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明初景德鎮(zhèn)翠青釉瓷器試析

      2020-12-23 04:34高宇
      文物鑒定與鑒賞 2020年11期
      關鍵詞:器形永樂特征

      高宇

      摘 要:明初永樂時期的景德鎮(zhèn)御窯廠,呈現(xiàn)出一派開拓進取、探索創(chuàng)造的生機蓬勃景象,特別是高溫單色釉瓷器,種類繁多,燒造品質(zhì)極高。其中翠青釉瓷器為永樂御瓷之獨珍,其釉色青嫩如翠竹,色澤光潤,存世數(shù)量極少,十分珍罕。文章根據(jù)目前可靠來源實例,結(jié)合出土及文獻資料,綜述永樂時期的翠青釉瓷器的工藝及特征。

      關鍵詞:永樂;翠青釉;器形;特征

      青釉,在瓷器燒制伊始便是最常用的裝飾方式。東漢時期就已經(jīng)可以燒制釉層光亮透明、結(jié)合緊密的青釉瓷器。隋唐時期,“南青北白”的既定格局,說明青釉瓷器成為南方窯廠的主要燒制品種,越窯出產(chǎn)的秘色瓷釉色碧綠青翠、瑩潤悅目,成為一代名品。南宋中晚期,伴隨著龍泉窯的釉料配方從石灰釉向石灰堿釉轉(zhuǎn)變和多次上釉技術的成熟應用,古代青瓷進入了第一次的鼎盛時期,其標志為粉青與梅子青釉瓷器的成功問世。其中的梅子青釉明澈透亮,色澤青綠,猶如翠玉般溫潤含蓄,因其燒成溫度偏于正燒的上限,燒造難度更大,成品率低,故尤為珍罕。

      明代初期,內(nèi)府在饒、處二州同時頒樣燒造貢用瓷器。處州龍泉官窯在此期間承接了大量的訂燒任務,技術較同時期周圍窯場更為講究,可燒制出碧綠的釉色,但與南宋鼎盛時期的龍泉窯青釉,特別是梅子青釉仍存在一定的差距,一部分的釉面略呈濁黃。另一方面,相比同時期永樂景德鎮(zhèn)御窯廠的出品,處州龍泉官窯依然帶有濃厚的元代和洪武時期體大胎厚、裝飾繁縟的遺風,所以從永樂時期開始,內(nèi)府也同時在景德鎮(zhèn)御窯廠試燒仿龍泉釉的產(chǎn)品。永樂御窯廠在短時間內(nèi)解決了技術的難題,成功燒制出成熟的、媲美梅子青釉的翠青釉瓷器。本文以目前存世的幾件永樂時期翠青釉瓷器實例,分析其發(fā)展歷程。

      1 存世實例

      目前所見有確切著錄或來源的翠青釉瓷器,共有九例,其中八例為蓋罐,一例為碗。蓋罐分有系和無系兩類,其中四例應為清宮舊藏。兩例現(xiàn)藏于北京故宮博物院①,一例無系無蓋(圖1),一例肩部飾三海棠形系,有蓋(圖2);臺北故宮博物院兩例②,其中一例帶蓋,一例無蓋(圖3);波士頓美術館收藏有一例相同的藏品(圖4),被視為中國瓷器及中國藝術的重要代表,分別收錄于中國瓷器圖錄的封面③及中國藝術精選的圖錄中④;另外三例見于香港蘇富比2009年10月8日拍品Lot1624(有蓋無系)、紐約佳士得2010年9月16日拍品Lot1357(有蓋,但三系磨去,殘留三朵海棠花)、2016年“福建運通—廈文集珍”拍賣會器物專場拍品Lot203(飾有海棠形三系,無蓋)。碗例為武漢市博物館館藏明楚昭王墓出土的永樂翠青釉碗,有玉感①,為同類精品。

      2 器形淺析

      以存世三系罐為例,直口,短頸,圓肩,扁圓鼓腹,平底,肩部等距對貼三個海棠形花托,托上設一個環(huán)形系,器內(nèi)及底施白釉,器身及蓋施翠青釉。造型敦實雅致,線條圓柔大方,胎體厚薄適度,圈足處理規(guī)整。此類罐型或基于早期圍棋蓋罐,原應作貯存棋子用,或曾置于皇帝寢宮處,此器形為永樂時期僅有。②同類罐例可見甜白釉、黑釉器③等,恭造細致,尤見珍罕。陳萬里先生在《被劫往臺灣的故宮古代瓷器》一文中特意提及“明永樂翠青釉三系罐”,可見其珍貴至極。④

      3 特征界定

      翠青釉為永樂時期官窯新創(chuàng)的高溫單色釉,釉色青嫩如翠竹,色澤光潤,胎體和器足處理規(guī)整,器面多光素,邊沿垂流現(xiàn)象突出,玻璃質(zhì)感強,釉內(nèi)含密集的小氣泡。⑤因燒造年代極短,存世較少,翠青釉瓷多被歸入仿龍泉釉類產(chǎn)品而未引起重視。所謂翠青釉,必是翠碧嬌嫩,稍白,則為冬青,稍暗,則為灰青;必是嚴控窯溫,方成佳器。

      3.1 歷史背景

      永樂時期(1403—1424)的景德鎮(zhèn)御窯廠,呈現(xiàn)一派開拓進取、探索創(chuàng)新的生機蓬勃的景象,器物的造型、式樣,釉色的品種,工藝的創(chuàng)新,均大大突破前代的局限,呈現(xiàn)出琳瑯豐富的盛貌,奠定了明清御窯制瓷的范式。其中的翠青釉與甜白、鮮紅一經(jīng)面世即為世所珍,成為陶瓷鑒賞家在品鑒永樂御瓷經(jīng)典時無法忽略的實例名品。

      翠青釉是永樂官窯新創(chuàng)的一種以氧化鐵為著色劑的高溫顏色釉,釉面以肥厚、細膩、光潤、平凈為主要特征。⑥以存世翠青釉三系罐為例,胎體厚薄適度,器足處理規(guī)整,器形線條圓柔,造型勻稱,胎體迎光色澤肉紅,且現(xiàn)存的翠青釉器物釉面均沒有橘皮棕眼現(xiàn)象⑦,說明燒制技術成熟。

      3.2 出土實例

      武漢市博物館館藏明楚昭王墓出土的永樂翠青釉碗,高5.5厘米,口徑11.8厘米,口沿薄釉處呈白色,內(nèi)壁積釉處呈湖綠色,釉色晶瑩溫潤,有如玉感。⑧這是目前所見唯一可以確認的出土實例?!睹魇贰酚涊d:“楚昭王楨,太祖第六子。始生時,平武昌報適至,太祖喜曰:‘子長,以楚時之。”楚昭王于永樂二十二年(1424)去世,由此可以確定翠青釉碗的年代下限。但景德鎮(zhèn)御窯廠各遺址發(fā)掘均不見翠青釉資料,筆者認為可能有以下兩個原因。

      3.2.1 考古發(fā)掘的局限性

      景德鎮(zhèn)御窯廠占地面積廣,范圍大,目前進行的幾次發(fā)掘多為配合基建工程而進行的局部發(fā)掘,出土瓷器未能全面反映當時的燒制盛況。目前存世的瓷器中,有的品種在此遺址發(fā)掘出土中就沒有發(fā)現(xiàn),如永樂青花纏枝蓮紋壓手杯、宣德青花藍查體梵文出戟法輪蓋罐等⑨。

      3.2.2 沒有殘次品

      景德鎮(zhèn)御窯廠的明代遺存均為當年燒造不合格的器物打碎填埋而成。翠青釉器物存世量極少,可見當年御窯廠的燒造數(shù)量并不多,所見器物器形僅見蓋罐及高足杯、碗盤等,其余器形不見。⑩當時的燒造技術已經(jīng)很成熟,如果有殘次品,大部分原因可能是釉色不達標,因此遺址發(fā)掘中永樂地層常見灰青釉、豆青釉、淡青釉等瓷片,而成品所呈現(xiàn)的即所謂的如翡翠般的翠青釉色。

      3.3 同類對比

      雖然翠青釉的燒制初衷是為了達到梅子青釉效果的釉色,并在傳統(tǒng)上被稱為“仿龍泉釉”,但其本身有獨特的藝術風格及工藝特征,與其他相似釉色也有本質(zhì)的區(qū)別。

      ①與南宋梅子青釉區(qū)別。南宋龍泉窯青釉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與氧化鋁,通過多次上釉和復燒才能取得厚釉的效果。其中梅子青釉厚1.5毫米以上,如此厚釉且不會流淌,不僅具有深厚凝重的美感,而且光澤度也不會太強。此種釉色的燒成要求強還原焰,燒成溫度需1250~1280攝氏度k,已偏于正燒的上限。而翠青釉從胎釉成分、燒造技術均與南宋梅子青釉色不同,但其呈現(xiàn)出的藝術效果卻別有一番韻味。

      ②與明仿龍泉釉區(qū)別。為迎合圣意,明永樂御窯廠竭盡全力研燒仿龍泉釉。成品釉面肥潤,色調(diào)青翠,唯胎質(zhì)較白,底部以人工涂刷漿泥,燒結(jié)后或呈現(xiàn)較深的醬褐色,或呈現(xiàn)火石紅色。工藝裝飾手法有光素、刻花與凸貼幾種。①與翠青釉相比,仿龍泉釉胎土偏灰,應是為達到仿制龍泉窯器物而刻意為之。而翠青釉胎體細膩純凈,釉僅施于器物外壁,內(nèi)壁多白色透明釉,滿體氣泡密布,如魚子狀,氣泡有大小之分。②且不施加任何刻畫和裝飾,整體呈現(xiàn)特征與仿龍泉釉有本質(zhì)的區(qū)別。

      永樂時期景德鎮(zhèn)御窯廠開始燒造具備梅子青釉效果的仿龍泉釉瓷器,既是對宋代名窯名品的追慕,也反襯出內(nèi)府對此時龍泉窯瓷器依舊沿襲元代制瓷厚胎粗工、色偏濁黃面貌的修正。對存世不多的永樂時期的翠青釉器物進行分析,可以肯定此時御窯廠已成功燒制出媲美南宋龍泉窯鼎盛時期的青釉制品。而這一技術的成熟,也直接導致了明代中期內(nèi)府不再向處州窯廠訂燒青瓷,從而導致龍泉窯的質(zhì)量全面下滑,在某種程度上,也是青瓷發(fā)展史上的一個重大轉(zhuǎn)折點。

      隨著各式彩器工藝的發(fā)展與創(chuàng)新,之前大放異彩的單色釉器—青釉器皿已不在主流用器之列,仿龍泉釉除永樂宣德朝有燒造外,其余各朝少見或不見,而翠青釉瓷器獨存于永樂一朝,器形、胎釉、裝飾等方面的完美結(jié)合與和諧表現(xiàn),使翠青釉瓷器能夠在永樂御窯瓷器眾譜系中光彩奪目,一如蘇軾詩作所詠贊的那樣:“故遣佳人在空谷,自然富貴出天姿?!贝淝嘤源善髟诔欣m(xù)南宋傳統(tǒng)的同時,創(chuàng)造性發(fā)展出一種全新的風格。直至三百年后,雍正帝尚雅,著力復興青釉品種,開啟了雍正時期單色釉瓷器高峰的先河。

      猜你喜歡
      器形永樂特征
      彩色筆動起來
      抓特征解方程組
      淺論北宋汝窯瓷器的風格特征與審美價值
      《永樂大典》流失何方
      中國書籍史上最大疑案:《永樂大典》流失何方
      春天來啦(2則)
      抓特征 猜成語
      貴陽烏當羅吏目村發(fā)現(xiàn)永樂公主舊居
      不存在的特征
      南充市| 兴仁县| 浦县| 尚志市| 宁河县| 建瓯市| 阿克| 文水县| 隆昌县| 玉环县| 阳泉市| 北碚区| 汪清县| 太湖县| 龙里县| 万年县| 琼结县| 扎兰屯市| 广州市| 鄂伦春自治旗| 永靖县| 乌拉特后旗| 雷波县| 商洛市| 怀仁县| 仙居县| 二连浩特市| 桂平市| 江口县| 五家渠市| 尚志市| 松桃| 邢台县| 林西县| 呼图壁县| 南汇区| 砀山县| 乌恰县| 江孜县| 龙山县| 泰和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