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九江市第一人民醫(yī)院(332000)張佩
1.1 一般資料 隨機抽選在本院急診病房治療的患者54例,抽簽法分組為觀察組以及對照組每組27例。對照組男18例,女9例,年齡20~64(42.18±3.42)歲,10例急性冠心病、10例腦血管出血、7例顱腦外傷創(chuàng)傷;觀察組男16例,女11例,年齡22~63(41.36±4.72)歲,11例急性冠心病、11例腦血管出血、5例顱腦外傷創(chuàng)傷。兩組患者之間的常規(guī)資料均相似(P>0.05)。
1.2 方法 對照組患者均接受常規(guī)的護理,觀察組患者均接受護理細節(jié)管理。具體包括:①日常護理管理。護士長組織人員對規(guī)章制度、細節(jié)管理做全方面的檢查,確保制度完善,明確每個細節(jié),要求每位工作人員牢記職責、堅守崗位;進行交接班時嚴格按照制度進行;依據“三查七對”原則對醫(yī)院工作進行監(jiān)管;對護理制度進行分級;將護理文書進行規(guī)范書寫等[1]。②完善的護理分工。對需進行手術的患者,加強其飲食控制以及術前細節(jié)護理。急救護理組組長須檢查和協(xié)調有關科室,以保證各方面能迅速待命,與此同時,應協(xié)助護理人員監(jiān)護和管理好靜脈通道,以保證完成相關護理操作不會耽誤急救,提前預設好可能出現(xiàn)的意外情況并做好相應準備。負責監(jiān)護的護理人員須檢查急救設備儀器,保證其正常運行,密切監(jiān)控心電圖變化,及時予以吸氧處理,遵醫(yī)囑及時行氣道管理,及時予以傷口包扎處理,觀察患者的各項生命體征和意識,密切監(jiān)控患者病情[2]。③身心健康管理。護理人員要堅定“以人為本”,“患者是我親友,人民至高無上”的服務理念。多與患者進行交流、溝通,認真傾聽其每一個建議、問題,在回答患者問題或者為患者講解相關情況時,要以溫和的語氣進行溝通,以耐心的態(tài)度進行傳授。還要注意保護患者的隱私情況,對于患者信息要嚴格保密。
1.3 評估方法 將兩組患者在接受細節(jié)護理干預前后急診病房的護理質量以及患者對護理工作的滿意程度作為評價指標。護理質量使用問卷調查進行評估,其中包括基礎護理質量、護理技能操作質量、急救物品管理質量以及護理安全質量四個維度,每個維度分值均為0~100分,分數(shù)越高則護理質量越良好。對護理工作的滿意程度使用100分評價制度:85分以上為滿意;70~85分為基本滿意;70分以下為不滿意。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兩組數(shù)據使用SPSS15.0軟件處理,計數(shù)資料和計量資料分別用發(fā)生率(%)、表示,x2、t檢驗,P<0.05時說明組間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對比兩組的護理質量評分差異 研究顯示觀察組中在基礎護理質量評分(97.36±1.26)、護理技能操作質量評分(97.86±1.12)、急救物品管理質量評分(98.30±1.09)以及護理安全質量評分(97.56±1.24)均顯著高于對照組(92.13±1.04)、(91.86±1.17)、(90.17±0.99)、(91.76±1.20),差異顯著(P<0.05)。
2.2 對比兩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情況 研究顯示觀察組護理滿意度100.00%顯著比對照組的81.48%要高(P<0.05)。
急診病房的患者在自理能力方面都存在著一些問題,易出現(xiàn)跌倒、誤吸等意外。同時此類患者還具有較多基礎性的疾病、身體的各項機能出現(xiàn)衰退、使用藥物較多等情況。另一方面,可能有部分的護理人員服務以及技術水平較低,操作存在不規(guī)范,在搶救過程中對急救藥物和器械的準備不充分,使得搶救效果受到影響,患者滿意度低。急診病房的患者在接受治療時會經過非常多的環(huán)節(jié),因此,落實護理工作,將每一個細節(jié)做到位能極大地幫助患者達到最終的治療目的。本次研究中觀察組基礎護理質量、護理技能操作質量、急救物品管理質量以及護理安全質量分數(shù)等四項護理質量評分均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護理滿意度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充分證明護理細節(jié)管理對急診病房質量與患者滿意度有著極大的改善作用。
綜上所述,在急診病房實施細節(jié)管理措施,對提高急診病房的護理管理質量,降低意外事件的發(fā)生率,增加老年患者及其家屬對于護理工作的滿意程度有著較大的幫助,同時,其還能將護理人員的工作意識以及責任意識進行全方面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