培廂作成瓦背型。
3.3 對于排濕困難、不適宜種植獼猴桃的地方,可還
田種植水稻等耐澇作物。
4.1 施肥。重施腐熟的有機肥,畝施2t有機肥培肥土壤。投產(chǎn)樹施肥方法:一是抽槽式,即順著樹行中心挖1條寬40~50cm、深30cm左右的長槽;二是放射狀,即在離樹干30cm以外,沿樹干向外,由淺到深挖寬40cm、深10~30cm、長1.5m的四條溝;三是擴穴施肥,采用環(huán)狀式,即在樹干四周根尖部位挖長1m、寬20cm、深20cm左右的施肥溝。注意肥和土一定要充分混勻。
4.2 復(fù)合種植豆類。冬季種植豌豆、夏季種植黃豆,并將雜草和秸稈進行還田,熟化土壤,改良土壤環(huán)境。
3月田間排濕培肥;4月種植瓜蔞;9月栽植白芨;9月替換苗木定植;11、12月嫁接。
6.1 經(jīng)測算,園區(qū)改造后到2021年,人均收入將增加1000元,其中2018年增加200元,2019年增加500元,2020年增加800元,2021年增加1000元。
6.2 低海拔地區(qū)獼猴桃園改造提升要重在排濕、標準化管理、合理套作,以增加經(jīng)濟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