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小紅
(合肥師范學院化學與化學工程學院,安徽合肥230601)
以云端、大數(shù)據、移動互聯(lián)為核心的現(xiàn)代網絡技術推動著社會各領域的變革,在信息飛速發(fā)展的社會環(huán)境中,網絡把傳統(tǒng)學校教育相對狹小的教育空間變?yōu)槿鐣?、開放性空間,為學生學習提供了眾多交流平臺和一系列雙向交流工具,學生獲得了更為寬廣與自主的學習空間[1]。教育信息化將網絡教學推到了教學前沿,也將眾多的學科與課程推到了自主學習能力培養(yǎng)的前沿[2]。心理學家赫伯特杰喬說“未來的文盲,不再是那些不會閱讀的人,而是沒有學會怎樣自主學習的人”?!笆谥贼~,不如授之以漁”,教師不僅要傳授知識和技能,更要善于把握時機,引導訓練學生管理自己的學習,讓課堂教學逐漸成為促使大學生養(yǎng)成自主學習習慣及培養(yǎng)自主學習能力的有效途徑,讓學生學會自主學習,啟發(fā)誘導學生自己去發(fā)現(xiàn)問題、分析并解決問題,達到葉圣陶先生提出的“教是為了達到不教”的境界。
互聯(lián)網時代培養(yǎng)能夠進行自主學習的人才是高校教學的首要目標。師范生在師范教育的氛圍中,在教師的職業(yè)定向和為人師表的職業(yè)要求下,更需要把“自主學習”作為師范生必須掌握的基本技能。高師院校在培養(yǎng)師范生時要引導和促進師范生成為有見識、有能力、有責任感的自主學習者,為其成為富有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高素質的專業(yè)化中學教師、基礎教育家奠定堅實基礎。這是師范生在大學時代能否有效學習、在未來職業(yè)生涯中能否出色勝任工作的關鍵[3]。
“分析化學”是培養(yǎng)化學專業(yè)人才的一門重要課程,是化學師范生的一門專業(yè)核心課程,具有很強的實踐性與綜合性。在“分析化學”教學過程中,要合理安排教學活動,注意緊密聯(lián)系學生的日常生活實際,發(fā)揮學生的主動性和創(chuàng)造性,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和善于運用知識的能力,培養(yǎng)學生合理安排學習任務的習慣,營造主動探索的良好氛圍。為了培養(yǎng)“互聯(lián)網+”時代化學師范生自主學習的能力,筆者在“分析化學”教學過程中進行了一些探索。
緊扣教學內容選擇案例教學,案例內容與“分析化學”教學內容相對應,并遵循循序漸進、由淺入深的原則。首先用案例引出學生對具體問題的常識性思考,再從案例中提煉出涉及的“分析化學”理論知識,進而應用這些知識解決案例中的實際問題,讓學生在實際情境中理解、深化“分析化學”基本理論,以案例學習為主線,構建理論知識體系的方式,使得教學內容更加生動活潑,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在授課教師的指導下組織學生對案例調查、閱讀、思考、分析討論和交流等活動,逐步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學習酸堿緩沖溶液前,以“人體血液的酸堿度問題”為案例,正常人血液的酸堿度即pH值始終保持在7.35~7.45之間,以保證機體正常的生理活動。提出問題:人類在生命活動中,總要不斷地攝入或排出許多酸性或堿性物質,為什么一個健康人的血液pH值能夠穩(wěn)定地維持一個相對恒定的范圍內?引導學生先調查分析血液里存在著哪些物質,進而思考這些物質為什么能對血液的酸堿度起穩(wěn)定作用,從而引出酸堿緩沖溶液的概念,并進一步探討酸堿緩沖溶液的組成、緩沖溶液pH的計算。
通過案例分析把“分析化學”基礎知識與實際應用聯(lián)系起來,將教學與社會實踐相結合,把實際分析測試工作中的要點與教學內容相結合,不僅要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還要在案例中布置教學中相關的重、難點問題,引導學生勤于思考,激勵學生尋找解決問題的途徑,提高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以“水硬度的測定”案例為例,水的總硬度是指水中鈣鎂離子的總濃度,硬度對工業(yè)用水影響很大,尤其是鍋爐用水,硬度較高的水都要經過軟化處理并經滴定分析達到一定標準后才能輸入鍋爐。生活飲用水中硬度過高會影響腸胃的消化功能。我國生活飲用水衛(wèi)生標準中規(guī)定硬度(以CaCO3計)不得超過450 mg·L-1。對于水硬度的測定要引導學生具體問題具體分析:首先要考慮水樣的來源,是否存在其他可能干擾測定的物質,在檢測時需要分析方法有多大的靈敏度和準確度,選擇絡合滴定法測定水硬度后,再讓學生考慮如何掩蔽共存干擾離子的方法,用什么作指示劑?測定時pH值應控制在什么范圍?用什么作緩沖溶液?案例教學法運用的關鍵是討論,教師要準備相關的背景資料,對案例中所提出的問題進行引導,在討論的過程中,教師提出針對性的問題,引導學生對這些案例進行充分討論。在這一過程中,不僅讓學生掌握相關的知識,也能逐漸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互聯(lián)網+”時代,借助網絡自主學習已成為趨勢。傳統(tǒng)教學模式不能有效開展指導性自學,翻轉課堂是以現(xiàn)代教育信息技術為支撐的一種新的教學模式。通常來說,所謂翻轉課堂是指教學流程上的翻轉,即由傳統(tǒng)的“先教后學”到“先學后教”?;诜D課堂的混合式教學,將傳統(tǒng)的面授課堂教學與現(xiàn)代網絡教學方式結合起來,依托課程網絡平臺輔助完善學生自主學習過程,努力創(chuàng)造積極主動的學習環(huán)境,通過課程網絡平臺促進學生自主學習[4]。
大學生基本都有個人電腦和智能手機,具備在線學習與交流的基本條件,線下教學在多媒體教室進行,線上教學依托超星爾雅平臺,超星爾雅網絡教學平臺已覆蓋合肥師范學院校園,平臺可以在電腦和手機APP上同時使用,該平臺運行穩(wěn)定,不易受網絡惡意攻擊和干擾,具有數(shù)字化資源的存儲與呈現(xiàn)、實時討論與交流、作業(yè)提交與評閱、測驗與考試,課程通知等功能,能很好地滿足學生隨時隨地學習的需求。
超星爾雅網絡教學平臺為教師開展指導性自學提供了便利。教師首先將教學視頻、教學文檔、教學書籍、作業(yè)題庫等資料推送到教學平臺上去。在學生線上學習之前,教師通過課程通知布置學習任務,讓學生帶著任務去自主學習,任務的布置要簡單具體,目標明確,如要求學生必須在什么時間之前完成哪些知識點的學習,什么時間之前必須完成在線開放課程哪些任務點的學習以及與之相應的測驗、作業(yè),幫助和促進學生自主學習。在教學平臺上以討論的方式設置問題,促使學生自主去探索、去思考,學生遇到學習中存在的問題能在線上發(fā)出提問,主動利用各種方法,尋求問題的答案。發(fā)現(xiàn)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是大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培養(yǎng)的必備素養(yǎng),其中發(fā)現(xiàn)問題至關重要,因為問題就是切入點,有了問題才能思考如何通過學習解決問題,進而不斷地自我激發(fā)。為了加強學生對在線自主學習的重視度,教師不定期對線上學習情況做總結與通報,積極引導學生自主學習。
在傳統(tǒng)的面授課堂,教師上課對有些學生來說總是講得太快,而對另一些學生來說又講得太慢。把教學視頻等資料掛在教學平臺上,基于翻轉課堂的混合式教學,就是給予了學生暫?!袄蠋熤v課”的能力和權利,讓學生按照自身的節(jié)奏來學習,學生深刻體會到,學習是自己的事情,應該對自己的學習負責。教師通過超星爾雅網絡教學平臺內置的統(tǒng)計功能可以全面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學習進度,收集學生學習中存在的問題,并根據學生線上學習情況調整線下課堂教學策略,有的放矢,講解學生自學中存在的難點。
一個完善的課程體系與考核體系,可以有效提高學生的自信與自主學習能力[5]。教師通過超星爾雅教學平臺后臺,不僅能進行學習內容設計,還能對學生學習結果進行有效評價。過程性評價是在教學活動的計劃實施過程中,為了解動態(tài)過程的效果,及時反饋信息,及時調節(jié),使計劃、方案不斷完善,以便順利達到預期的目的而進行的評價。過程性評價可以幫助學生明確目標,增強自信,激發(fā)學生的學習動力;監(jiān)控學生的學習過程,及時了解學習者的學習狀況,通過反饋使學生調整學習策略,實現(xiàn)學習目標,取得最佳學習效果。通過過程性評價調動學習者的學習積極性、主動性與創(chuàng)造性,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過程性評價主要從章節(jié)學習次數(shù)、任務點完成情況、作業(yè)完成率、測驗準確率、討論積極程度等方面進行有效評價,這樣有助于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促進學生主動學習。
在“分析化學”教學中堅持過程性評價與結果性評價結合,量化評價與質化評價相結合的原則??己诵问綄嵭袑W期考核制,線上的學習納入期末考核,學生平時成績?yōu)?0%(網上自主學習:主要考慮的是線上課程參與度,包括在線考核學習成績、在線單元測試、線上考試的成績等),期末考試成績?yōu)?0%,完全不參與線上學習的同學在這個比例下不能通過考核,這樣能更好地引導學生重視自主學習。
“互聯(lián)網+”教育模式大大改變了學生的學習方式,教師要緊跟時代步伐,有效利用網絡教學平臺,積極探索高效的教學方法和教學模式,將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融入教學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