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兆祥 咸德玲(山東省濟南市章丘區(qū)園林和林業(yè)綠化局 山東 濟南 250205)
核桃別名胡桃、羌桃,屬于胡桃科植物,和腰果、扁桃、榛子并稱為四大干果。核桃仁營養(yǎng)成分相當豐富,每100g果仁含蛋白質15~20g,且脂肪含量高,具備人體所需的磷、鈣、鐵等礦物質,對人體健康有利,成為倍受消費者喜愛的堅果之一?,F(xiàn)今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升,人們將核桃作為保健干果食用,使核桃的市場需求量增加,因此,只有全面系統(tǒng)地掌握核桃豐產(chǎn)、優(yōu)質、高效栽培技術,提高核桃產(chǎn)量,才能保證市場需求。
山東省濟南市章丘區(qū)適宜種植的核桃品種為‘香玲’和‘元豐’,所選擇的苗圃地土壤應深厚且肥沃,質地松軟,地下水位在2.0cm以下且土壤含鹽量較低。若為荒山坡地,則最好選擇中下部陽坡或半陽坡,值得注意的是沙荒地、山頂和土壤瘠薄的鹽堿地等均不適宜栽種核桃。
核桃育苗主要以品種優(yōu)良的實生苗木作為砧木,用于種子育苗的核桃在9 月下旬至10 月上旬采收為宜,確保種子充分成熟,提高發(fā)芽率。核桃種子采集后及時脫皮,攤在通風干燥處曬干,不可置于陽光下暴曬,否則會對種子活力造成影響。
核桃種子無后熟期,秋播種子一旦采收即可帶青皮播種,而春播種子則需較長的貯藏時間,在5℃左右環(huán)境下貯藏,可使種子保持較高活力,且播種前需將核桃種子進行浸種處理,常用方法包括冷水浸種法和冷浸日曬法。冷水浸種法主要環(huán)節(jié)是用冷水浸泡核桃種子7~10d,每日均需換水,或把放置核桃種子的麻袋置于流水里,待核桃種子充分吸水膨脹裂口后,即可播種。冷浸日曬法主要是把經(jīng)冷水浸泡的核桃種子放到陽光下晾曬,待多數(shù)種子裂口后即可播種。
播種于春、秋兩季進行,其中秋播適宜在土壤結凍前完成,春播則在土壤解凍后即刻進行,通常采用春季播種較多。春季播種于每年的3 月下旬至4 月上旬,待地面溫度回升至3°左右時進行最佳,播種后覆土9~12cm,播種量需根據(jù)種子大小、土壤等情況而定,通常干核桃播種量為1 500~2 250kg/hm2,產(chǎn)苗量可達90 000~120 000 株/hm2[2]。播種后每日澆1 次水,保持土壤充分濕潤,夜間蓋草簾或使用地膜覆蓋的方式進行保溫。通常播種后10~15d即可出苗。
當核桃幼苗直徑超過1cm、高80cm左右時即可定植。定植前需先將定植穴挖好,寬度、長度與深度在0.8~1m之間,每穴施腐熟有機肥20~40kg,定植前需在主根20cm處、側根15cm處剪除爛根、傷根,置于水中浸泡半天,確保根系充分吸水,把苗木置于定植穴里,使根系舒展,分層填土踏實。然后在距地面0.8~1.1m的位置將樹枝剪斷,應用塑料薄膜進行樹干保護,利于新枝萌發(fā),待氣溫回升后去除薄膜。定植后第1 次澆水應澆透,并覆蓋一層干土以利保墑,再覆蓋一層地膜進行樹盤保護[3]。
待春季苗木萌芽展葉后,檢查成活情況,未成活的苗木需及時清理,并選擇適宜的苗木補植。
為提高和保證核桃栽植成活率,在樹體萌芽前,在每天上午10 時前或下午15 時后為樹干噴水1次,持續(xù)噴水2 周。移栽當年的7 月上旬和9 月上旬追施磷酸二銨、尿素各1 次,施肥量為150~200g/株。從5 月上旬開始,間隔半個月用尿素溶液與磷酸二氫鉀溶液交替噴施葉面,連續(xù)噴施3~4 次,并在9 月中下旬施優(yōu)質農(nóng)家肥75 000kg/hm2。若年降雨量超過600mm,則可滿足核桃全年的需水量;若降雨量不足,需根據(jù)具體情況進行灌水。春季結合施肥灌水1 次,立夏后需灌水2~3 次,秋季結合施肥灌水1 次。
除草需做到有草就除、灌水后除草以及雨后除草,每年至少應除草2 次,分別于核桃樹開花后以及入伏前完成,以人工除草和化學除草為主。秋季落葉至冬季來臨前,對核桃園進行深翻1 次,可起到蓄水保墑的作用,同時還能使土壤里的蟲卵暴露在地表而被凍死,有防控蟲害之效。
結果期核桃樹施肥于春、秋時節(jié)進行,采取放射狀施肥法。由樹冠邊緣不同位置著手,朝樹干處挖4~8 條放射狀施肥溝,保持溝長100cm、寬40~50cm,施基肥溝深30~40cm,追肥保持溝深10~20cm,施肥溝每年的位置不能一成不變,并根據(jù)樹冠的成長而慢慢向外移。通常秋季有機肥的施肥量為50~60kg/株,而春季氮磷鉀果樹專用肥的施加量為0.5~1kg/株。因核桃抗旱力不強,故灌水特別重要,若結果期土壤缺水,不僅會降低坐果率,還會影響核桃質量,因此在核桃樹開花期、果實快速增大期等均需適時灌水。
核桃樹栽培3~5 年后進入盛果期,會萌發(fā)大量的枝條,所需養(yǎng)分也更多,應及時進行整形修剪。整形修剪通常在秋季落葉前進行。3~5 年生的核桃樹需注重主枝培養(yǎng),主枝選留時應選直立朝上的健壯枝條做中心干,于整形帶里選擇長勢旺、方向好的壯枝作第一層主枝,并確保上下錯開,層間距約20cm;4~5 年生的核桃樹選留第2 層主枝與第3 層主枝,第1 層主枝與第2 層主枝層間距為1.5~2m,第3 層選留1~2 個主枝,和第2 層主枝層間距保持0.8~1m。此外結合修枝整形將枯死枝、并行枝和病蟲枝剪除清理。
6.1.1 核桃黑斑病 在雌花開花前后以及幼果期,按照50mg/L的標準噴灑1 次農(nóng)用鏈霉素;生長期噴施 2~3 次 1:2:300 的波爾多液。
6.1.2 枝干腐爛病 一旦發(fā)現(xiàn)病斑應及時刮除,涂抹滅腐靈40 倍液或過氧乙酸10 倍液。
6.1.3 核桃炭疽病 及時將病枝、枯枝、落葉與落果進行清除并集中燒毀;注重改善通風條件,為核桃樹提供良好的生長環(huán)境;發(fā)病期使用40%的退菌特可濕性粉劑800 倍液或50%的多菌靈可濕性粉劑1 000 倍液、75%的百菌清600 倍液、50%的甲基托布津 800~1 000 倍液噴霧防治,每隔 15d噴 1 次,持續(xù)用藥治療2~3 次。
6.2.1 銀杏大蠶蛾 銀杏大蠶蛾應用600~800 倍的蘇云金桿菌8 000IU/mg可濕性粉劑于幼蟲孵化高峰期進行噴灑防治。
6.2.2 核桃舉肢蛾 核桃舉肢蛾使用辛硫高氯氟1 000 倍液或桃小靈1 500 倍液等在幼蟲孵化期進行噴灑防治,間隔7~10d噴灑1 次,持續(xù)用藥噴灑3 次。在成蟲產(chǎn)卵盛期(通常在6 月上旬至7 月中旬)或間隔10~15d,使用50%的殺螟松1 000~1 500倍液或敵殺死3 000 倍液、20%的速滅殺丁乳油2 000~3 000 倍液噴灑樹冠,防治效果極好。
栽植2 年以內的核桃樹在入冬前用編織袋包裹樹干以防寒,對于栽植2 年以上的核桃樹需在土壤凍結前進行樹干涂白,采用的涂白劑配方是6 份生石灰、0.5 份食鹽、15 份清水,加適量黏著劑以及殺蟲滅菌劑。運用涂白劑將樹干涂白,可縮小枝干陰陽面溫差,達到防寒、防病蟲的作用。樹枝嫩芽處應進行塑料袋包裹,把上部封口,下面應用橡皮筋扎口處理,預防枝條風干,使核桃的樹干濕度得到維持,預防凍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