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華
(重慶市涪陵中心醫(yī)院中醫(yī)科,重慶 408000)
慢傳輸型便秘主要因為腸道的功能性障礙所導致,女性育齡期發(fā)病較多。由長時間的生活習慣不良,飲食不規(guī)律、運動缺乏、服用瀉藥和節(jié)食所引發(fā)病因。臨床主要以明顯的排便干燥困難、感覺不到便意和減少排便次數(shù)為表現(xiàn)。迄今為止慢傳輸型便秘的發(fā)病原因還不明確,一般服用西藥來治療,有很多病人的病情控制的都不夠理想。為了減輕病人的痛苦和提高生存質量,分析出了中醫(yī)外治法治療慢傳輸型便秘血瘀津虧型的一些進展。
慢傳輸型便秘是便秘的一種,主要的病癥是腸道問題,可以單一發(fā)病,也可以聯(lián)合起病。在醫(yī)書里就有講述關于此病的一些看法,書中寫到“肝主疏泄大便, 肝氣既逆, 則不疏泄, 故大便難?!贝嗽挶砻鞲闻K有疏泄作用,能作用到腸道,肝有排解代謝,疏通大便功效,五臟六腑都和腸道有一定的關系,所以對便秘也有關聯(lián)。姚秋園[1]就總結出來一些經驗,此病好發(fā)于老年人,特點是病情時間長,治療效果容易反復而便秘人群大多是以“虛秘”為主,排便后身體素質較差,身體發(fā)虛。并且把虛便還能分成血虛型便秘、陽虛型便秘、氣虛型便秘和陰虛型便秘,時間長了就會在體內相互轉變影響便秘。
周波等[2]總結了關于便秘病程時間長的病人,一般主要是以虛證為主,而且出現(xiàn)了津虧腸燥的臨床病癥??傮w表現(xiàn)以內生陰寒、虧損元氣、血氣淤虧、體弱陽虛、胃腸積熱、情志不暢、精氣郁滯和損傷津液等。此病腸道功能作用異常是基本表現(xiàn),和腎、肺、脾、胃有著密切關系。慢傳輸型便秘血瘀津虧型的病癥就是五臟六腑的功能異常所致,其中以胃、脾為主。
表明對于便秘的治療,要對應不同的病癥選擇不同的適合的治療方式,治療方法包括:潤腸養(yǎng)血通便法、活血補氣通便法、養(yǎng)精祛瘀通便法、瀉熱通腑通便法和溫陽排陰通便法。對于老年人中醫(yī)治療便秘要重點以肝、脾、腎、肺進行切入,給予補陰生津的治療手段,有明顯的治療效果。
分析出腸道工作異常主要是因為缺少津液的潤滑,沒有力氣做推動,血液瘀滯不足引起,治療范圍要圍繞著虛秘進行,再中醫(yī)辨證論治中分數(shù)由高到低主要是陽虛為主,其次排序為血虛和陰虛,最后是氣滯。以上治療可以按照溫陽補腎、滋陰補氣和行氣益氣法治療。
最近幾年來,中醫(yī)治療便秘采取灌腸法已經應用很廣泛了,能夠直接的把藥物送到病灶部位,減少了胃腸道因服用口服藥物的刺激,能夠激發(fā)腸道功能作用產生津液,讓硬便得到軟化,然后順利排出腸道。就根據(jù)病人的不同病癥進行分型,把便秘的76例病人以虛、氣、熱、冷做四個分型,給予不同的藥物進行灌腸治療,首先給病人做腸道的清潔工作,然后根據(jù)不同的病癥給予中藥200ml的灌腸,中藥灌腸溫度要控制再38℃左右,操作完畢后停留再腸道30分鐘后就可以排出。治療有效率可達到88%,效果理想。
穴位埋線法是通過長時間的刺激穴位,使穴位反射到病灶部位來起到治療的作用。分析給予64例便秘病人采取化瘀通便湯和穴位埋線聯(lián)合治療方法,按治療時間分成對照組32例,治療組32例。研究結果表明對照組的治療有效率為78%,治療組的治療有效率為86%,說明化瘀通便湯和穴位埋線聯(lián)合治療的效果顯著。穴位埋線可選擇的部位有足三里、氣海、天樞、大腸俞、關元穴、雙側腎俞穴位等。
在中醫(yī)外治里貼敷穴位療法屬于特色治療,是利用藥物引發(fā)穴位共鳴,起到治療作用。研究結果表明治療有效53%,治療顯效38%,治療有效率91%,說明中醫(yī)外治里貼敷穴位療法讓病情得到很好的治療,效果明顯。并且貼敷穴位療法配合中藥茶療一起效果更好,適用于治療因腦卒中引起的血瘀氣虛型便秘病人。
分析出中醫(yī)外治拔罐法對治療便秘效果顯著。為48例病人進行閃罐治療的治療有效率為93.3%。拔罐方法病人仰臥按照順時針從右水道進行按拔、沿著腹結-天樞-大橫-神闕反復15次,再每個穴位停留五分鐘后起罐,然后俯臥給大腸俞穴位拔罐15分鐘。每天一次,一個療程為十天,
按照治療順序把38例便秘病人分成對照組和治療組,對照組口服西藥治療,治療組口服中藥和針灸聯(lián)合治療。對照組有效率87%,治療組94%,說明治療組效果明顯高于對照組。中醫(yī)外治針灸治療法主要的針灸穴位有:足三里、二白、天樞、大腸俞、上巨虛和四神聰?shù)妊ㄎ?。按照病人不同的臨床病癥進行穴位針灸,治療效果明顯。
經過上述中醫(yī)外治法治療慢傳輸型便秘血瘀津虧型的進展分析,表明中醫(yī)通過辨證論治對病癥進行分析,然后選擇合適血瘀津虧型的外治方法灌腸、穴位埋線、貼敷穴位、拔罐、針灸進行治療。改善了病人的便秘,緩解病人的痛苦,也起到了預防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