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曉露 張巧雯
摘 要 根據《耕地質量調查監(jiān)測與評價辦法》《耕地質量等級》,在吉林省敦化市共采集269個土壤樣本,從立地條件、剖面構型、理化性狀、養(yǎng)分狀況、健康狀況、土壤管理等6個方面選取16項指標為耕地質量調查評價指標,組成敦化市耕地評價指標體系,利用GIS對耕地地力進行綜合評價,將敦化市167 136 hm2耕地地力分為十級,并根據敦化市耕地地力評價的成果,進行合理化應用。
關鍵詞 耕地地力評價;成果應用;吉林省敦化市
中圖分類號:F302.1 文獻標志碼:B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20.29.042
耕地地力評價是以利用方式為目的,對耕地生產潛力和土地適宜性進行估價的過程[1]。準確進行耕地地力評價,能促進土地資源合理有效利用,對改良土壤和培肥地力、防止土壤退化、提高農作物單產均有重要意義[2]。敦化市位于吉林省東部山區(qū),長白山腹地,隸屬延邊朝鮮族自治州。地處東經127°28′~129°13′,北緯42°42′~44°30′,總面積11 957 km2,是吉林省區(qū)域面積最大的縣級市,也是農業(yè)大縣。為更好地了解敦化市耕地的質量、分布和利用現(xiàn)狀,找出耕地管理中的經驗和問題,為高效、可持續(xù)利用耕地資源提供科學依據,現(xiàn)通過縣域耕地資源管理系統(tǒng)對敦化市進行耕地地力評價。
1 材料與方法
1.1 資料收集與整理
本次評價資料收集包括野外調查資料、分析化驗資料、基礎圖件資料、統(tǒng)計資料和其他資料等。野外調查資料包括地理位置、自然條件、生產條件、土壤剖面性狀等;分析化驗資料包括土壤有機質,土壤pH及土壤大、中、微量元素和重金屬元素等;基礎圖件資料包括《敦化市土地利用現(xiàn)狀圖》《敦化市土壤圖》《敦化市地形圖》(1∶100 000)、《吉林省地貌類型圖》《敦化市行政區(qū)劃圖》《敦化市水文圖》;統(tǒng)計資料包括《敦化市統(tǒng)計年鑒》《敦化市農業(yè)統(tǒng)計年鑒》《敦化縣土壤志》《敦化市農業(yè)志》等相關資料及數據;其他資料包括第二次土壤普查資料、高標準農田建設農田基礎設施建設資料、水利區(qū)劃相關資料、耕地質量監(jiān)測點數據資料、歷年相關田間試驗資料、全市耕地面積、各類型農田面積、施肥情況等。
1.2 樣點布設
在進行耕地質量等級評價樣點布設時,采樣點覆蓋了敦化市所有土壤類型,同時每個土種都必須顧及,敦化市耕地土壤共有8個土類,21個亞類,32個土屬,61個土種。本次調查白漿土布點142個,涵蓋2個亞類,6個土屬16個土種;草甸土布點45個、涵蓋1個亞類、3個土屬、8個土種;暗棕壤布點45個、涵蓋4個亞類、6個土屬、10個土種;水稻土布點9個,涵蓋2個亞類、4個土屬、4個土種;新積土布點34個,涵蓋1個亞類、4個土屬、8個土種。一些面積較小的土種歸并到其他物理性質較相近的土種,相對面積較大的土種加大了樣點數。
1.3 樣點調查與檢測
1.3.1 樣點調查內容
主要包括地理位置、地形地貌、土壤母質、水文、土壤厚度、表層質地、排灌條件、利用現(xiàn)狀、作物產量、管理水平等。
1.3.2 樣品化學分析
主要包括有機質、全氮、有效磷、速效鉀等大量養(yǎng)分以及鋅、硫等中微量養(yǎng)分含量,pH值、土壤污染元素等。
1.4 數據庫建設
使用GPS定位采集土樣分析測試,使用RS獲取航片勾繪出土地利用現(xiàn)狀等圖件,使用GIS軟件作為空間數據處理工具,建立耕地資源信息管理系統(tǒng)[3]。
1.5 評價指標權重確定
依據《耕地質量等級》(GB/T 33469-2016)國家標準規(guī)定的“N+X”指標體系的要求,建立敦化市耕地質量等級評價指標層次結構,共選取地形部位、灌溉能力、排水能力、耕層質地、質地構型、土壤容重、有效土層厚度、有機質、有效磷、速效鉀、酸堿度、障礙因素、農田林網化程度、生物多樣性、清潔程度等15個指標,應用特爾斐法與層次分析法相結合的方法確定指標權重(表1)。
1.6 指標隸屬度確定與隸屬函數構建
敦化市選定的評價指標與耕地質量等級評定的隸屬函數類型分為戒上型、戒下型、峰型、概念型和直線型5種函數。對概念型數據,直接采用特爾斐法給出隸屬度。對其他數值型數據,應用特爾菲法評估各參評指標等級數值對耕地質量及作物生長的影響,確定其對應的隸屬度,在此基礎上繪制各指標兩組數據的散點圖并模擬曲線,得到各參評指標等級數值與隸屬度關系方程,從而構建各參評指標隸屬函數(表2)。
1.7 地力綜合指數計算與地力等級劃分
根據《耕地質量等級》(GB/T 33469-2016),采用累加法計算各評價單元的耕地質量綜合指數。耕地質量綜合指數計算公式為:
公式中,P為耕地質量綜合指數;Fi為第i個評價指標的隸屬度;Ci為第i個評價指標的組合權重。
采用曲線分級法將地力綜合指數劃分為十個等級(表3)。
2 結果與分析
本次敦化市耕地質量等級調查評價面積為167 136 hm2。
耕地質量等級按表3的劃分標準由高到低依次劃分為一至九級。敦化市耕地質量等級主要集中在中等水平(四至七級),共計126 904.24 hm2,占比75.93%,其中五級地占比最高,為26.19%;其次是較高等級水平(一至三級),共計37 023.94 hm2,占22.16%;占比最少的是較低等級水平(八級以下),共計3 207.82 hm2,只占1.92%(表4)。
3 結論
本研究利用GIS對敦化市167 136 hm2耕地地力進行綜合評價,結果表明,敦化市耕地質量等級為中等水平的比例較大,針對這部分土地的合理利用及土壤改良是今后的工作重點。部分較高等級水平的耕地應繼續(xù)保持其耕地質量水平,少部分較低水平的耕地要加大改良力度,提升地力培肥能力,提高農作物單產。
參考文獻:
[1] 左棟清,文憑,彭開艷,等.關嶺縣耕地地力評價等級與利用改良對策[J].農技服務,2020,37(5):86-88.
[2] 紀鳳輝,侯迷紅,葛海峰,等.通遼市耕地地力評價及養(yǎng)分分析[J].內蒙古民族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7,32(5):429-736.
[3] 左華貴,黃勝自,黃慶裕.基于“3S”技術的昭平縣耕地地力評價[J].現(xiàn)代科學農業(yè),2020(10):146-147.
(責任編輯:劉 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