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阻止人體免疫系統(tǒng)過度活躍的藥物可能是治療狼瘡的關鍵。這將是60年來第二種治療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新藥。相關成果日前發(fā)表于《新英格蘭醫(yī)學雜志》。
全球約有500萬人患有紅斑狼瘡。這種疾病會使人體免疫系統(tǒng)攻擊健康器官,導致皮疹、關節(jié)和肌肉疼痛、疲勞以及早逝。
澳大利亞莫納什大學的Eric Morand介紹說,目前還沒有治愈狼瘡的方法,醫(yī)生常依賴自上世紀50年代起一直采用的療法。然而,每10個被診斷患有這種疾病的人中,有1人,尤其是年輕女性,會在確診后10年內(nèi)死亡。
越來越多的證據(jù)表明,狼瘡與分泌過多的1型干擾素有關。這種干擾素參與調(diào)節(jié)人體的免疫系統(tǒng)。這促使Morand和同事研究了Anifrolumab的作用。Anifrolumab是一種與1型干擾素受體結合并阻止分子過度刺激免疫系統(tǒng)的藥物。
他們隨機分配了362名有中度到重度狼瘡癥狀的病人,使其每4周接受一次300毫克安慰劑或Anifrolumab注射,時間則持續(xù)將近1年。
實驗成功的標準是,所有在研究開始時顯示出疾病癥狀的器官都有改善,并且在1年內(nèi)沒有復發(fā)。研究人員發(fā)現(xiàn),服用藥物的參與者中有48%達到了這一目標,而服用安慰劑的參與者只有32%達到該目標。
此外,服用類固醇治療狼瘡的患者中有52%能減少劑量,而對照組只有30%。這很重要,因為類固醇通常有副作用,如導致體重增加、骨質疏松、皮膚脆弱和感染。
“狼瘡患者通常伴隨額外的并發(fā)癥?!盡orand介紹說,“長期服用類固醇后,紅斑狼瘡本身的有害影響似乎會被放大--所以這是一把真正的雙刃劍。”
悉尼大學的Sean O Neill表示,這些發(fā)現(xiàn)“對一種急需取得進展的疾病來說,是一項巨大成就”。
然而,Anifrolumab仍有要克服的副作用。這種藥物會增加上呼吸道感染的風險,如普通感冒和帶狀皰疹,曾有服用此藥的人死于肺炎。
來源:中國科學報