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顯達 于曉東 郭玉民
(1.北京林業(yè)大學生態(tài)與自然保護學院,北京,100083;2.黑龍江中央站黑嘴松雞國家級自然保護區(qū),嫩江,161499;3.黑龍江高峰鳥類環(huán)志站,嫩江,161407)
2018年5月15日11:10在黑龍江省嫩江縣高峰鳥類環(huán)志站附近(125°15′1.7″E,49°5′16.2″N)拍攝到1只形態(tài)和大小與雀鷹類似的猛禽(圖見《野生動物學報》2020年第一期封面),經鑒定該個體為赤腹鷹(Accipitersoloensis)雄性成體。經查閱《黑龍江省鳥類志》及相關文獻[1-5],認定赤腹鷹為黑龍江省的鳥類分布新紀錄。
筆者在高峰環(huán)志站發(fā)現(xiàn)1只鷹盤旋一圈兒后落在南約450 m處的落葉松樹上棲息,跟蹤過去后觀察并拍照。大約停歇半個小時后,順溝塘向東北方向飛去。當時正值鳥類遷徙高峰,這一天(5月15日)環(huán)志黃眉柳鶯(Phylloscopusinornatus)、黃喉鹀(Emberizaelegans)等鳥類25種135只。之后的數(shù)天觀察,均未再見赤腹鷹的蹤跡,估計遷徙離開此地。
對于該鳥種,哈爾濱師范大學李佩珣教授曾于20世紀80年代在黑龍江省尚志野外記錄到疑似赤腹鷹個體,限于當時條件未能獲得有利證據;高峰鳥類環(huán)志站也曾于2010年9月16日環(huán)志1只疑似赤腹鷹個體,但胸部條文較粗,顏色更為濃著,當作松雀鷹(Accipitervirgatus)環(huán)志,但備注中記錄:疑似赤腹鷹。本次是省內首次確切記錄并拍到清晰的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