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省農(nóng)墾中心醫(yī)院(524002)李業(yè)彪
1.1 一般資料 我院2016年2月~2018年12月期間收治的100例慢性阻塞性肺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所有患者均于我院確診為慢性阻塞性肺病合并呼吸衰竭,對研究內(nèi)容知悉同意,自愿參與且家屬已簽署知情同意書;排除精神疾病、心臟病、肝腎疾病、心血管系統(tǒng)不穩(wěn)定及呼吸機治療禁忌者。按照隨機數(shù)字表法將100例患者分為對照組與觀察組,每組均50例:對照組男性27例,女性23例,年齡42~73歲,平均年齡(59.5±5.8)歲;觀察組男性29例,女性21例,年齡45~76歲,平均年齡(60.5±6.2)歲,兩組患者性別與年齡資料表現(xiàn)無顯著差異,具有可比性(P>0.05)。
1.2 方法 對照組患者接受常規(guī)治療,含吸氧、止咳、祛痰、支氣管擴張劑等;在3ml生理鹽水中加入60mg鹽酸氨溴索,采取霧化吸入方式進行止咳、祛痰治療,2次/天;吸氧治療氧流量為3L/min以下;口服茶堿緩釋片進行支氣管擴張治療,200mg/次,2次/天;觀察組在以上治療基礎(chǔ)上增加無創(chuàng)呼吸機治療,使用BiPA型無創(chuàng)呼吸機,治療時患者保持平臥位,在面部罩上無創(chuàng)呼吸機面罩,將無創(chuàng)呼吸機打開,模式設(shè)置為S/T,吸氣壓參數(shù)為7~21mmHg,呼氣壓參數(shù)為4~8mmHg,氧流量參數(shù)為5~9L/min,每次治療時間應保持在2h以上;兩組患者均連續(xù)治療2周。
1.3 觀察指標與評判標準[1]觀察兩組患者Pa02(氧分壓)、Sa02(血氧飽和度)、PaC02(二氧化碳分壓);臨床療效評價:顯效:患者臨床癥狀消失,生命體征及血氣指標恢復正常,對工作和生活無影響;有效:患者臨床癥狀、生命體征、血氣指標明顯改善,輕微影響工作和生活;無效:患者臨床癥狀、生命體征、血氣指標無改善,嚴重影響工作和生活;總體有效率=(顯效例數(shù)+有效例數(shù))/總例數(shù)×100%。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20.0軟件分析處理本次研究數(shù)據(jù),以樣本t檢驗計數(shù)資料,采用皮爾斯卡方χ2檢驗計量資料,P<0.05表明數(shù)據(jù)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臨床有效率對比 相較于對照組臨床有效率(78.00%),觀察組臨床有效率(96.00%)表現(xiàn)更高,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2.2 治療前后血氣指標對比 治療前,兩組患者Pa02、Sa02、PaC02表現(xiàn)無顯著差異(P>0.05),治療后,觀察組PaO2(65.22±8.14)mmHg、Sa02(98.19±3.76)%,高于對照組的(53.44±9.23)mmHg、(90.63±3.82)%,PaCO2(53.11±15.97)mmHg低于對照組(65.10±13.41)mmHg,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無創(chuàng)呼吸機輔助通氣是臨床常用的機械通氣技術(shù),該治療方式不僅操作方便,且無需氣管插管或氣管切開,不會損傷患者機體,可最大限度地保護患者咳嗽、吞咽功能,保留上呼吸道濕度和生理性溫度,患者痛苦小,并發(fā)癥少,可有效提升肺泡通氣量,使氣道阻力降低,緩解呼吸機疲勞,改善高碳酸血癥,最終達到治療目的[2]。本研究對我院收治的100例慢性阻塞性肺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采取常規(guī)治療和無創(chuàng)呼吸機治療,結(jié)果顯示,觀察組臨床有效率(96.00%)明顯比對照組臨床有效率(78.00%)高,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觀察組Pa02、PaC02、Sa02分別為(65.22±8.14)mmHg、(53.11±15.97)mmHg、(98.19±3.76)%;對照組治療后Pa02、PaC02、Sa02分別為(53.44±9.23)m m H g、(6 5.1 0±1 3.4 1)m m H g、(90.63±3.82)%;觀察組PaO2、Sa02高于對照組,PaCO2低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綜上所述,采取無創(chuàng)呼吸機治療慢性阻塞性肺病合并呼吸衰竭可對患者血氣指標進行有效改善,臨床效果顯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