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樂豬:
李白是盛唐時期的天才詩人,在他身上,有著他人難以匹敵的超強個性。他自信非凡,有著狂傲的獨立人格,豪放灑脫的的氣度和自由創(chuàng)造的浪漫情懷。這些超凡脫俗的氣質(zhì)在他創(chuàng)作的詩歌里顯現(xiàn)得淋漓盡致!自成一派的澎湃激情與神奇想象——既有氣勢浩瀚、變幻莫測的壯觀奇景,又有自然天成的明麗意境,美不勝收。今天,樂樂豬就帶同學們一起領略李白的人格魅力和他卓絕的詩歌之路吧!
李白的少年時代
李白,公元701年出生,字太白,號青蓮居士,祖籍隴西成紀(今甘肅秦安)。不過李白的家世和出生地至今還是個謎。不過呀,通過一些史料,大家都猜測,李白很可能出生在一個富有的、有文化教養(yǎng)的家庭。
李白小時候在蜀地生活過一段時間,也就是今天的四川一帶。那一帶流行道教,青城、峨眉就有好幾名著名的道士。李白家附近的紫云山是道教圣地,所以李白的才學種子,是從道家文化開始萌芽的。
李白的青年時代
18歲的李白一個人去了大匡山,隱居學起了縱橫術。在大匡山學習的日子里,李白周游四方,去劍閣,訪梓州,闖成都,在途中,他也拜見了不少宦官朋友,廣結人緣。不過更多時間里,他在途中快意漫游,像個江湖俠客!
23歲的李白游歷了峨眉山。正值秋天,他從峨眉山沿平羌江東西下,到渝州,寫下了《峨眉山月歌》:
峨眉山月半輪秋,
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發(fā)清溪向三峽,
思君不見下渝州。
(在這首詩里,開始出現(xiàn)了李白日后詩中的那種濃烈、奔瀉而出的感情,奔放的氣勢。)
年輕的李白在游歷中,和花鳥作伴,與水流擊掌,好不愜意!他盡情地投入到了大自然的懷抱,感受到了大自然的洶涌與澎湃,給與生活的觀察與注視,寫下了不朽的名篇:
日照香爐生紫煙,
遙看瀑布掛前川。
飛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銀河落九天。
——《望廬山瀑布》
除了澎湃的激情,李白也從自然中感受到了恬靜與美麗,親近與溫暖,也獨嘗了些許寂寞與寂靜,并從中領悟到了片刻的哲思:
眾鳥高飛盡,
孤云獨去閑。
相看兩不厭,
只有敬亭山。
——《獨坐敬亭山》
李白的壯志難酬
才華橫溢的李白有著“濟蒼生、安社稷”的偉大夢想??墒沁@條夢想之路,卻充滿了坎坷。年輕的他,四處上書,希望得到推薦與任用,更到長安求仕,結果都是大失所望。他在長安更是看到了官場的黑暗,心中充滿了憤慨和不平。發(fā)出了“蜀道難,難于上青天”(節(jié)選自《蜀道難》)的吶喊。但是不輕易放棄的李白仍抱有希望,并用詩勉勵自己:
行路難,行路難,
多歧路,今安在?
長風破浪會有時,
直掛云帆濟滄海。
——節(jié)選自《行路難》
李白的醉夢人生
李白時時刻刻關心國家命運,希望建國立業(yè)的心情并沒有因為挫折而消退?;蛟S是由于他的名聲,或許還有人薦舉,41歲的李白奉召入京,供奉翰林。這是他一生中最得意的時期。他愛喝酒,飲酒放歌,醉里看人生,并借著酒勁,寫詩玩詩,展現(xiàn)了自信狂傲風采,詩中盡顯無與倫比的氣勢與力量:
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
奔流到海不復回。
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發(fā),
朝如青絲暮成雪。
人生得意須盡歡,
莫使金樽空對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
千金散盡還復來。
——節(jié)選自《將進酒》
樂樂豬:
李白不管在人生的順境和逆境,都保持了一派天真和率真的姿態(tài),保留了自信與豁達,昂揚的精神風貌。李白為我們留下了寶貴的精神和文學財富。挫折或者只是人生的養(yǎng)料,正確地汲取,日后也是參天大樹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